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是“宝能系”最重要的融资平台,该公司的有息债务在2021年出现大规模逾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新据该公司近期对外发布的2021年债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逾期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息债务列表统计,至少有37家金融机构“踩雷”,逾期总额375.0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全部未偿还。

这37家金融机构中,共有12家信托机构,逾期金额总计212.75亿元,占逾期总额的56.7%。其中“踩雷”规模最大的三家信托机构分别为平安信托、中航信托和云南国际信托,逾期金额分别为53.12亿、49.04亿、45.05亿元。

另有10家银行“踩雷”,逾期金额共计102.48亿元,占逾期总额的27.3%。逾期规模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广州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逾期金额分别为35.01亿、34.29亿、22.26亿元。

还有14家非银金融机构,逾期金额共计54.41亿元,其中逾期规模最大的是天安(贵州省)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逾期金额为18.22亿元。

此外,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发行的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5.4亿元的可转债,亦出现本息逾期。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钜盛华的子公司,钜盛华持有其77.01%的股份。

这仅是钜盛华截至2021年底的债务逾期。据财新了解,“宝能系”的有息债务逾期,在2022年愈演愈烈。钜盛华债券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的有息债务余额822.91亿元,其中有360.44亿元将于2022年内到期或回售。

钜盛华的第一大股东为宝能投资集团,持股比例为67.40%。在过去若干年里,钜盛华持续给“宝能系”输血,财务并不独立。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钜盛华及其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为572.89亿元,其中为“宝能系”提供的担保余额为492.26亿元,占比高达86%。

此外,钜盛华的其他应收款高达896.90亿元。年报称,这些应收款是“关联方为满足日常经营所需而产生的临时拆借款,及公司与非关联方形成的往来款,考虑到宝能投资集团目前存在流动性紧张,相关往来款未来或较难回款”。

如今“宝能系”风雨飘摇,钜盛华本身也失去了盈利能力。年报显示,钜盛华2021年净亏损115.23亿元。宝能投资集团持有的钜盛华股份亦几乎全部被质押。这也意味着,如果宝能投资集团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亦有可能失去对钜盛华的控制权。

年报显示,针对前述金融机构的逾期债务,钜盛华方面将“加速处置资产偿还债务”。

据财新此前了解,“宝能系”的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知情人士透露,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资产实难卖出好价钱,但“宝能系”的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仍然在赌房价和股价未来会上涨,自己仍有翻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