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天宫空间站首个在轨舱段——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前,中国载人工程航天办公室就先后对外公布过将要展开合作的17个国家名字。包括天和号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先后与神舟载人、天舟货运飞船一同组成长期在轨空间站后,也有关于哪个国家会最早会成为登上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议论。但是这些议论归议论,官方却一直未公布谁是第一个登上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外国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近日天宫空间站第二个在轨舱段——问天号实验舱成功发射后,关于谁会是第一个进入天宫空间站的外国航天员,也终于有了官方答案。因为在近日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员“特里西娅.拉罗斯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自己会在2025--2026年乘坐中国神舟载人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进行为期31天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任务,而且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中国日报》等官方媒体的证实。那也就是说等到今年10月梦天号实验舱成功发射、天宫空间站一期项目正式建成后,天宫空间站并不会急于开展中外合作,而是会到2024年配套的巡天号太空望远镜也一起发射升空后、并最早在2025--2026年开展中外航天合作,允许外国航天员搭乘中国载人飞船前往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天宫空间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则消息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这位自称自己会在2026年前往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并非专业航天员出身,而是挪威奥斯陆大学一名癌症领域的专家。此前参与了欧盟多国共同组建的肿瘤空间项目,现阶段为了进入太空正在欧盟接受相关的航天飞行训练。

一、从各国载人航天选拔来说,能够成功成为长期在轨航天员的大部分都是从专业、身体等各方面条件合格的飞行员中选拔,并且需要接受为期几年的专业训练才行。毕竟太空中的环境和危险不同于地球上,同时航天员不是短时间内进入太空中旅游,而是需要长期呆在空间站内进行各种空间实验,所以对于航天员身体条件等多方面要求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等到2022年天宫空间站正式建成后,首先进入空间站的航天员肯定都是专业选拔的航天员,后面才会逐渐允许非专业航天员出身的其他领域专家,进入天宫空间站进行某项科学空间实验,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看出。不同于此前第一、第二批航天员宣布都是从飞行员中选拔的是,第三批航天员选拔方向将不仅限于飞行员,而是会根据航天需求分为专业飞行员、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等多个分类,而这位自称自己会在2025年前后搭乘中国神舟飞船进入天空空间站的女研究员就属于科研人员一类。

二、从载人航天发展来说,天宫空间站从设计、发射、到组建,技术、资金、人才全部是我国自己的,那么天宫空间站建成后,进行诸多科学实验肯定是我国优先的这点也毋庸置疑。而且天宫空间站虽然全面建成后,核心舱、两个实验舱都带有独立的睡眠舱,最多可以同时允许6、7个人同时在轨,但是现阶段对于我国而言,我们建设天宫空间站除了要满足我国诸多航天在轨空间实验外,对于此前从未进行过数月、整年、乃至数年长期在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而言,天宫空间站设计寿命长达10年之久,如何保证空间站能够长期在轨运行,都是需要2022年10月天宫空间站建成后,我国通过多批次航天员进驻,一点一点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那么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2025年对外开展中外航天合作,其实已经算是进度快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2025--2026年这个时间节点也选择得非常好,因为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24年正式退役、最晚到2028年分离后坠毁大气层。那么202-2026年这个时间恰好是国际空间站正式退役的时间前后,对于此前参与过国际空间站、且已经允许进入天宫空间站的其他国家航天员而言,恰好前后能够衔接上,同时也能够保证航天实验能够持续稳定地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