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

该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据推算,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数 约为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为2.45亿。很多心血管疾病发生隐匿,常常在检出时已经病情严重,甚至已经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

因此,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

该报告指出,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因素包括:吸烟、不合理饮食结构、身体活动、健康体重和不良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吸烟

研究发现,吸烟增加冠心病、脑卒中死亡风险。2017年,我国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占全球因烟草使用而死亡人数(830万)的近1/3。2018 年,二手烟暴露率为 68.1%,其中几乎每天都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 35.5%。然而,吸烟,包括二手烟暴露,对心血管系统有害。吸烟增加心血管病、卒中的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心脏联盟和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2020年9月22日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就指出,1/5的心脏病死亡是由烟草引起的。全球每年有190万人死于烟草引起的心脏病。这一数字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已增加了20多万。

2、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报告指出,近些年,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仍不合理,其主要特点是:谷物摄入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杂粮明显减少;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明显增加;家庭烹调用盐和酱油减少,但家庭烹调用盐仍高达10.5g/标准人日;新鲜蔬菜摄入量呈减少趋势。

三大功能营养素中,蛋白质摄入量变化不大,碳水化合物功能下降至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下限;但脂肪供能比呈上升趋势,农村脂肪供能比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

与心血管疾病死亡数量的归因比例中,影响最大的是钠的摄入量过高;饮酒导致约8%脑梗死和16%的脑出血。2021年中国男性饮酒率为48%,平均每日纯酒精摄入量为33g,因饮酒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9.8%,因饮酒而死亡人数达65万。

3、身体活动量小

研究发现,总身体活动量与心血管死亡呈显著负相关,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每天快速步行1小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减少12%。

4、体重超标

报告指出,成人和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总体均处于上升趋势。全国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为腹型肥胖,这就为心血管患病蓄积了大量的“后备军”。

2021年,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成年居民腹型肥胖率为29.1%,估计全国有2.778亿人有腹型肥胖;13.5%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体质指数。

5、不良情绪

重度抑郁症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城镇居民更为显著。有抑郁症的成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明显增高。重度抑郁是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睡眠障碍、空气污染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世界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约有2.45亿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根据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这些数据较前均有大幅增长,但水平仍较低。

2、血脂异常

我国约有4.5亿人血脂异常。一项模型预测性研究显示,2021~2030年,开展调脂治疗可避免970万例急性心梗事件和750万例脑卒中发生,避免340万心血管病死亡。

3、糖尿病

研究表明,对糖尿病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心血管事件下降26%,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33%。

4、慢性肾脏病

我国约有1.2亿例慢性肾脏病患者。2021年心血管疾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7.7%。

5、睡眠障碍

我国居民失眠平均年龄为43.7岁。入睡困难、早醒、白天困倦发生心血管疾病发风险分别增加1.09%、1.07%和1.13%;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与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女性早醒是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

6、空气污染

如何管控心血管影响因素预防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戒烟

戒烟带来的健康效益,可在数小时内显现并持续到此后的数十年。戒烟15年后,罹患冠心病的风险可降至与从未吸过烟的人相同。

2、合理膳食

推荐“东方膳食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增加粗粮、豆类,减少精米精面;

(2)多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等,低温烹饪,少用动物油脂;

(3)多食用鱼类等白肉,少食用牛羊肉等红肉;

(4)多食豆制品、奶类;

(5)多食蔬菜、水果;

(6)每日食用适量坚果、奶类;

(7)多采用蒸、煮、涮的烹饪方式,少采用油炸、油煎等烹饪方式

3、坚持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周参加150~300分钟中等强度体育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控制体重

规律生活,少熬夜、少吃宵夜,积极运动,控制体重。

5、健康心理

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生活,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和娱乐活动。

6、积极管控心血管健康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原发疾病,求助医学手段改善等,降低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