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文|蜻蜓plus

Soul正想尽办法阻止自己变成「三体」。

在「三体」文明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黑暗森林」法则,不同文明一旦被对方发现,等级更高的文明可以直接毁灭低等级的文明。阻止这一切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各文明自我隐蔽。

刘慈欣在「黑暗森林」描绘的那个结局是什么——是大寂静。

所有文明都因惧怕受到打击,而拒绝交流,原本生机勃勃的宇宙陷入了一滩死寂。是宇宙降维,那些急于毁灭他人的“猎杀者”丢出的一张张二向箔,把他人拍扁、而已最终会拍扁自己。

宇宙的维度越来越少,光速越来越慢,最终从自由的伊甸园,变成了所有文明的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着元宇宙旗号的社交平台Soul,也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可能不用其他什么限制,单单因为无处不在的「杀猪盘」,就会让它,就变得越来越死寂,越来越低维。

最坏的情况是,用户选择不接触对方,Soul的价值也不复存在,作为一个社交平台,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人,到底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富一代」,还是「躲在东南亚某地的诈骗犯」。

Soul的转变在2020年发生

艾媒咨询曾预估,2022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将整体突破10亿人。这是一个市值千亿的蓝海赛道,但陌生人社交到底多有「钱力」?随着陌陌等诸多社交平台陷入瓶颈,社交价值如何变现这个问题,成为赛道发展的拦路虎。

2016年,Soul以“灵魂匹配”的口号闯入陌生人社交赛道,五年的时间,Soul抢占了社交市场,与微信平起平坐。2021年创始人张璐又提出“元宇宙社交”概念,要为年轻人打造一个与现实平行、实时在线的虚拟社交,但产品概念如何真正落地?市场给予了最真实的回复——

2021年6月,更新招股书后,Soul突然宣布暂停了在美股上市的流程。同月,公司正式向美国证交会(SEC)提交了撤回IPO的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绩亏损、用户流失、暂停上市.....Soul这个社交产品到底怎么了?

知乎上「你为什么卸载了Soul?」的问题下有几百条回答,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解题思路。

一位匿名用户带着无限的失望离开了Soul。

转变是在2020年发生的,在此之前Soul的体验可以说是相当的好,他在上面遇到过聊欧洲建筑和城市风貌的德国phd,也有学艺术史的留学生,还有肯尼亚研究动物迁徙的老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匿名用户觉得,转变发生地很突兀,Soul如今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用户群变得复杂,这里「复杂」的反义词是「单纯」,Soul将自己定义成「婚恋app」,广场上很多男女对立的话题,以及各种自拍或炫耀

打开评论,缺少了对话,更多的是下定义以及这世界就是如此。

他最终卸载了Sou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乎上此类评论不止一例)

从当初的“灵魂匹配”到如今的“肉体连接”,Soul似乎放弃了初始用户,瞄准了更庞大的下沉市场,这也是老人们怨声载道的原因。

“之前广场上,基本上发火辣美女照片顶天也就几十个赞,现在几千个赞。前阵子有人在微信上明码标价收购Soul账号,800天左右的90块钱,号越老越值钱。”

早期用户林文说道,“Soul早就变味了”,这不仅是她个人的看法而是所有soulmate的共识——我想和你谈理想、谈痛苦、聊哲学,你却掷出两个骰子,问我要不要真心话大冒险。

202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106年正式上线,凭借“灵魂社交”的理念,Soul用五年的时间积累了上亿用户,月活达3320万。2020年Soul的营收额是4.98亿元,亏损竟高达3.825亿,按理说,Soul的发展应该是细水长流,为什么突然就亏了?

这或许和Soul的融资有关,2020年5月,它拿到了腾讯1.35亿美元的D轮融资,背靠参天大树,但是有代价的。

在招股书中,Soul提到大股东腾讯可能提供与其类似的产品。这也就是说,如果Soul不愿意扩张,那么拿下熟人社交的腾讯很有可能另起炉灶,瓜分匿名社交,于是Soul进行了疯狂的扩张。

最快的方式就是烧钱打广告,但换来的用户,并没有太多的留存。根据市场相关统计,Soul次月留存率仅有16.17%,低于探探的42.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oul在拿到融资之后,越走越远,面对探探、陌陌、积目等类似平台的围堵,Soul必须做出不一样的事情,于是“元宇宙社交”的概念诞生了,CEO张璐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反复提及“去中心化”、“AI匹配”......但这些东西真正落地的时候,却和之前的匿名社交app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贩卖用户为生。

比如,在Soul上,如果想要匹配更多用户,你需要购买各类匹配卡,这和探探上会员充值才可以解锁查看更多匹配本质上并无区别。用户在付费的同时,也成为了Soul的商品。

Soul了解社交,更了解人性,但这也伴随着更大危机的出现。

Soul「杀猪盘」的背后是产品问题还是人性脆弱?

「杀猪盘」是「从业者们」自己起的名字。

仅仅2年的时间,Soul平台上引发的杀猪盘诈骗案例就有十多起,涉案金额从几万到数百万不等,而这仅仅是公安部门公布在网上的典型杀猪盘案例,实际发生且没公布的还会有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解Soul「杀猪盘」的全程只需要一个案例足矣。

他们分工明确,一般有四个小组:供料组、话术组、技术组和洗钱组,对应的动作是「找猪」、「养猪」、「杀猪」、「吃猪」。

首先是,「找猪」。

一个诈骗团伙,需要将自己进行伪装,比如XX县城的“小镇做题家”,男女都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成为集团副总,当然细节需要做到逼真。然后开始在Soul上寻找合适的网恋对象,最好是有过感情受伤经历的人或者刚分手不久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的一步是,「养猪」。

「养猪」不能太心急,不能上来就提钱,不然直接露馅。需要在情感上与对方产生共鸣,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和几年前骗老年人买保健品的人几乎是一个套路。老年人恐惧死亡,年轻人渴望爱情。

他们语言得体,善解人意,你遇到的人生逆境他们都遇到过,而且那么真实,取得充分信任之后,受骗人就会自动落入对方全套。

据说一套「养猪」话术能卖十几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杀猪」。

「杀猪」基本上是套路,各类骗子的「杀猪」模式基本一致,技术组会负责搭建和维护一个假的博彩网站,你的暧昧对象说「这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项目」,你的银行卡会被榨干,然后去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步,「吃猪」。

这一步本身已经和受害人没有关系了。诈骗集团领导手眼通天,他们会将钱洗干净。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是Soul成为了诈骗犯的温床?

据直面派报道称,Soul上的大部分骗子以创业者、成功人士、高学历人士自居,最初对受骗者嘘寒问暖,一旦聊到赚钱、副业等话题时便开始推荐类型不一的诈骗项目,涉及彩票、比特币、投资平台等。

而在知乎上搜“Soul杀猪盘”,很多都是女性用户的血泪史,有的女性甚至被骗了几十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oul在前期的扩张导致用户画像向女性倾斜,招股书显示,Soul的用户里,74.9%是以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为主的年轻人群体。

从消费观上来看,作为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崛起的这一代人,互联网的记忆根植于Z世代消费细胞中。

他们普遍消费能力高,家庭条件优渥,在象牙塔中成长,并没有遇见什么人间凶险,在消费决策上,自主决策度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易观分析报告)

Soul在扩张期,并没有把「杀猪盘」放在眼里,甚至没有在平台设置「诈骗提醒」功能,导致一大波东南亚的诈骗集团盯上了这个肥肉。

等到Soul被监管机构约谈,才开始亡羊补牢,但为时已晚,诈骗犯不会在Soul上进行交易,而是会转到其他平台,Soul变成了一个「找猪」的场所。

社交赛道塌了?

陌生人社交越来越难做,行业也越来越内卷,相比微信这种熟人社交模式来说,放眼望去整个行业,没有一个APP能够脱颖而出。

需求真实存在的吗?

著名社会学家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指出,我们的社会产生了从生产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变迁。一个理想的消费者是没有任何可以被完全满足的需求的,欲望永无止境,用鲍曼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合格的消费者,“他们可以评判、评论和选择,他们可以拒绝无限选择中的任何一个——除了必须作出选择之外。”

这些永无止境的欲望,有多少是被社会建构的?当日本式的“低欲望”社会来袭,陌生人社交这个赛道还会持续辉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个app到另一个app,同质化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赛道越来越拥挤,Soul本可以不成为那个被欲望填充的世界,但在资本的驱使下,Soul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2010年电影《社交网络》也同样提出了质疑——

不论科技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如何共处都是一个社会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

Facebook的横空出世似乎扰乱了很多东西。当一个人动不动就能拥有几百一千个“好友”时,朋友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人际交往越来越变成单方面的展示与观看时,我们是不再孤独还是越发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社交网络》,图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