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大望财讯

重主要上市,已成为近期以来中概股“回归”的主要方式。

7月26日,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正式官宣,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主要上市。相关主要上市流程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

截至目前,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名创优品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同一天,阿里还发布了2022财年年报(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报告。

2021年4月,阿里因为“二选一”垄断被重罚182亿元,再叠加内外市场因素等,阿里的业绩表现也并不那么尽如人意——报告显示,本财年净利润为470.79亿元,上一财年为1506亿元,同比减少67%。

同时财报还披露了最新的董事、高管和合伙人名单。其中最引人关注仍是蒋凡。

这位曾被视作马云接班人、因2020年4月被曝出轨网红张大奕的阿里老员工,在被除名合伙人后,本次彻底消失在阿里核心管理层的名单之内。

不过蒋凡的接任者——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仍在阿里巴巴合伙人+核心管理层的名单之内,负责分管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

而戴珊也取代蒋凡,成为目前阿里董事、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1井贤栋等蚂蚁系退出核心高管层,马云持股早已降至5%以下

相比去年,阿里最新的董事、高管和合伙人名单也有不少变动。

与上一年相比,阿里合伙人数量大幅减少了9人。

年报显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目前共有29名成员,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及高管彭蕾、蔡崇信、张勇、蔡景现、陈丽娟、程立、戴珊、樊路远、方永新、蒋芳、蒋江伟、刘振飞、邵晓锋、宋洁、孙利军、童文红、王坚、汪海、王磊、闻佳、武卫 、吴泳铭、吴泽明、俞思瑛、俞永福、张建锋、郑俊芳、朱顺炎。

减少的这些合伙人,很多是来自蚂蚁集团的管理层,比如CEO井贤栋、CTO倪行军、CPO曾松柏以及彭翼捷、邵文澜、赵颖等。

蚂蚁系的退出,与阿里巴巴合伙最近修订的《合伙协议》有关。按照新规定,合伙人应由阿里巴巴集团人士担任,从2022年5月31日起,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方人士不再担任合伙人。

这或能进一步强化蚂蚁和阿里巴巴的独立运作。

不过,出现在最新合伙人名单中的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邵晓锋,据官网显示,目前仍是蚂蚁集团执行副总裁。

此外,阿里公益业务总裁胡晓明、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总务事业群总裁吴敏芝也退出了合伙人名单。

今年的高管名单变动也不少。

比如目前主要负责海外数字商业板块、此前高管团队中最年轻的蒋凡,这次彻底消失在阿里的核心管理层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阿里核心管理层名单

2022年阿里核心管理层名单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也未在董事、高管名单中出现。但这是因为其已于2022年1月10日起,接替张勇担任微博公司董事。

此外,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大文娱事业群总裁樊路远也从集团董事会和高管名单中消失。

此外根据年报,截至2022年7月15日,软银持股23.9%,相比去年7月,减持了0.9%,但仍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且是唯一一个持股比例大于5%的股东。

由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早已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及CEO职务,其持股情况并未披露。根据之前的财报,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已降至4.8%。

也就是说,马云的持股比例早已降至5%以下。

此外年报中还提及:前任董事之一马云先生、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和总裁兼董事 J. Michael Evans先生购买了私人飞机,用于商务及供个人使用。阿里巴巴集团承担因公使用私人飞机所产生的有关维护成本、机组人员成本和运营成本,但强调,“自2020年起,我们已不再就马云先生及J. Michael Evans先生的私人飞机支付任何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中概股集体加快双重上市的步伐

关于双重主要上市,根据公告,在港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将在港交所主板及纽交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股份。

时间回溯到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上市当日股价涨幅达到6.25%,市值逼近4万亿港元,超越此前的港股之王腾讯控股,但主要上市地仍为纽约。

阿里巴巴也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中,首家同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企业。

这一年正好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当时,董事局主席张勇颇为感慨,表示回家、回香港上市,是阿里巴巴的重要里程碑。

随后,在阿里巴巴的“示范效应”下,更多的中概股做出了赴港二次上市的决定。

事实上,2014年,阿里巴巴最初在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并开展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限制,阿里未能如愿在香港上市。

无奈之下,2014年,阿里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但在2018年4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新增章节后,香港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优质中概股回归创造条件。

也为包括阿里在内的大量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条件。随后,中概股便逐渐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4只为私有化退市后上市,包括中国飞鹤、药明康德、易居中国和乐逗游戏;9只为双重主要上市,包括百济神州、理想汽车等;16只为二次上市。

特别是进入2022年以来,多家中概股被列入美国SEC“预摘牌”名单,更加速了中概股回归香港上市的脚步。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都在两地上市,但区别在于,双重上市是两地独立上市,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相互流通;而二次上市是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发行的股票可以在两地之间流通变现。

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企业需要符合两个资本市场的上市发行规则;而二次上市,由于香港联交所默认公司主要交易在海外交易所并受主要上市地监管机关监管,所以企业可以享有多项豁免和优待政策,比起双重主要上市需要满足的监管条件更少、上市成本更低。

但如果二次上市的公司在主要上市地有风险,整个公司主体也都会面临较大风险。

也就是说,双重上市后,如果中概股在美股退市并不会影响港股。两个市场的股价表现也相对独立。

因此,此次阿里巴巴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双重主要上市正在逐渐取代二次上市,或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