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宁镜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联合国席位。联合国大会现场,身着灰黑色中山装的乔冠华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酣畅淋漓。

4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飞越太平洋,秘密访华。海两边的世界在20多年后,再次轻轻相握。

眼见美国如此,日本坐不住了,其国内想要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横梗在两国人民之间尚未解决的,是二战时期日军侵华带给我们的伤痛。

据我国政府白皮书统计: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有近一半的国土被日寇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战争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为5000亿美元,伤亡人数约为3500多万人。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浸满了同胞的血泪。直到今天,仍令我们无法释怀。

转机出现在一年后。

1972年7月7日,新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首次内阁会议上表示:

要加紧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

对方主动示好,我们也不能局气。周总理抓住时机,作出了积极回应。

图:周总理

一周过后,周总理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说:“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

双方的诚意都够,日本决定先派公明党中央执行委员长竹入义胜访华,进行初步沟通。

那一年7月27日,竹入来华后,周总理将经过毛主席同意的《联合声明草案》八项,向竹入作了披露。

这八项中的第七项是针对战争赔款,其内容为:

“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放弃向日本要求战争赔偿的权利。”

出人意料的是,竹入听到这一条款,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高兴。

为什么呢?

这件事还要从20多年前,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开始说起。

一、

话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当即发表了中国对日本所谓“以德报怨”的讲话。

我们不看内容,单看“以德报怨”四字,就能明白蒋介石的核心意思。

果然,4年后,菲律宾派特使访问蒋介石,商讨共同对日索取赔款之事。蒋介石却说:“要对这次战争负责任的是日本军阀,而不是日本人民。要求日本人民负担战争赔偿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蒋介石想要放弃日本的战争赔款,已经初见端倪。

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龟缩台湾,但其却在美国的督促下,于1952年4月28日签订了所谓《华日和平条约》,其中明确规定

蒋介石政权放弃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的权力。

但很明显,这一条约的权威性,其实经不起推敲。

首先,蒋介石政权不能代表中国,日美两国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但日本竟然在美国的“撮合”下,签订了所谓“和平条约”,这就有点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意思。

其次,退缩在台湾的蒋介石之所以不要赔款,除了所谓“以德报怨”的策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因为在解放战争中战败,惶惶不可终日的蒋介石渴望得到美国和日本的全方位帮助,从而巩固其在台湾的统治。今非昔比,他又怎能去触日美两国的霉头?

于是很自然的,日方会认为,此前的《日台条约》(即《华日和平条约》)中已经宣布了放弃向日本提出战争赔偿的权利,如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再次写入相同内容,会被认为中国仍然具有这种权利,容易引起矛盾。

但他们恰恰忽略了,那份条约只代表了蒋介石单方面的想法,毛主席和周总理带领的新中国可不这么想。

饶是如此,抛开一些具体细节不谈,在大势面前,田中角荣访华已是板上钉钉。

1972年9月21日,日方正式宣布:田中角荣将于9月25日至29日访问中国。

得知田中角荣即将访华的消息后,周总理就开始着手为此事做准备。

众所周知,因为身处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逐渐养成了晚上工作,凌晨休息的作息习惯。周总理也是如此。

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却习惯早睡早起,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会在自家院子里晨练,其家中养了锦鲤,过得极为养生。

为了使两人同步,周总理就提前交代工作人员说:

“我得将我的生活习惯调整得跟他比较接近才行,所以,今后晚上10点钟之后就不要送简报了。”

但即便如此,因为国事繁忙,周总理看材料仍是看到很晚才睡,有时候甚至熬到天亮。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也间接透支了周总理的身体,导致老人家在短短四年后,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周总理在机场迎接田中角荣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此时距离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刚刚过去7个月。

那天中午时分,田中刚走下舷梯,周总理就迎上前去,说:“欢迎你来!”

田中也很激动,两人的手遂紧紧握在了一起。

离开机场后,周总理陪同田中一行来到钓鱼台宾馆。田中刚一坐下,就问道:“这个钓鱼台宾馆什么时候盖的,这么好的宾馆。”

周总理说:“这是建国10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

由此,两人打开话匣,开始逐渐进入正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战争赔款问题外,双方谈论的核心无疑就是台湾问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的底线。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和台湾仍然保持着所谓“外交”关系,两者还签订了“和平条约”。这些都是我们不能接受也不予承认的。

因为田中角荣此行所背负的生命和仕途风险极大,所以他希望中方能够体谅自己的难处,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予以灵活性的应对。

最终,《中日联合声明》就台湾问题和战争赔偿等重要问题作深入探讨后,初步成形。

眼看谈判初见成效,毛主席决定亲自接见田中角荣。

那天,田中角荣刚进会议室,就提出要去一下洗手间,毛主席安然地坐着等他。

两人正式开始谈话前,田中角荣显得很拘谨,有些紧张。这也难怪,他对面坐着的,可是从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带领中国人民硬生生闯过来的毛主席啊。

看田中紧张,毛主席风趣地说道:“吵架吵完了没有?”

田中连忙回答道:“吵完了,吵完了。”

毛主席又转向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幽默地说:“天下太平嘛。”

大家哄然一笑,会议室的气氛瞬间转向轻松,众人开始了正式洽谈。

图:毛主席和田中角荣

毛主席和田中的谈话细节我们在此不多赘述,单表会议结束后,两人互赠的礼物。

为表诚意,田中角荣赠送毛主席的,是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作《春晓》。其背后寓意不言而喻,即属于中日两国的春天即将来临。

而毛主席则向田中角荣回礼《楚辞集注》,其背后深意也令日方深思。

原来,在此前的中方欢迎宴会上,田中就日军侵华战争谢罪时,使用了日语“迷惑”一词,翻译成中文就是:“添了麻烦”。

田中是这么说得:

“遗憾的是,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

毛主席对此很不满意,他严肃地指出:

“年轻人坚持说‘添了麻烦’这样的话不够分量。因为在中国,只有像出现不留意把水溅到妇女的裙子上,表示道歉时才用这个词。”

而在《楚辞·九辩》中,“慷慨绝兮不得,中瞀乱兮迷惑”一句,是“迷惑”一词的源头。

毛主席此举意在间接告知日方,你们对于自己曾经的罪行,粉饰得有点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田中角荣手中拿着毛主席赠送的书籍

最后,日方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在正式文件上将此处改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9月2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上,中国正式表示: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权。

而看似顺利的谈判到了第二天,却再起波澜。

三、

9月26日上午,在中日双方外长的会谈中,日本外务省条约局局长高岛固执地认为:

关于中国战争赔偿要求权利在此前的“日台条约”里已经解决,所以此次没有必要再写进联合声明中。

针对高岛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周总理义正言辞地回应道:

“当时蒋介石已逃到台湾,他是在缔结旧金山和约后才签订“日台条约”,表示所谓放弃赔偿要求的。

那时他已不能代表全中国,是慷他人之慨。遭受战争的损失主要是在大陆上,我们是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出发,不想使日本人民因赔偿负担而受苦,所以放弃了赔偿的要求。

过去我们也负担过赔偿,使中国人民受苦,

毛主席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偿,我向日本朋友传达,而高岛先生反过来不领情,说蒋介石说过不要赔偿,这个话是对我们的侮辱,我这个人是个温和的人,但听了这个话,简直不能忍受。”

一是一,二是二,你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别怪我们不给你面子。

经过双方反复协商,日方最终同意在联合声明中加入中国放弃对日索赔的内容,但表述上须采用中国单方面宣布的形式,而且还要将“权利”二字抹去。

就这样,双方的“角逐”才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高强度的谈判期间,周总理除了为了国家利益据理力争之外,还细心地安排了田中的饮食起居。

当时国宴上放的音乐,就是田中家乡的乐曲。最后周总理还陪着他,两人一起到为田中演奏的我国军乐队那里去答谢。

周总理的外交能力,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图:周总理和田中角荣

9月29日上午10点整,中日两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恢复邦交。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关键的两个部分。

《中日联合声明》的第二条是:

“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此前日本和蒋介石政权签订的《日台条约》,自此化作一片废纸,日本与台湾正式断交。

联合声明的第五条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两国所关心的两个核心问题,至此得到妥善解决。

但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我们放弃的,只是基于国家层面上的赔偿,而日本对我国人民的民间赔偿问题,在条约中并没有提及。

这一点,笔者在下文中还会提及。

图:《中日联合声明》

9月30日,周总理陪同田中飞往上海,亲自为其送行。在专机上,周总理给田中题字一一“言必信,行必果”。

其中寓意,当然是希望日方说到做到,要讲诚信。

见周总理如此,田中也写下日本旧宪法中的一句话“信为万事之本”,交给周恩来,以表决心。

田中角荣此次访华,除了对毛主席心生敬佩之外,他对周总理的印象也极为深刻。田中在后来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及周总理,称赞其

“躯如杨柳摇微风,心似巨岩碎大涛”

总之,中日关系的此次破冰,对于两国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而对于我国为何不向日本索取战争赔款这一问题,答案也逐渐明朗。这并不是我们“打肿脸充胖子”,背后其实藏着毛主席对此事的高瞻远瞩。

四、

早在1955年3月1日,中央就通过了《中共中央对日政策和对日活动的方针和计划》,算是初步确立了对日交涉的基本框架。该方针指出:

“声明取消战争状态和宣布日本免付赔款的时间不宜过早,要表示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前不能正式解决,但我方愿意解决该问题。”

因为苏联率先放弃了战争赔款,彼时我国和苏联关系良好,作出此种安排的原因除了和老大哥保持统一步调外,还出于想要争取日本的目的。

后来,周总理针对我国放弃对日索要战争赔款,曾作出过以下解释:

“(不要战争赔款)这是主席决定了,不向日本索赔了。为什么不索赔呢?实际上因为我们中国也吃过赔款的苦头,

赔款都是从老百姓的腰包里取出来的

。中国人民在那么穷困的情况下,比如庚子赔款为一亿三千零三十七万两。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实际上等于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如果我们索要战争赔款,那么总额大概为5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200亿美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图:二战后的日本满目狼藉

但是因为战后的日本也是从废墟之中逐渐缓和过来,尽管中日建交时,日本的经济已经大为好转,但500亿美元摊在日本老百姓头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而且,我们从二战德国为何要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就可以看出:

泄愤式的高额索赔无疑会增加彼此的矛盾,德国就是因为一战战败后高达132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偿,导致其后期心理极度不平衡,所以才要对外报复,这是其挑起战争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历史为镜,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的大国肚量和睿智的考量,这是其一

除此之外,我们再看看毛、周二人对于别国接受日本战争赔款后的分析。

周总理曾直言:

“实际上日本赔给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的战争赔款,都是一些物质赔偿,而且都不是拿最先进的东西来做赔偿。比方说铁路也不是新的,都是把旧的东西重新刷一刷,修补修补就算了。人家把破旧的东西赔给你。从这个角度来讲,以次充好给你,没多大意思。所以毛主席便决定不要赔款了。”

二战后,日本对印尼和菲律宾等亚洲各国和西班牙、瑞士等国赔款总额为22.3亿美元,这笔钱大约相当于5个《辛丑条约》的数额。

其中的一些亚洲小国表面上拿到赔款,但实际上是因为日本有国外市场开发的需求,所以日方在谈判中附加了条件,日本其实一点没亏。

简单来讲就是:

我援助你先进设备和物资,你没有配套设备和专业人员,还得从我这边引进,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而我们放弃了赔款,日本也不能没有表示。

从1980年开始,日本先后为我国提供了无附加条件的低息贷款,算是一种间接的补偿。

这其中包括三笔日元贷款,三笔能源贷款和15个项目的无偿援助,总计约34900亿日元(笔者注:按当时汇率,合计共158亿美元),主要用在铁路、水电站、电力和钢铁等领域的基础建设上。

这些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我国和苏联关系恶化,对方在我边境陈兵百万,中苏之争大有一触即发的态势。与此同时,苏联还利用日美的矛盾,想要争取日本,从而在战略上包围中国。

逢此态势,我们和日本恢复邦交,有利于对苏联的牵制,从而减轻边境压力。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们只不过是抓了“主要矛盾”先行解决,从战略上讲,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况且我们和日本建交后,日本必须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这对于我们将来解放台湾是很有帮助的。

文章最后,笔者想要对比一下德日两国。

同样作为战败国,虽然德国的国家赔偿在50年代就基本被免除,但和日本不同,德国对民间受害者的赔偿一直持积极态度。

别的咱不说,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一跪,其实已经说明了人家的态度。

人们后来都说:

德国总理虽然跪下了,但是德国人却从此站起来了。

图: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下跪致歉

当然,德国人的忏悔不光体现在口头上。

据统计,二战结束后,德国政府先后向以色列、波兰、法国、希腊和俄罗斯等国的受害犹太人,一共赔偿了近550亿美元,而西门子、大众和奔驰等德国的知名企业也向犹太劳工赔偿了50亿美元。

对比这些,日本对于中韩两国民间赔偿的态度就有点让人寒心以及警惕。日本不仅不愿承认,还肆意修改教科书,美化其曾经的侵略行为。

对于大多数和笔者一样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我们一直要揪住过往不放,一则是中国在日军侵华战争中受害颇深;二则日本战后对于过往历史的矢口否认,他连承认都不愿意承认,如何指望他悔过?

2020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42周年,笔者写下此文,愿大家以史为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如果你问我,我们对此事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笔者忽然记起1963年,毛主席接待外宾时说得那番话:

“我们热爱和平。但如果有人危害我们的独立,我们的天性就是奋不顾身地起来捍卫。”

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一一一

(关于我

@宁镜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