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老城区▲

每个人的人生都免不了尴尬,我也有过许多这样的时刻,其中一次发生在初中时代。

13岁那年,我从青岛回到广东家乡,就读一所全部学生都要住校的中学。当时学校生源多半来自本地各镇的尖子生,城区学生极少。虽然当时珠三角经济已经起飞,许多农村家庭早已富裕起来,但还是有不少同学家境一般。

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既然家境一般,那就应该很节约才对。可是,每次洗澡和洗衣服时,我都觉得同学太浪费水了。所以,我偶尔就说了两句,觉得水龙头可以开小点,能用半桶水把衣服洗完,何必要用一桶。结果,同学用看怪物一般的眼神看着我。

后来我才明白,我提倡节约当然没错,但同学也并非浪费,只是正常用水而已。之所以会有分歧,是因为我抱着一种长期匮乏状态下的苛求心态,而我的同学作为珠三角人,从来没有缺过水。

我有幸生于80年代的城市,虽是普通家庭,但当时社会物质已不再匮乏,所以没有饿肚子之虞。换言之,我的匮乏感并非来自饥饿,而是其他,比如水。

当年青岛一度缺水,虽然我那时年纪小,对缺水没有直接感受,但长期被大人灌输,而且“引黄济青”工程的新闻几乎是日日听日日见,对水的匮乏感也根深蒂固。

直到今天,这种匮乏感仍然如影随形。比如孩子洗手时,我听着水声时间较长,仍会莫名暴躁。让孩子洗碗本是很普通的家务,但我总是会生气,因为觉得孩子在浪费水,即使我知道让孩子做几回就会熟练。节约用水当然是对的,但因为从小被灌输的匮乏感,我显然陷入了一种过度偏执的状态。

所幸的是,我还能意识到匮乏感是一样很糟糕的东西,并试图自我调整。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匮乏感,只是领域不同、程度不一。它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将匮乏感发展为控制欲。一个人无论是对物质极度渴望还是过分节约,又或者对金钱极度看重,原本都是自己的事情,但如果将之视为一种客观标准,用来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造成心态扭曲和冲突。

也就是说,我对水的匮乏感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用来作为自我要求,但如果要求别人跟我的标准一样,逼着别人按我的苛刻要求来“节约用水”,那就不能怪别人将我当怪物。

缺水的匮乏感都如此,那么饥饿记忆呢?它会深入骨髓,并且影响着当事人的认知、心态和行为方式。

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说一个人“单纯”,大多数时候不是夸奖,反而是嘲笑。在中国人喜爱的品质里,它的排位并不高,如果用来评价一个成年人,往往等同于“没心眼”。

记得当年出国游刚刚流行的时候,有些中国大爷大妈出去跟团玩了两次,回来就会嘲笑西欧人特别傻。比如地铁明明不检票,可是他们还是习惯乖乖买票,超市明明有无条件退货服务,却不会买回来用几天再退货……但嘲笑者却从未想过:如果一个人不会钻空子,显得很蠢,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什么也不缺,不需要这样做也能生活得很好。一个没有匮乏感,无需为小利益而挖空心思的人,人生难道不幸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年时有新闻,大爷大妈疯抢超市打折鸡蛋,甚至因此打架。至于吃自助餐不排队甚至争抢的新闻也不新鲜。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年轻时物质极度匮乏所导致的饥饿记忆。当然,经历过今年一些事情后,很多人也认为这种饥饿记忆并非一无是处,在家里囤积物资的习惯也算无心插柳。

哈佛大学一篇论文曾指出,匮乏感会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无论这种匮乏是金钱上的还是时间上的,人的思维方式都会受其影响。资源稀缺会培养出“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

国内有些心灵鸡汤文会将之衍生为简单的“阶层论”,认为穷人家孩子天生有匮乏感,富人家孩子天生从容。也有很多人习惯将一切性格问题都归结于经济,总喜欢将“你没穷过你不懂”“他就是因为太穷才这样做”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这个结论显然是武断的错误,因为它将“匮乏”简单等同于“缺钱”。但实际上,“匮乏感”这种心理观念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比如缺爱、缺关怀,都是一种匮乏感。

换言之,会让人心理变态的匮乏感,与贫富从来都没有绝对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挺能挣钱,但从没见过他有钱的时候。他不但自己花,还经常做善事。如果要寻找他性格中的豁达开朗,可以从他的父母那里找到痕迹——他不止一次提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父母在自身很拮据的情况下,仍冒着极大风险救助右派家孩子的经历。这段曾经见诸于报刊和书中的经历,不但曾让他受益,也造就了他的性格。

留意生活中的每个人就会发现,有些人生于物质匮乏年代,家境也不好,但活得洒脱,精神气质极佳,丝毫不见为物质紧张的匮乏感。说起人生,他们往往会提及当年父母的乐观豁达,即使身陷苦难仍不忘助人的心态。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让他们迅速脱颖而出,改变人生。

也有一些人,家里条件明明不错,可却总有一种严重匮乏感,甚至因此影响了人生选择和人际关系。究其原因,是父母对物质的过分看重,刻意灌输的金钱观念,还有过分节俭的思维方式,使之难以摆脱匮乏感,忽视了人生中更需要追寻的东西。

我有个朋友曾说过,如果孩子吵着闹着要买某样东西,而这样东西确实不需要买,他会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解决。但他的道理仅限于“是否需要这样东西”,但绝不会说“家里挣钱不容易”之类的话。因为在他的人生记忆里,虽然家里条件尚可,但父母每次不愿意为他购买某样东西时,总是反复用“家里挣钱不容易”这样的话来灌输,即使那样东西根本不花什么钱,或者那样东西原本是他所急需。

这种“家里挣钱不容易”的观念不但没有让朋友懂得珍惜物质,反而被匮乏感和愧疚感影响一生。直至今日,他进行各种合理消费时,仍然会被匮乏感和愧疚感缠绕。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变成这样,而是要成为一个合理对待物质的人,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要将“需求”放在第一位。

有匮乏感的人,往往会被匮乏感所左右,出现各种反效果。比如匮乏感有时会严重影响自信,让人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又比如童年时被父母高度压制所产生的匮乏感,往往会激发报复消费的心理,童年缺什么,长大了就自己花钱买什么,囤积得多也浪费得多。

《人世间》剧照▲

如果仅仅是呈现于物质层面,匮乏感带来的危害倒还没那么大,更糟糕的是心理层面。匮乏感强烈的人,会极度恐惧“失去”。很多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动辄以“你没穷过所以不懂”教训他人,但却忽视了一点:贫穷从不是美德,贫穷也不光荣,它甚至不是什么经验的来源,反而会让人固步自封。

这种对“失去”的恐惧,很容易演变为功利心态。中国人养孩子,最喜欢强调让孩子“读有用的书,学有用的东西”,一件事情只要跟升学考试、升官发财无关,往往就会被归于无用。至于那些兴趣爱好,如果不能辅助升学,也是没用的玩意儿。但这导致孩子沦为机器,无趣无爱,也失去了快乐,错过了人生各种美好。同时,因为恐惧失去,所以人们往往会过于谨慎,错失人生各种机会。

匮乏感会使得人们只盯着些许利益,也就更容易被蛊惑被操控。换言之,匮乏感强烈的人往往没有心灵自由可言,他的生活会被完全物化,很容易被外力所左右,也就是所谓“没有信仰的人”。当这种“没有信仰”成为常态,那么发生什么都不会奇怪。

图源 |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他用自由、希望与不顺从对抗荒诞世界,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焚书之后,他们就会焚人

这个强大公国的故都,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黄芥末和焗蜗牛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最好的人最早死去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