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ASE(菲斯),您身边的X荧光专家

在获得全球RSB(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认证后,中国石化生物航煤工业化再深入一步——近日,10万吨/年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在镇海炼化开车成功,意味着我国生物航煤可规模化生产、可走出国门,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生物燃料迈出的这一步,是中国石化坚持“新能源业务与新科技新模式发展相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

新能源产业是能源保供增供的重要组成,也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5月30日,我国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新形势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支持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中国石化主动顺应能源发展大势,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优势,在氢能等多个新能源领域开展了系列技术布局开发,地热、生物质能源实现工业化,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储备,并梳理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材料,在针状焦材料、动力电池用材料、燃料电池用材料等方面持续突破,支撑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氢能是中国石化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作为我国制氢能力最大的公司,中国石化全链条布局氢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牢牢把握发展先机。制氢方面,在原有化工副产氢基础上,积极发展绿氢,推进新疆库车万吨级光伏制氢、鄂尔多斯绿电制氢等示范项目建设。供氢和氢纯化方面,已依托燕山石化、广州石化等企业建成8家供氢中心,产品纯度达99.999%。储运方面,碳纤维材料用于制造储罐等,还建成了3条氢气长输管线。加氢方面,充分发挥加油站网点优势,布局加氢站建设,并牵头制定我国油氢合建站相关标准。

“在攻关路上,中国石化成立了氢能重点实验室,还启动了氢能重大科技项目,在生产、储运、加注等方面,联合了公司内部科研、设计、生产、销售等单位‘大兵团’作战。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可以直接从源头到应用,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国石化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表示。

地热是中国石化新能源领域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在“未来之城”雄安新区,记者走进中石化绿源地热调控指挥中心,这里可以获取所有区域地热供热信息,还可以智能调节井口水量水温,实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多年来,中国石化深耕地热领域,供暖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已基本形成精细勘查、科学开发、高效利用的地热资源技术体系。勘探方面,利用地热资源评价和热储精细评价技术,优选了140余个地热勘探靶区,编制了包括雄安新区在内的20多个地区地热供暖专项规划报告。开发方面,完成以地热能开发钻完井、灰岩热储区块酸压、砂岩地热井防砂技术为主的地热能高效开发技术体系。

中国石化地热业务从河北雄县起步,走向世界。7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石化共同举办“拥抱双碳 共赢未来”地热科普公益展,为即将召开的2023年第七届世界地热大会(WGC2023)预热。WGC2023由中国石化承办,届时将成为一场学界业界思想和技术交流的盛会,推动我国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在氢能、地热、生物质能源全产业链发力外,中国石化全力发挥在材料和基础化学品研发上的优势,梳理新能源产业链的堵点,细化任务清单,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

石油基碳材料方面,中国石化组织开展了针状焦、沥青基碳纤维等技术研发,其中针状焦技术实现产业应用。2021年,15万吨/年针状焦(生焦)、10万吨/年针状焦(煅后焦)装置建成投产,产品应用于石墨电极等高端碳材料市场。这也是中国石化通过技术攻关,助力“油转化”“油产化”“油转特”转型发展的实践。

动力电池材料方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和包装材料等方面研发协同推进。其中,锂电池隔膜用特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料实现工业生产,2021年共销售1.2万吨专用料。

燃料电池材料方面,质子交换膜、电催化材料、关键设备储氢气瓶取得突破,研发了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和缠绕树脂,成功研制新型储氢气瓶,气瓶爆破强度远超相关压力标准。

据悉,“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将聚焦“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稳步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对国家科技平台建设、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经费支持力度,同时针对化工新材料等与公司转型发展相关的重点领域,持续在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立项、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及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石化新闻网,由石化缘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与石化缘合作投稿请加文末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