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8日,美国波普艺术家克拉斯·奥尔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在家中去世,享年93岁,他是1950年代和60年代纽约艺术界的关键人物,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艺术家一同是波普艺术运动的权威人物。他曾以日常用品的不朽雕塑而闻名,用汉堡包和家庭用品等普通物品为原型,将它们雕刻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型纪念碑”

奥尔登伯格的艺术之路

1929年1月28日,奥尔登伯格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曾在伦敦、柏林、奥斯陆和纽约任职,1936年被任命为瑞典驻芝加哥总领事。因此,奥尔登伯格在芝加哥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至1950年,奥尔登伯格在耶鲁大学学习文学和艺术史。20世纪50年代初,他回到中西部,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师从画家保罗·维格哈特(Paul Wieghardt)。早年在艺术学校读书时,奥尔登伯格曾在芝加哥城市新闻社(City News Bureau of Chicago)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画连环漫画。可以说,他是唯一一名与波普艺术相关的专业漫画画家

奥尔登伯格于1953年成为美国公民,1956年移居纽约。1959年5月,他在贾德森画廊(Judson Gallery)举办了第一场展览,展出了用纸胶混合物制作的素描、拼贴画和物品。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正式进入纽约艺术圈,结识了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乔治·西格尔(George Segal)和罗伯特·惠特曼(Robert Whitman)等艺术家,并参与了后来发展为行为艺术的“偶发事件”(happens)活动。

▲奥尔登伯格用糕点和甜筒冰淇淋等食物制作“软雕塑”。

1962年,他将自己的工作室改名为“射线枪剧院”(Ray Gun Theater),并在周末举行演出。1965年,他租下了一家健身俱乐部的游泳池,举办了一场名为“洗洗”(washing)的活动,活动中有彩色气球和漂浮在泳池中的人。二十年后,奥尔登伯格仍然把艺术和戏剧结合在一起。1985年,他与荷兰作家兼策展人库斯杰·范·布鲁根(Coosje van Bruggen)和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合作,在威尼斯筹划了一处名为“刀的历程”(the Course of the Knife)的精心设计的水陆景观,中心装饰是一艘形状像瑞士军刀的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板汉堡”(1962)和奥尔登伯格在曼哈顿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其他作品。

奥尔登伯格通过包括街道标志、钢丝和石膏装置在内的展览扩大了艺术的边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在纽约的一个重要展览是1960年的《街道》(The Street)和1961年的《商店》(The Store)。其中,1961年的《商店》以他的工作室为载体,是一个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把艺术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这个“商店”出售的物品包括用铁丝和石膏制成的三明治、一块块馅饼、香肠和衣服,这些衣服以一种令人联想起抽象表现主义的充满活力的风格绘制而成。

▲1960年的展览《街道》(The Street)。

“巨型纪念碑”的出现

随着奥尔登伯格越来越专注于雕塑,他开始增加作品的规模,以汉堡包、冰淇淋筒和家用电器等普通物体为出发点,然后把它们放大到不熟悉的、往往令人印象深刻的尺寸。他第一次展示这种“巨型纪念碑”式的作品是在1969年的《轨道上的口红(上升)》中。当时关于越南战争的抗议和学生运动正在美国各大高校蔓延,奥尔登伯格将一管装在拖拉机轮子上、用乙烯基塑料制成的巨大口红运进耶鲁大学校园,充满了对军事色彩的反叛。《口红》的拥护者、耶鲁大学建筑学者文森特·斯库利(Vincent Scully)在后来形容这一幕称:“很像1917年的彼得格勒”。

▲奥尔登堡作品的“衣夹”。

奥尔登伯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衣夹》(Clothespin),竖立于1976年,以纪念《独立宣言》颁布两百周年。这是一座45英尺高、10吨重的黑钢雕塑,其上的金属弹簧能让人想起76这个数字,这件作品与传统的公共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20年,以概念艺术和公民艺术闻名于全国的艺术家汉克·威利斯·托马斯(Hank Willis Thomas)在《CNN Style》(CNN Style)的一篇文章中承认了奥尔登伯格对他自己的公共艺术的影响,提到“奥尔登伯格在费城的著名晾衣夹雕塑一直在他的脑海里”。

▲奥尔登堡和妻子布鲁根创作的《毽子》(Shuttlecocks)。

20世纪70年代以后,奥尔登伯格的作品多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库西·范·布鲁根(Coosje van Bruggen)共同完成。奥尔登伯格与布鲁根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76年,在荷兰奥特罗库勒慕勒博物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的场地上,完成了《镘刀I》(Trowel I)的最终版本。这对夫妇于1977年结婚。他们合作了40多个项目,包括1985年至1988年在明尼阿波利斯雕塑花园的《勺子桥和樱桃》(Spoonbridge and Cherry),以及1991年被纳入加州威尼斯Chiat-Day大楼设计的《巨型双筒望远镜》(Giant Binoculars)。画廊代理人葆拉·库珀(Paula Cooper)认为奥尔登伯格的作品在与布鲁根(Coosje van Bruggen)结婚后才变得“更宏伟、更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尔登堡和妻子布鲁根创作的《勺子桥和樱桃》(Spoonbridge and Cherry)。

雕塑中的精神力量

奥尔登伯格深受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影响,杜布菲将所谓的“局外人艺术”引入美术馆和博物馆,颠覆了制度艺术的现状。但和许多波普艺术家一样,奥尔登伯格也从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那里获得灵感,杜尚曾在20世纪初创作现成雕塑,即普通的、大规模生产的物品,如一个自行车轮子、一个小便池等。

虽然奥尔登伯格的作品最常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联系在一起,但在他看来,他的普通物品的不朽版本不仅仅是对世俗事物的提升。他认为:“所有这些物品都可以做成一个目录,就像是我们当代神话思维投射到的神灵或事物。我们确实在我们的物品上投入了宗教情感。看看,星期天报纸上的广告描绘得多么漂亮。”他曾表示:“我的意图是制作一种逃避定义的日常物品。我一直在与人有关的物体中表达自己,而不是通过人来表达。”

▲奥尔登堡的作品《轨道上的口红(上升)》(1969)。

艺术交易商阿恩·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认识奥尔登伯格,并与他合作,他在18日的采访中提到:“他(奥尔登伯格)的作品几乎是精神分析。”格里姆彻指出,奥尔登伯格的作品是以精确的图纸为基础的。“他是一个可以和安格尔(Ingres)或毕加索(Picasso)相提并论的画家,但敢于把事情搞砸。”格里姆彻认为,奥尔登伯格对雕塑最重要的贡献是把雕塑从青铜或木头等坚硬的东西变成了柔软的东西。这些雕塑会“泄气”,格里姆彻回忆说,奥尔登伯格曾指示他的同事们“把它们弄松”。

▲奥尔登堡和布鲁根。

另一名同样代表奥尔登伯格的纽约艺术交易商保拉·库珀(Paula Cooper)谈到他的日常雕塑时表示:“它们很时髦,但在形式上总是很坚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变得更宏伟。他会把一个简单的想法加以扩展。”格里姆彻进一步表示,应将奥尔登伯格视为美国文化的观察者,在这种文化中,某些东西,甚至是不起眼的电话、汉堡包或冰淇淋蛋卷,都获得了关注,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们(奥尔登伯格的雕塑)很有预见性,是社会学的声明。”

新闻来源:CNN、纽约时报,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