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东亚杯小组赛第3轮,中国队迎战中国香港。

通过90分钟的激烈对抗,中国男足凭借着34岁老将谭龙的进球,1比0拿下了本场比赛。

在首发阵容上,中国队的平均年龄为23.8岁,而中国香港队则以26.1岁的平均年龄略大于中国队。

本篇文章将会为大家分析本场比赛的一些战术细节点,看看中国男足主教练扬科维奇在本场比赛有哪些战术安排值得我们去回味。

442非对称进攻,左上右不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就曾分析过,中国男足在与中国香港队交手时,势必会转变阵型。

不出所料,本场比赛扬科维奇排出了一套442的阵型,其中右后卫位置是打中后卫的蒋光太,右中卫5号队长朱辰杰和左中卫3号吴少聪搭档双中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边后卫位置,扬科维奇选择了一名右脚球员徐浩峰来打。

这是一套非对称的442阵型,其中处在右路的蒋光太在比赛中不会轻易地压上助攻,进攻中的左倾是中国队上半场的比赛思路。

在中国队整体阵型压上进攻时,留在后方的是蒋光太,朱辰杰和吴少聪,中国队在此刻进攻时的后场站位是一套三中卫的组合。但球队在防守时,球队还是会落成一个标准的442平行中场站位。

谭龙有了帮手,双前锋体系下陈国抗打出特点

和前几场比赛不同,本场比赛谭龙身边有了帮手,这个人就是14号陈国抗,他和谭龙组成了442阵型中的双前锋组合。

由于右路蒋光太在比赛中不会压上助攻,因此右路只有18号何宇鹏一名拉边的边前卫,但很显然,这样的进攻人数在比赛中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本场比赛我们就能够经常看到处在右前锋位置上的14号陈国抗会在比赛中频繁地拉到边路进行持球,并与18号何宇鹏完成默契配合。

陈国抗不仅在比赛中能够完成大量的折返跑,同时在逼抢的过程中,也能够不留余力的给予对方后卫足够的威胁,他是本场比赛中国队获胜的关键成员。

在双前锋体系里,左右两名前锋都需要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移动能力,而14号陈国抗正是在双前锋体系下将完美的将自己优势发挥出来的一个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半场的思路调整:非对称变两翼齐飞

上半场的非对称进攻体系显然阻碍了球队的进攻流畅性,于是,在比赛进行到第54分钟时,主教练就将6号蒋光太换下,换上了一名纯进攻型的后卫叶力江,这样一来,球队就恢复到了传统两翼齐飞时的442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第46分钟,杨科维奇也将右脚的左边后卫徐浩峰换下,换上了16号左脚球员温家宝,这样一来中国队的左右两侧都是顺足的进攻球员,利于球队的边路拉边与助攻。

结语

中国队全场仅7脚打门,但射正的次数就有三次,虽然中国香港全场的射门总数比中国队要多出6脚,但他们最终换来的射正也仅有三次。

可以说,中国队本场比赛上下半场的两套思路能够针对中国香港队的一些威胁进攻并给予合理的回应。

在下半程的尾声阶段,中国香港队处在落后的一方,中国队也组织了较为严密的防守,但仍在站位和断球后的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最终球队把1比0的比分保持到了最后,也算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