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樱花如雪的时节,除了有迫不及待挣脱枝头,要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缤纷花瓣。

还有一间名为“铜锣之春”的小店,在太阳还处于朦胧之中,就亮起了屋内微弱的灯光。

如果某个蓝胖子知道这家小店,它肯定会用任意门来这里拜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小店里,一老一少正在精心熬制着红豆沙,他们要做美味的铜锣烧。

这家制作铜锣烧的小店,出自今天红颜秀为您介绍的《澄沙之味》。

《澄沙之味》是由日本、法国联合制片的113分钟剧情影片,豆瓣给出了8.3的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片由河濑直美执导,树木希林、永濑正敏、市原悦子、内田伽罗、水野美纪等主演。

于2015年5月30日在日本上映,改编自明川哲也所著同名小说。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部温情的电影中,有哪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一: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在城市的角落里,千太郎(永濑正敏饰演)经营着一家名叫“铜锣之春”的小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店的生意很惨淡,再加上千太郎总是沉着一张脸,这里就更没有什么人气。

在一个樱花浪漫的日子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树木希林饰演)来到了小店。

让千太郎意外的是,这位老人并不是来用餐的,而是来应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自我介绍名叫德江,并表示自己工钱可以减半,然后就像孩子般期待着千太郎的答复。

看着德江颤颤巍巍的身体,千太郎以工作很繁重为由,婉拒了老人的请求。

德江眼神中透露出了一丝失落,千太郎送给她一个铜锣烧,就这样,德江落寞地转身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德江又到小店来拜访,并对千太郎说品尝了他的铜锣烧,饼皮很好吃,但是豆沙馅就一言难尽了。

德江又说道自己做了50年的红豆沙,希望店长再考虑下自己的请求。

千太郎看到德江扭曲变形的手指,还是委婉拒绝了她,德江临走时还送给千太郎一个小包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太郎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是在好奇心的趋势下,他打开了包裹。

那是一份熬制好的红豆沙,千太郎用手指蘸着尝了一口,味道实在太美味了,他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红豆沙。

于是,当德江再次拜访的时候,千太郎同意了她的请求,雇佣她作为自己的店员。

千太郎对德江说,需要早上九点到店里做准备,熬着红豆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德江却表示,红豆沙是铜锣烧的灵魂,要在太阳还没有出来就着手准备,制作铜锣烧是需要投入感情和时间的。

第二天,千太郎不情愿地被闹铃吵醒,他发现德江正满怀期待地在门口等候。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德江仔细观察着浸泡好的红豆,每一步她都一丝不苟,精心地熬制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太郎从来没有想到,想制作美味的红豆沙要这么繁琐。

德江说到:“豆子好不容易从地里长出来,当然要盛情款待。”

就这样,在德江充满仪式感的熬制下,浓郁饱满的红豆沙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太郎为自己和德江各做了一个铜锣烧,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这味道太美味了!

生活中,哪怕再小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

美好就藏在这些事物之中,只要保有崇敬之心,就会感受到它们的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就如同这份红豆沙,要处处充满仪式感,才能体味到别样的美好。

人生哲理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有了德江制作的红豆沙,小店的铜锣烧很受欢迎。

想要购买铜锣烧的客人,在门口排期长龙,千太郎一个人忙不来,就让德江到前面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江高兴得像个孩子,她喜欢跟别人交流。

可是很快店里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是这家店得所有者,也就是老板娘,她要求千太郎把德江解雇掉。

原来德江弯曲得手指被人看到,老板娘怀疑德江是麻风病人。

后来从德江居住得地址中,果然发现她住在麻风病人的疗养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太郎因为早年间犯过错误,背负了巨额的外债,所以经济命脉才被老板娘和她的丈夫掌控。

他痛苦极了,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德江,于是喝了一整晚的酒。

宿醉让千太郎第二天起不来床,他告诉德江今天休息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已经到了店里的德江,想着先把明天的红豆沙准备好,就一个人开始忙碌起来。

当她准备好,拉开门帘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早早就来排队的客人,他们都在等待着今天的铜锣烧。

于是,德江自己决定为这些客人制作铜锣烧,一声声的谢谢和问候,对于德江是无比幸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位客人是一个名叫若菜(内田伽罗饰演)的女生,她是店里的常客。

若菜虽然小小的年纪,却是一脸的忧郁。

等到千太郎起来之后,看到德江已经把今天的铜锣烧烧卖完,并没有责怪她善作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是心疼地对德江说:“一个人卖很辛苦吧,明天还要很早就来店里准备。”

他不但没有辞退德江,反而让德江到前面招待客人。

德江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心里暖暖的,从小她就被隔离在高墙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渴望与人交流,感受高墙之外的一切美好事物。

之后的日子里,她热情地招待每一位客人,和经常来店里的若菜也成了忘年交。

原来若菜也是一个不幸的人,她和母亲独自生活,没有什么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喜欢来到店里,是因为千太郎总是把卖相不好的铜锣烧送给若菜,那将是她一天的口粮。

就这样,三个人用彼此的心温暖着对方。

可是好景不长,德江是麻风病人的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小店的客人有也变得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江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她不想连累千太郎,跟他告别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对于德江来说,她在小店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她感受了樱花飘过的淡淡花香,得到了客人的称赞和感谢,更重要的是,她收获了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是她喜欢的事物,她能够得到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樱花浪漫的日子,她来到了小店应聘店员。

人生漫漫几十年,想要感受生活的美好,大胆地去追寻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人生哲理三:生活再糟糕也要笑

若菜和妈妈住在一栋简陋的公寓,她养了一只金丝雀,但是公寓禁止饲养宠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朋友很少,这只金丝雀就成了她的倾诉对象,不过,她养金丝雀的事情还是被发现了。

于是她找到千太郎,想让他陪自己把金丝雀送给德江。

他们按照德江留下的地址,找到了疗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菜对千太郎表示,听说很多麻风病人手脚会变形,鼻子也会脱落,这里会有很多这样的人吧。

她心里多少有点忐忑,小心地跟在千太郎的身旁。

等他们走进疗养院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到处都充满笑声,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讲述着有趣的故事。

这里,似乎要比外面更加温情、更有人情味。

他们见到了德江,她病了,看上去更加苍老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江看到若菜他们来看她,开心极了,连忙招呼朋友做好吃的红豆饭招待他们。

千太郎看到德江的状况,悲伤得红了眼睛。

德江看到后说:“我没关系的,吃好吃的东西,要笑哦。”

深受感触的千太郎终于讲起了自己的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他在酒吧工作,因为跟调解吵架的人打了起来,被判过几年刑。

在他出狱后,母亲也去世了,从此再也听不到母亲的教诲,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

回去之后,千太郎重振旗鼓,自己在公园的樱花树下,经营着自己的铜锣烧小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再也不会阴沉着脸,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洋溢着希望和幸福的面庞。

尾声

这部电影没有太多跌宕的剧情,却让每一个看过的人无比感动。

每个人可能都和千太郎他们一样,经历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糟糕的人生并不可怕,要勇敢地去面对,让笑声充满整个人生。

如果你喜欢治愈系的电影,我想你会喜欢上这部电影,找个安静的时间,看一看这部充满力量的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