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在当今社会商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即使在六七十年代,也有一个说法:“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还把商人排第三位。

这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当时,商人根本没地位,他们不但不受尊重,而且是备受歧视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认为农耕是根本、是主业,经商是旁门左道、是末业,所以商人地位很低,受到全社会歧视。

在春秋战国商人跟入赘女婿、后爹一样被并列在一起,没有政治权利。

赘婿和后父婚后都要到妻子家中生活,不但子女要随妻姓,丧失了自立门户的权利,在家中没有统治地位。

商人和赘婿和后父一样地位低下,他们为社会积累大量财富,自己腰包鼓鼓的,但是法律却禁止他们高消费,不许他们穿名牌(丝绸衣物)坐豪车(华丽的车驾)。

不仅如此,统治者还搞身份歧视,商人和他们的子女都不能从政做官,而且他们被发送边疆从事开荒活动的可能性比普通农民更大。

正因如此,卫国大土豪吕不韦,富可敌国,也要想方设法从政,在秦始皇父亲赢异人身上不惜血本投资。

商人的地位到了清朝末期才有所提高,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商人可以做官,人们管他们叫红顶商人。红顶商人可以利用官家给的权力经商,名利双收,活得风风光光。

即便如此,商人也是如履薄冰,比如清朝第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最后在权力斗争中一败涂地,万贯家财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胡雪岩还差点被送进监狱,最后在贫病交加中一命呜呼。

临终时,他留下遗言:胡家后人不得经商(勿近白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古代,皇帝和国家是皮,商人是毛,没有了皮,毛就没有地方依附。说更明确点就是,生意无论做再大,商人都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要低调再低调。不要嘚瑟,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要跟官府作对,不然就会飞来横祸。

即使你小心翼翼,也未必能善始善终,能不能平安,全看皇帝心情。元末明初的巨富沈万三,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沈万三是明初首富,他非常会做人,也很乖巧,绝不得罪那些杀人如麻的起义军首领,几乎做到了左右逢源。

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栽倒了朱元璋手里。

沈万三出生于江浙地区的一个普通农家,世代以种田为生。年少时,沈家一贫如洗,上无片瓦,下无插锥之地。

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为了改变命运 ,沈万三的父亲沈佑由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沈家漾村迁徙至周庄东垞。

沈家最初是务农,靠着勤劳种地获得了第一桶金,置办了大量田地,开始收取地租;然后将这些地租收入再用来重新购置田地,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日积月累,沈家的资产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多。等到父亲沈佑去世时 ,留给儿子沈万三的已是万亩良田。这时候的沈家,已经是方圆百里闻名遐迩的富庶之家了。

其实沈万三原本不叫万三,而是单名一个富字,字件荣。万三,是江南百姓的一个俗称。

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因此,万三是当地人对富庶之人的称呼。

而沈万三出名之后,他的真名倒是被人忘记了。沈富之后,“万三”这个名字也就成为他的专属,再也没有人超越,堪称“万三”。

不过在这时候,沈万三仍旧是商海中不起眼的一条鱼。

真正为他助力,让他成为大鳄的,是他生命中的贵人、富豪陆德源。元代江南大富商陆德源之前跟沈万三有过生意往来,觉得此人不但很是聪明,还十分讲诚信,非常敬佩他的为人。

当时时局动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频仍。秀才见到兵,有理说不清;商人见了兵,上锅来清蒸。

陆德源是个睿智的人,知道“钱多是害”的道理,也知道改朝换代者往往打的是“杀富济贫”的大旗,喊的是“均贫富”的口号。在此背景下,财富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和荣誉感,反而会给自己家族惹祸。

于是看破红尘的陆德源急流勇退,带着家小隐居到了世外桃源,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都送给沈万三,自己只留了很少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古人说无商不奸,陆德源不是慈善家,也不会讲自己辛辛苦苦赚的血汗钱白白送给沈万三。

别说古人没有这样的觉悟,就是现代人也不会平白无故送给你一个工厂,一个商铺。真实情况是,陆德源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精力和体力都不行了,到了退休的年龄。而陆德源虽然家财万贯,但是人丁不旺,后继无人,只有一个女儿陆雪曼。

因此,陆德源就盘算着把女儿嫁给一个有能力的人,让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也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

挑来挑去,陆德源就选中了沈万三。天上掉馅饼,沈万三成为陆德源的乘龙快婿。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贵人相助,想要在短时间内成为富可敌国的商人只能是做白日梦。

胡雪岩当年发家,就是因为他在银号当伙计的时候,极为乖巧,赢得了掌柜信任,做了其干儿子。

有了启动资金,胡雪岩才能在商海遨游,乘风破浪,做大做强。

那些商业大佬是不会告诉你这些的,他只会对你讲心灵鸡汤,什么勤劳致富,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什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其实,离开背景,什么都是空话。

唐僧为什么会取经成功?仅仅靠执着的精神的话,一百个唐僧也不够吃。如果没有观音菩萨太上老君等有背景的人派人帮他除妖,根本取不到真经。

勤奋执着当然很重要,成功的条件也同样重要。

书归正传,说沈万三。

得到陆德源家产的之后,沈万三如虎添翼,投资从田产向房产、银号、货运等高回报领域转移。

如此一来,沈万三的财富积累速度加快,商业信誉也越来越好,融资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了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有了钱之后的沈万三开始为自己铺路,收买官员和海盗,开辟了海上贸易。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对海关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这就给了沈万三发财千载难逢的机会。几年之后,沈万三的商业帝国初具规模,沈万三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富商。

而就在沈万三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风云突变,他得罪了朱元璋。

当时元末的战乱正如火如荼,局势还没有明朗起来,元朝统治虽然风雨飘摇,但战火主要在南方燃起。

换言之,北方相对稳定,南方汉人武装在窝里斗。

起义军之间的争斗焦点则主要集中在朱元璋和张士诚率领的两支军队之间。此时,张士诚的根据地在苏州,而沈万三的主要产业也在苏州。

虽然朱元璋和张士诚都是反元的,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当皇帝。一山不容二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向张士诚下战书,要与其决一雌雄。

同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平江(今江苏苏州)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

朱元璋原本以为,平江只是一座城池,攻破易如反掌。谁知道张士诚竟然撑了几个月,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才攻入平江城,消灭张士诚。

朱元璋很纳闷,张士诚凭什么撑了这么久?

调查之后他发现一个秘密,张士诚得到了城中富豪的大力支持,其中就包括土豪沈万三。

张士诚起义之前,本人就是个盐商,与当地商人有生意来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为自己曾经是商人,能够设身处地为商人着想,张士诚据守苏州期间,苏州投资环境比较好,商人利益得到保护。

一句话,商人做生意没有受到太多干扰,和张士诚的军队相处融洽。

因此,张士诚在此地声望较高,苏州的许多商人包括沈万三都为张士诚的军队抵抗朱元璋,提供了大力支持。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属于社会底层,父亲死了都没有地方埋,幸亏一个地主帮助,朱元璋才埋葬了父亲。因此泥腿子朱元璋不但狠贪官污吏,仇富心理也非常严重,对商人恨得咬牙切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商人关系和谐的张士诚战败,仇视商人的朱元璋获胜,大明王朝从此建立。朱元璋开始秋后算账,曾为张士诚军队出过力的沈万三,就成了朱元璋报复的对象。

朱元璋做梦都想杀沈万三,一来可以泄愤,二来可以将他的巨额财产收缴到国库,解决自己的财政紧张。

但是大明刚刚建立,他又强调依法治国,杀人不能赤裸裸,要找个借口,堵住天下人的嘴。

沈万三也非常聪明,他自知过去得罪了朱元璋,上了对方的黑名单,因此非常恐惧,希望能有机会为朱元璋做事,化解这场危机。

于是,沈万三主动向朱元璋示好。

听说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求见朱元璋,说要义务帮朱元璋修建都城,包工包料,出钱出力。

不仅如此,沈万三还废寝忘食,吃住在工地上,亲自监督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最终,工程提前完工,质量也杠杠的。

但是沈万三此举,却让朱元璋坚定了杀沈万三的决心。

原来,沈万三以一己之力修都城之举,让朱元璋后怕。沈万三实力太雄厚,如果他支持别人造反,那大明还不是说完就完?

朱元璋动了杀机,只是还差一个借口。朱元璋以修建南京城庆功宴的名义,邀沈万三到皇宫来,宴会上当众给他出难题,准备揪住小辫子,咔嚓一下砍掉他的脑袋。

席间,有一道菜非常普遍,是红烧猪蹄。厨师做得极好,色香味俱全,大家直流口水。当大家跃跃欲试打算动筷子的时候,朱元璋大喊一声“且慢”。

朱元璋说:“朕想让沈万三给大家分这道菜,生意人嘛,肯定会分。”

“猪”与“朱”谐音,假如沈万三在席间用刀来分的话,那就是用刀对准猪,是大逆不道,难逃一死。

用手撕的话,一则不卫生,二则失礼,三则分不公平。

沈万三一看汗都下来了,名为分猪蹄,其实玄机暗藏,朱皇帝这是设套要杀自己。他灵机一动,用席上另一道菜的硬骨将猪蹄分开,既避免了用刀,又没有用手,还分得蛮均匀。

朱元璋没想到沈万三如此聪明,看傻了眼。

朱元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指着红烧猪蹄问,“这道菜叫什么,你可知道?”

沈万三听了心又开始咚咚直跳,回答“猪蹄”吧,犯了皇家忌讳,难逃一死。只见沈万三再次开动脑筋,说出三个字——“万三蹄”。

沈万三不仅没有提到“猪(朱)”字,而且在皇帝面前把自己贬低成“猪蹄”。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再也无话可说,只好暂时放过沈万三。

如此一来,沈万三的危机暂时就算过去了。朱元璋认为,沈万三毕竟是个商人,手无寸铁。建设大明,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嘛。

谁知道,沈万三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出了个损招,把自己再次置于危险的境地。度过危机之后,沈万三便想进一步讨好朱元璋,巩固一下与朱皇帝的关系。于是沈万三提出,愿意为朱元璋出钱犒赏三军。

此举又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你沈万三想染指我老朱的军队,这不是有野心吗?

朱元璋随即去拟定圣旨,一边写一边说:“沈万三,老子让你到阴间去炫耀吧!”

马皇后一听觉得不对劲,沈万三的名字她早就听说过,问清缘由后,竭力劝阻:“皇上,江山刚刚打下,稳定人心要紧,还是少杀人为好,不然会让天下人寒心的。”

朱元璋考虑了一下说:“娘娘说得有理,那就绕了这小子吧。”

因为马娘娘,沈万三意外捡了一条命。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沈万三活罪难逃,被发配边远苦寒地区,财产全部充公。

几年后,沈万三怅然离世。

伴君如伴虎,在封建王朝,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像蓝玉、李善长这样的开国元勋都不能善终,何况你一个有资敌记录的商人?

封建时代的商人还是要远离皇权政治,尽量少涉足官场,不然的话,纵使你富可敌国,在皇权面前也与待宰的羔羊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