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我的养老钱啊,都被孙子充到游戏里了!”,陕西西安,14岁的初二学生小贺,跪在地上,被父亲狠狠扇了几个耳光!原来,小贺偷偷绑定爷爷的银行卡,玩游戏充值,把爷爷的35000元养老钱给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贺父母工作繁忙,只能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隔代亲,对小贺的要求都尽量满足,本来是供其查阅学习资料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小贺的玩具。
小贺沉迷于手机游戏,竟然想到用爷爷的钱充值。他不仅私自拿爷爷的银行卡绑定了手机,甚至在充值需要刷脸时就忽悠爷爷看手机。最终,小贺共累计在四款游戏中充值3.5万元。
小贺的父亲知道后,怒不可遏,狠狠地教训了小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腾讯平台的几款游戏都表示会退回部分费用,另一款华为平台的游戏则拒绝退款。
游戏害死人!小小年纪,正是学知识的时侯,却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甚至偷梁换柱,忽悠爷爷人脸验证,把爷爷的养老钱花掉,为游戏充值,真是让人气愤。
要说14岁也不算小了,该有基本的价值观。爷爷奶奶操劳一辈子,攒点养老钱不容易,就为了做个游戏里的“人民币玩家”,竟然不顾他们的生活。爷爷在得知自己被孙子多次忽悠着刷脸充值后,该有多么的失望啊!希望小贺的家人能与平台好好协商,妥善解决这桩糟心事。
那么,未成年游戏充值是否可以退还呢?
根据《民法典》第145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具体到本案,小贺只有14岁,属于《民法典》中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小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购买支付行为,在未得到监护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购买支付行为无效,经营者应当依法返还价款。
而部分平台的游戏商之所以拒绝退款,是因为双方对玩这个游戏的主体发生了分歧。也就是说游戏实名认证,无法确定是不是未成年人擅自充值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在尚未确定是未成年人充值的情况下,游戏方看到的实名认证、密码和面部识别等都是成年人。如果要退款,需要家长证明是小孩子未经同意充值的。
具体到本案,小贺的父母不在身边。小贺的爷爷年龄已经很大了,也玩不了游戏。虽然,是小贺爷爷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但是根据玩游戏的IP地址以及充值的时间,等可以排除是爷爷玩游戏充值,而是小贺充值的。法院经过审理,是可以认定,并判决游戏平台退还充值费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希望游戏平台能够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做好处理工作。
网络是把双刃剑!本是拿来查资料的手机,却成了沉迷游戏的工具。网络的缺点如何规避,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希望家长能够尽到监护责任,不要做甩手掌柜,看管和约束好孩子。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针对频发的未成年人充值问题做好监管和预防。
您会允许孩子玩手机游戏吗?欢迎留言、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