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乌克兰冲突爆发后,这个东欧小国不幸成为了大国博弈的棋子,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的身影在冲突背后频繁浮现,为争取区域利益最大化展开了激烈争夺。

在这种大环境下,乌克兰的社会变得尤其不稳定,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武器泛滥导致的暴力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街头的示威者

大量武器流落民间,进一步刺激了在战争阴云下神经紧绷的乌克兰人,暴力抢劫、帮派斗争、武装冲突不停地出现,令许多普通百姓深受其害。

一、危机降临

2020年7月21日,乌克兰西北部城市卢茨克突降巨大危机,一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辆公交车。

当地警察赶到现场后,通过观察发现歹徒随身携带着大量武器和炸药。

虽然目前暂时没有人质受到伤害,但是不断地从车窗射出的子弹和投掷出的弹药宣告此人极度危险。

这名歹徒似乎很有经验,他劫持着人质躲藏在车内的视野死角,令警方的狙击手无法锁定自己。

无奈的警方在意识到强攻无效后,只能一边封锁现场,一边火速调集谈判专家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公交车

在双方对峙的过程中,警方发现车上的乘客以妇女和儿童居多,这种情况给营救增加了难度。

首先,妇女和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有限,在长时间的压抑下容易恶化,任何过激的举动都有可能刺激到恐怖分子,带来可怕的后果。

其次,妇女和儿童的身份会吸引舆论的同情,倘若警方营救失败,无论是自身乃至政府,都可能背上沉重的舆论压力。

为了避免场面彻底失控,警方的强攻意愿逐渐减弱,谈判意愿逐渐增加。

一般来说,一名恐怖分子面对着大批荷枪实弹的警察,能够成功逃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他会铤而走险,其根本目的应该是表达自己的诉求。

纵观世界上相似的劫持案,恐怖分子的要求无外乎政治目的、巨额赏金、释放囚徒等等。

有时为了控制局面,保护人质安全,警方会暂时同意劫匪的诉求,为下一步的营救工作做铺垫。

综上所述,卢茨克的地方警察必须要搞清楚,这名恐怖分子的具体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交车上的单孔清晰可见

谈判专家赶来后,立刻开展了与恐怖分子的沟通工作。

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后的数个小时之内,恐怖分子虽然偶尔有射击动作,但是他并没有对谈判专家的喊话做出任何回应。

这种情况到底是其待价而沽,还是另有隐情,在场的人根本无法搞清楚。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此次公交车劫持事件已经通过互联网传遍了整个乌克兰,甚至惊动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通过通讯设备亲自和劫匪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民众

出乎意料的是,在双方进行了短暂交谈后,劫匪在没有提出任何诉求的前提下,主动释放了其中的三名人质。

这一举动被看作劫匪的主动示好信号,大喜过望的谈判专家本欲趁热打铁,彻底化解危机,然而车上的劫匪却又一言不发,现场重回沉默。

气氛立刻回到了最原始的紧张之中,人质的安全问题重新显得尤其尖锐。

二、诡异条件

就在局面僵持许久后,劫匪再次发声,这次他主动且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两项诉求:

  1. 要求乌克兰政府各级官员、议会议员、境内所有教堂的神父均承认自己“合法恐怖分子”的身份。
  2. 要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视频,号召全体乌克兰国民去看一部叫做《地球公民》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此时,无数乌克兰人都在关注事态的实时进展,当劫匪的两项诉求公开后,许多人的情绪一下松弛下来,似乎听到了非常有趣的笑话。

在他们看来,如果警方答应这两项诉求的话,人质就会得到释放,危机得到解除,而恐怖分子无非是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空白头衔,和给大家推荐了一部茶余饭后消遣的娱乐节目。

然而乌克兰警方却和大众思维相反,显得异常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球公民》海报

警方第一时间认为,比起直白且贪婪的条件,这两条诡异又让人无法看透事件原委的诉求,很可能是恐怖分子为了拖延时间使用的障眼法,或者是为了达到更深层次不可告人目的而对警方进行的试探行为。

无论哪一种,都会将事态引向更复杂的局面。

如果处理不慎导致人质或警察伤亡,那么愤怒的乌克兰人会将怒火倾斜向警方甚至政府,而非恐怖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待命的警察

除此之外,恐怖分子在第二项诉求中明确表示,如果想要解决问题,总统泽连斯基必须发布视频。

如果泽连斯基接受了这一条件,就无法和事态发展脱离关系,将成为代替地方警察的第一目标,承担事件的全部责任,倘若有失,必定会对他的政治生涯产生巨大且难以预测的影响。

然而此时留给总统泽连斯基的时间不多了,恐怖分子再提出诡异条件后,明确表示如果遭到拒绝,不仅要引爆汽车和人质同归于尽,还会同时引爆先前在市中心预埋的另一枚炸弹。

根据警方现场观察,恐怖分子在喊出“我和很多人在一起,这里有妇女和儿童。他们和我都会爆炸”时情绪非常亢奋,这也证明了他的忍耐程度接近了极限。

最终,总统泽连斯基接受了这一条件(主要是针对第二项诉求),他快速地在官方社交页面上发布了一段简短的视频,用俄语说:

每个人都该去看2005年的电影《地球人》。

此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十二个小时。

三、惨淡真相

随着总统泽连斯基的回应,恐怖分子居然释放了全部人质,走下公交车自首,待命的警察立刻将他控制起来,解除了这场危机。

然而,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乌克兰人在看到人质安全获释后,立刻将注意力转到了这部略显冷门的影片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捕的恐怖分子

《地球公民》是华金·菲尼克斯主演的一部纪录片,从宠物,食物,衣物,娱乐,科学五个部分系统全面地揭露了当今人类是如何大规模地屠杀和虐待动物的故事。

该影片试图以一种记录片的形式唤醒人类保护动物的态度,而非简单的语言说教。

这种题材的电影很难被娱乐至上的观众们所喜爱,因此传播范围非常小,在这次乌克兰公交劫持事件发生后,其终于短暂地火爆了一次,至少是在乌克兰境内。

通过审讯,警方发现该名恐怖分子叫做马克西姆·克里沃什。

在分析了他的人生经历后,警方认定他的劫持目的只是为了宣传动物保护思想。

马克西姆·克里沃什曾经进过两次监狱,更为吃惊的是他曾经进过精神病院,是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这个身份对为他将来的定罪带来了不利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妇女

在人质危机解除后,总统泽连斯基反应神速,立刻删除了社交页面上的视频。

这也证明了他发布该视频只是一次特殊情况下的无奈选择,而非本人意愿。

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将人质的生命视为最重要的事,为了保护人质安全愿意做出一切让步。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远远出乎泽连斯基的预料,他非但没有因为救出大量妇女儿童而成为英雄,反而招致了前所未有的尖锐批评。

其中的主流声音提出,在这场危机中,作为乌克兰最高领导人,泽连斯基和其领导的政府完全被一个“非专业的恐怖分子”(对马克西姆·克里沃什第一项诉求的反击)牵着鼻子走。

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便与恐怖分子进行了妥协,充分暴露喜剧演员出身的泽连斯基严重缺乏政治经验。

至于人质的安全问题,其实更应该由和恐怖分子对峙十二个小时却碌碌无为的警察负责。

不难看出,乌克兰从上层政府到基层执行者,都已经十分昏聩,丧失了领导乌克兰人摆脱困境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中可怜的儿童

其实,乌克兰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还是面临国际政治环境的巨大压力,有无数项问题亟待解决,其困难程度远远超过此次劫持事件。

倘若每一次事件发生后,泽连斯基政府都要被动地接受外部压力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了“表面上的美好”而丧失主动权,那么最终受损的恐怕还是国家和全体乌克兰人。

毋庸置疑,此次卢茨克公交劫持案,为泽连斯基政府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这位事情的最终解决者,陷入了“国家英雄”和“无能领导”的两极舆论风暴之中。

而且看起来这场争论似乎还要旷日持久地持续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议会

然而比起上述事实,在这次事件中身心受到严重损害的妇女儿童,其遭受的痛苦不应该被遗忘,对于许多受害者来说,这次惨痛的经历或许会伴随他们一生而无法治愈。

弱者不应该成为强者为了达到目的而随手抓取的工具,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充分保护弱者的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强大且幸福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