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落里的水利工程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如今以景点方式重生(2)

桑园围堤岸道路▲

站在坝桥上,眼前的甘竹溪一派平静。若是沿着坝桥一路前行,便可进入长堤范围。长堤上是两车道宽的道路,不时有车子经过,也有许多人在跑步。

长堤与江水之间是平缓的草坡,坡上散落着一头头牛,可算是村民放牛的好去处。长堤的另一侧则是一块块鱼塘,若在空中望下来,一格格如同蜂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堤上散落着一头头的牛▲

这便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的一部分。所谓桑园围,是指位于佛山南海区与顺德区,由北江和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因曾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

别小看了眼前这星罗棋布的鱼塘和看似平缓的长堤,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始建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5年)。此后900多年里,它围垦灌溉,合围防洪,推动了农业和水利发展。也正是凭借这悠久历史,2020年,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围堤、珠江与草地▲

在甘竹滩电站的博物馆区里,桑园围与龙江水利历史展示馆占据了重要位置。在全长68.85公里的桑园围中,龙江镇这一段足足占据了三分之一之多。

相比“人定胜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似乎是更符合现代文明的理念。近千年前就开始建设运作的桑园围,就早已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由泥沙长期冲积而成的珠三角平原因向海倾斜,不受潮水影响,却难逃洪水侵袭。龙江地处西江和北江下游,地势本就低洼,加上全年雨量充沛,因此历史上频遭水患。

为了保护耕地,龙江人在农地四周的土墩上修筑围基,并逐步与周边土丘连为一体,在唐代形成“私基”。

围堤上望向珠江▲

到了宋代,珠三角人开始筑堤垦地。龙江与周边村镇一起,利用原有塘基和江边山丘修筑成围,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基水地貌。从此,沧海变成良田,“桑基鱼塘”的科学农耕方式也成为珠三角人重要的生存方式。它形成了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和塘泥栽桑的一整套循环体系,也让蚕桑经济成为主流。桑基鱼塘的立体农业耕种模式依托堤围与河涌的灌排,也避免了围内的积水内涝。

桑园围工程的第二次基础建设的飞跃发生在明朝。当时龙江人以石块砌基筑堤,避免了土堤容易坍塌决堤的问题。此后,石坝、水闸、窦渠等石筑工程陆续出现,使得桑园围得以加固,围内面积也越来越大。

到了17世纪,桑园围已形成“围堤、河涌水系、窦闸工程体系完备,防洪、挡潮、灌溉、排水、水运等功能齐全的基围灌排工程体系”。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桑园围已是“近省第一沃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力所及都是桑园围范围▲

同时,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桑蚕经济也开启了国际化。龙江因水路运输的便利而成为重要的航运点,一艘艘载满丝绸的船只从甘竹埠出发,沿西江而下直抵澳门,进而向海外进发。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都因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留名于史。在桑园围与龙江水利历史展示馆中,除了有历代桑园围建设的资料之外,也提到了龙江的温汝适等人。

展馆▲

馆中悬挂的一幅乾隆年间桑园围全图,可以见到各堡各村修建的堤围,它们大小不一,错综复杂,展示了民间的力量。但这样的堤围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因为各大宗族各自为政,导致堤围大小不一,而且工程质量参差,导致防洪能力未如预期。1794年,温汝适针对这一局面,牵头倡议通修桑园围,成立桑园围总局,并编修《桑园围志》。这项工程开始摆脱私人家族的兴致,成为整体的区域性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乾隆年间桑园围全图▲

当然,即使如此,桑园围仍然无法完全解决水患。清道光年间,桑园围曾遭水灾侵袭,文人张芝田写下一首竹枝词:“霖雨连绵三日延,春江陡涨浸平田。竟教冲激龙江堡,将没随流屋几椽”,记录乡民房屋被洪水冲毁的景象。

1925年,当时的顺德县与南海县通力合作,兴建西基狮颔口闸、东基龙江新闸和歌滘水闸,使得桑园围首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口围。

同时,桑园围也成为民族经济的重要基础。正是因为高效的桑基鱼塘循环系统和由此衍生的成熟桑蚕经济,为佛山一带提供了雄厚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基础。晚清民初时期,佛山纺织业十分兴旺,成为近现代民族经济的先行领域。1925年,仅仅顺德就拥有135间蒸汽缫丝厂,平均每厂有400多台缫丝车。当时,桑园围沿线农村遍布各种丝厂与作坊,形成了完整的经济链。(待续……)

馆中的旧物件▲

图源 |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他用自由、希望与不顺从对抗荒诞世界,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焚书之后,他们就会焚人

这个强大公国的故都,有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黄芥末和焗蜗牛

奥斯维辛没有幸存者,最好的人最早死去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