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岁月多蹉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济古称蒲坂,西临黄河,南倚条山,北望龙门,人文荟萃,村舍乡野,或遗迹、或遗物,俯仰之间,不同时代的文物星罗棋布。在这美丽的家园中,看到了浓浓的乡愁,看到了底蕴丰厚的蒲坂文化。将文物活化利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在学校清廉文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并将其逐步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当然,对于这方面我们还是一个在摸索的阶段。
农耕文化之器具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在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中,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通常会就地取材,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工具。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工艺,虽然没有过大的艺术价值,但是在早期的农村,却是非常实用。如今机械化进入农村之后,这些工具将逐渐被取代,那些手工艺也会慢慢失传,它们将慢慢退出这个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工具,也将慢慢地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传统文化的消亡,如今能用这些东西的地方已经不多,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甚至连它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了。而新一代的人们更是对这些东西觉得遥远和好奇。为了不忘记过去,我们以照片来代替实物,从名字和用途来整理归类。这也是我们在劳动技术课上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形态、艺术形态、生活形态上让学生对其认知,感受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伴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黄牛遍地,春耕开始,耕种需要的犁、耙、耱、耧、镢;管理需用的锨、锄、水车、水渠、井、轱辘;收获需要的镰、碌碡、铡刀、叉、扫帚、斗;加工需要的笊篱、筐、磨等等农具应时应节循季操作,开启了农家一年四季的稼穑之篇。
为了不让农耕文化枯竭,以及防止文化生态的失衡,我们要留住民族文化的传统,留住我们文化的精神家园,留住民族民间这朴素的民艺传承。基于这样的初衷,我们迈开脚步,从一点点开始前行,不断尝试选择路径,让根留在孩子心中,并生发开来。
乡土文化之门额

一处门额就是一段历史故事,也是先祖的一份文化寄托和传承。
对于老房旧舍的门额进行拍照留底,谈话问询,探究门额的样式、质地、雕刻、书法、寓意,以及家族历史的渊源和地域文化。
门额造型常见的除了长方形外,尚可见扇型、书卷型、画轴型;质地有砖雕、木雕、陶瓷雕塑、水泥雕塑;雕刻有阳雕和阴雕之分;书法结体或隶书、或篆书、或楷书、或行书,或简或繁;文字颜色多是材质本色,略见红色、蓝色字体。在欣赏工艺之美的同时,值得我们细品的还有门额所赋予的文辞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断断续续一年的时光,利用节假日,我收集到了近百十张匾额文字的照片和关于它们背后的人家故事。三言、二语、四字的门额文字,折射的是主人家对生命的热爱,对农耕的痴恋,对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的豁达,以及热切的家国情怀。如:容膝易安、善有余庆、有那其居、德惟馨、和光同尘、贤师吾俭、春晓烟雨、清白相承等等。
和门额文字相辅相成的还有门楹(联)文化。有一副让我记忆犹新。横批文字:承先启后,上下联文字:薄田数亩几度春风几度雨;茅屋三间半藏农器半藏书。田园风光,天人合一,做得人,谋得生,拥有耕读才是百姓口中的滋润人家。

还有与农家院门正对的厢房墙上那小而巧的神龛,那可是人们供奉土地神的场所。精雕细琢的土地之位体现了中国老百姓对土地以及农耕的敬畏。
岁絮时笺中,那些让人驻足品赏的民风乡俗,让我更坚定了自己关注的方向,增强了将之传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