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与“前任”分手本是常事,有点“小情绪”有时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偷偷登录公司账号“胡作非为”,故意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那必定面临法律制裁。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被告人蒯某提起公诉。

案情介绍

李先生是一家公司商品部的负责人,他所在的公司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直播,依靠销售二手奢侈品盈利。2021年4月,李先生在校对公司仓库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的店铺账目时,发现在退款订单内,有异常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退款订单截图

通常,顾客会事先和平台客服进行沟通,然后上传相关的货物照片,填写退款原因等信息,才能开始进行整个退款的流程。但是,在这笔异常订单里,李先生并没有找到双方的交流信息,客户也没有反馈任何商品的瑕疵,就发起了退款。不过更让李先生疑惑的是,这笔订单在公司后台显示已经退款成功,而在查找该订单所售卖的商品后,发现该件商品并没有退回到仓库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钱退了,货没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商品截图

但是,根据公司的退款流程,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公司销售的是二手奢侈品,对于退回货品必须要进行认真核验,客户需要将商品退回指定地点,经公司鉴定师进行鉴定,确认无误后,才会由客服部进行退款,这会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为此,李先生仔细对该笔订单进行流程复查,发现从客户发起退款,到审核只有几分钟,这明显不是正常的退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查批准退款人时,李先生发现,退款人竟然是已经离职的公司前客服主管蒯某。再根据蒯某的退款审批进行倒查,发现4月8日至4月27日间,还有6笔和上述相似未收到退货的退款,总计人民币7万余元。见此情况,公司连忙向警方报案。

根据公司提供的线索,警方将蒯某抓获。到案后,蒯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因为自己在工作中与公司管理人员发生纠纷,后在2021年3月31日和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为了发泄不满,想多给公司造成一些经济损失,才故意使用不同的抖音号,在公司的抖音销售平台上购买了7个女士皮包,后在4月28日去公司正式办理离职手续时,私自使用公司的主账号手机,对上述的7个订单在不退货的情况下,实施违规退款。

检察官认为,蒯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使用被害单位的手机窃取货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场离职、跳槽本是常事,但是像蒯某这般,故意使用公司账户,以退款不退货的方式,存心报复,窃取公司数额较大财物,已经不是单纯的劳务纠纷或者是民事纠纷,而是涉及到刑事犯罪。检察官再次提醒大家,在离职时,要保持理智,用合理的方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果有劳动报酬等方面的纠纷,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进行维权,切忌用不理智的方式进行报复,否则只会造成“双输”的结果。

(静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