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是不少人的心灵寄托。认定一个信仰是否为宗教,梁漱溟先生在其《人心与人生》一书中将其归纳为两条。一是宗教在人的理智方面有着反智的倾向,即不以科学的、理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宗教是倾向神秘超绝的,总要在超知识、反知识之处来建立其根据;二是宗教在人的情感意志方面恒起着慰安勖勉的作用,让那些情感动摇、意志颓丧者,能够重新振作以生活下去,就是安心立命之意。可见,宗教在根本上是要解决人心安定的问题。人心安定,就不可能是处在一种追逐功利的状态,因此,宗教与功利的态度在根本上是相抵触的。

不过,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宗教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先说一下道教。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其以黄帝为始祖,以老子为道祖,以张道陵为教主。既然以老子为道祖,道教思想的最初蓝本就应当是老子的思想,以其《道德经》为代表。《道德经》重点讲的是“无为”,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让人们要“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全然都与功利的态度毫不相关。但是,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道教被发展成什么样呢?一些原本与道教毫无关系的奇门遁甲之术被强行添加了进去。道教变为帮人看风水,出售幸运护身符,替人降魔捉妖,做法超度等的实用型组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说说佛教。佛教创始人悉达多太子见到道路边死人的尸体,感觉人生无边的痛苦,他多方寻找,想求得解脱痛苦的办法,均无所得。最终,经过在菩提树下静心冥想,他终于悟出了“四谛”真理,创造了佛教。佛教经典《金刚经》,点明了摆脱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心理态度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就是不要让人的心思受一切主客观事务所困扰,这更是一种极为超脱的非功利的态度。但是,后来佛教在我国发展成什么样呢?除极少数僧人仍在钻研佛法外,眼下的寺庙基本上沦落成旅游景点与敛财的工具。从非功利的态度出发的佛教演化成唯利是图的商业场所,这的确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方面,宗教内部人士为扩大信众规模以达到弘扬宗教的目的,加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利用宗教起到稳定社会与民心的作用,当然还有少部分人是为了利用宗教来达到敛财等肮脏的目的,于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在原本非功利的宗教思想中添加进了功利的因素。他们除了加大宣扬信仰宗教原本就可收获的健康、快乐、福报,以及美好的来世等之外,还有意夸大这其中的作用,甚至宣称只要花费了一定的代价,实行了某些程序,有人即使做了天大的坏事,也可以通过这些“贿赂”神明的手段来免于遭受惩罚。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仪式产生了,名目繁多的敛财手法出现了。

另一方面,许多人是以一种功利的态度为出发点去信仰宗教的。他们完全是抱着只要对我有用,我就信,对我无用,我就不信的态度。这样一来,抱着计较与算计的功利心态,就造成了我们常见的“见佛就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现象的发生。扯上功利,人就要算计,就要从数和量上去做比较、下功夫。于是,你拜三位菩萨,走访五处名山,我就要多上一倍,以示虔诚;大家都想争着烧头香,似乎第一个烧香的人的祈求容易被菩萨记住。放生,作为一种完全是出于朴素的好生之情而产生的行为,也随之变味了。有人为了“消灾”,刻意花重金购买蛇来放生,且互相攀比,越放越多,最终变成周边居民的灾难。

这些人如此这般,就真的能收获神明的庇佑吗?答案肯定是不能的。他们即使获得一时的心安,但只要情况稍有一些变化,心灵立即就会陷入更深的不安之中。

究其根源,人们还是应该着眼于自己的内心,向内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就在于让心静下来,摆脱功利的态度,不再向外追逐。信仰宗教是一个好方法,但我建议人们应该去读宗教的原本,去感悟宗教的原始教义。因为,那样才能真正使人心得到安抚与勖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