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自1921年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去世后,每年的生辰忌日,他本人都沉浸在痛苦的追忆中。

王采玉在蒋介石的整个人生中,虽然不是陪伴最久的,但却是分量最重的存在。

曾经在王采玉晚年生病期间,蒋介石为了能照顾她的日常生活,不惜违抗军力,和身在老家溪口的母亲团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母亲病逝后,他每次烦闷或人生遭遇坎坷,也常常叹念母亲从前对自己的种种教诲,痛哭不已。

在蒋介石晚年的日记里,他认为身边的亲朋好友、同僚下属,只有生母王采玉最值得自己依赖。

那么,王采玉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母亲,竟会让儿子蒋介石这样怀念对方?在她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家庭教育意义?

还俗结婚生子

王采玉之所以能生下蒋介石,也是因为当年在金竹庵,自己堂兄的上门请求。

那是清末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采玉在葛竹附近的金竹庵带发修行,有一天听到敲门声后她开了门,发现来人竟是自己的堂兄。

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有些本事,做了镇里盐铺的伙计,而王贤东会来找她,也是和这间盐铺有关。

蒋家玉泰盐铺,是从蒋家老一辈蒋斯千发家的。蒋家是农耕之家却弃农经商,得了两辈人经营,有了这个盐铺。

玉泰盐铺

蒋家当家的是蒋肇聪,当时已经四十四岁了,可身边却没有一位能居安后院主持大局的当家主母。

早年,蒋肇聪有一发妻徐氏,家境一般,但持家有道,她和蒋肇聪有一子一女,生活也算美满。

后来徐氏突然病逝,蒋家一下子没了女主人,于是蒋肇聪又找媒人,娶了二房孙氏。

可没过两年,孙氏还没来得及传宗接代,就又接连生病离世,这下再找媒人,便没什么人家答应蒋肇聪的婚事。

蒋肇聪在家里、铺子里,每每闲暇便会唉声叹气。王贤东是盐铺的老伙计,看到主家愁眉不展,便想到了他这个妹妹王采玉。

王采玉原名彩玉,1863年生于浙江奉化葛竹村,王采玉的母亲是王家娶的续弦,大女儿就是王采玉。

她下面两个胞弟,但大弟弟嗜赌成性毁了根子,二弟弟从小患有精神病,也不能成才富家。

所以,王采玉从小就跟着母亲,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每天帮人缝补衣裳来补贴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19岁时,王家经济状况不好,为了零星的彩礼钱,王家就把王采玉嫁给了隔壁村农民竺某为妻。

竺某对王采玉十分照顾,所以王采玉的日子还算比较温馨。婚后第二年春天,她便为竺家诞下一子。

可天不遂人愿,孩子出生没满一岁,便因为急症夭折了。之后祸不单行,秋天她家附近的一场霍乱,带走了她丈夫的性命。

王采玉当时的身心,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终日沉浸在失去丈夫孩子的悲痛中。

王采玉的母亲姚氏,为了开导她,带她去了金竹庵散心,顺便参加一位老尼的葬礼。

结果在金竹庵,想开了的王采玉,便向家人提出了自己要出家为尼的想法,她想用今生的修行,换来世的平安幸福。

但姚氏却认为女儿年龄太小,此时出家真的就是耽误了一生,两人多次商讨,最后定下了带发修行。

王贤东知道蒋肇聪精明能干,虽然比王采玉大了22岁,但却是顶好的男人。

王采玉一开始还不满拒绝,但后来被王贤东劝说了利害关系,犹豫多日,她还是答应了下来。

光绪十二年(1886年),王采玉嫁给了蒋肇聪做填房,第二年就生下了长子瑞元,也就是后来的蒋介石。

母凭子贵,王采玉因着蒋介石的出生,在蒋家生活的她,也是比之前要好上很多。再加上王采玉勤俭持家,所以也能在生活上,时不时资助一下娘家人的生活。

蒋介石刚出生时,王采玉因为常年吃斋念佛,曾一度没有足量的奶水,对他进行喂养。

当时,多亏了隔壁邻居老板娘徐氏,王采玉才不至于饿坏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她对徐氏多有感谢,时常在蒋介石耳边念叨此事,所以到了晚年,蒋介石对徐氏的“头口奶”之恩情,也是无比敬重。

据蒋介石的堂弟蒋生德,回忆:

“蒋介石在胜坤娘(徐氏)那里吃过奶,所以后来胜坤的儿子恒德、恒祥都当了蒋介石的贴身侍卫......胜坤娘死后,蒋介石为她亲提墓碑,以谢哺乳之恩。”

对大儿寄予厚望

王采玉嫁入蒋家后,为蒋家生下两儿两女,但小儿子和小女儿都不幸早夭。

她没能为蒋家开枝散叶,所以对蒋介石的期望就有些高,她总是希望蒋介石能有傲人天资,最好是一举得魁,金榜题名。

早年在蒋介石6岁时,因为顽劣不堪,被王采玉和祖父送进了私塾。本以为他能有所长进,但谁承想,蒋介石反倒是气坏了教书先生。

那一天,任介眉先生在课堂上教书,年幼的蒋介石听不懂,便在下面打扰吵闹。

任先生实在恼火,便把他从座位叫到了讲台上,想用戒尺打他的手心来惩罚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还没使劲一下,蒋介石便挣脱倒地,大哭大叫:“打伤了,打伤了,要你陪,要你陪!”

任先生被蒋介石的耍泼气的颜面尽失,最后实在没辙,只能摇头数落他无赖,放他不管。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话随着风传进了王采玉的耳朵里,可把她给气得不行。

等蒋介石回到家,王采玉便把他关进厨房,用鸡毛掸子边追边打他。

当时的蒋介石,还不知王采玉的望子成龙之心,一心只对贪玩感兴趣,最过分时,他能气得王采玉一天都吃不下饭来。

这些事,蒋介石在后来追忆母亲的时候也有写道,但那时候的他,对这段回忆更多是抱有悔过之心。他甚至还把王采玉晚年,总被疾病缠身的状况,归结于早年自己气坏了母亲的身体导致。

话语里满心的忏悔与追忆,让人耳闻目见都无不感慨,蒋介石对母亲的敬重之情。

蒋家没落、儿子开始图强

蒋家没落,是在蒋介石八岁之后开始。

1894年,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病逝。王采玉呜呼哀哉,全家人为他办了一场体面的丧事。可没到一年,蒋肇聪竟也突然病逝了。

蒋家没有了头脑精明的家主,自然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狐弥散,没过多久就成为了弱肉强食之下的牺牲者。

而蒋家正逢危难之际,蒋肇聪前妻生的长子蒋介卿,却没有接手家族产业,而是和王采玉谈判,选择了分家。

两人之间不是亲生关系,所以私下早就因性格不合而矛盾频频,蒋介卿根本不愿为了王采玉,撑起蒋家门面。

所以,蒋介卿拿走了蒋家最为富庶挣钱的营生,另立门户,独留王采玉带着一儿一女,在蒋家守灵奔丧。

当时的蒋介石,虽然年龄不大,但对此事却是记忆犹新。这样特殊的兄弟关系,也成为了日后蒋介石多疑性格的开端。

1896年正逢初夏,蒋介石和王采玉体会到了世态炎凉,早已没落的蒋家,已经不再是乡绅官吏需要维持经营的关系。

他们无依无靠地住在乡下,却遭遇了洪涝灾情,王采玉独自一人带着蒋介石和妹妹踩高躲避,等了大半天也没人来救援。

当时还未出蒋肇聪的丧期,王采玉在被淹的家里,对儿子蒋介石坚毅地说道:

“如汝父在,近邻铺中人皆早来协助,而你父亦自在家处置一切,决不至如今日之孤苦伶仃矣。”

这件事被蒋介石写在晚年的日记里,即便到老,他仍记忆犹新并耿耿于怀。

之所以,他会一直把溪口当做是老家常常惦记,也多因为是母亲王采玉常居于此的缘故。

此事之后,蒋介石便有了发愤图强用功念书的想法,王采玉得知自然是喜不自胜。

那时候,要想成才,十年寒窗苦读那是必不可少的。

图源网络

虽然蒋家家道中落,但为了支持蒋介石学成,王采玉还是拿出来仅有的积蓄,供他读书。

此后四年私塾求学,蒋介石都不如意。他根本就不是读科考的料子,但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只能独自忍耐。

这期间,王采玉便在家中礼佛诵经,每天祈祷的已经不再是来世的因缘际会,而是蒋介石未来的光明大道。

但蒋介石的顽劣,是从小就能窥探得到,能令母亲王采玉还对他的功课一事,还如此上心,则因为早年间发生的一件事...

道士曾言必生贵子

曾经在王采玉带发修行期间,碰上过来庵里讨水的云游道士,她谨慎奉茶准备离开,却被道士拦住了去路。

道士看了她的面相和手心后,大赞王采玉是贵人之相,还说她的将来,一定会生下贵子,家族兴旺。

王采玉是个常年信神礼佛之人,当然对这样的卦象信以为真,所以在儿子蒋介石的人生中,她不仅扮演着慈母的角色,更甚于一位严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福梅(中)

1901年,差点被马重伤的蒋介石,娶了王采玉为他指定的岩头村毛鼎和的女儿毛福梅为妻。

王采玉为他娶亲,也是想让蒋介石能定下性子,再有就是希望蒋介石能早些结婚生子。

蒋介石对这个妻子非常不满意,但无奈母亲喜欢,所以平日只能勉强自己与毛福梅生活在一起。

好在1903年,科考制度出现了问题,蒋介石为了更新式的学习环境,独自一人去到了奉化县城的学堂里。

王采玉对此担心不已,但上学又不是玩笑,拖家带口像个笑话,所以她一再叮嘱蒋介石:

出门须“时刻谨慎”,“先防凶事,后言吉事”。

蒋介石当时虽然开心远离了毛福梅,但却在和母亲的分别上非常心痛悲伤。

因为和母亲常年的相处,他每次离家都会十分不舍难过,十三岁在外求学回家,每次回来的他,也必定是嚎啕大哭。

王采玉不知道蒋介石这样的行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只当他是太过粘人恋母。

王采玉是希望蒋介石能成为蒋家的顶梁柱,即便是村里多户人家都不看好蒋介石,她都甘愿奉献牺牲来助蒋介石成才。

1906年,学习之路一波三折的蒋介石,听到了革命的号角,他便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留学之路上。

1906年初他从龙津中学堂肄业后回到家,和母亲阐述了出国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时候对乡下人来说,出国上学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家族里好多人都提出了反对,就好像他出国之后,就会抛妻弃子一样。

但王采玉反复斟酌之后,还是从全部家当里拨出了一笔钱,交到了蒋介石的手里。

这笔钱,不光是王采玉对蒋介石学业有成的期望,也是她对儿子的信任和支持。

于是1906年,19岁的蒋介石带着母亲的期盼,又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图源网络

王采玉从来不会否定蒋介石各个方面的成长,只要是蒋介石认为对的,想要努力并为之奋斗的,王采玉都会帮助他。

就连蒋介石告诉母亲,自己想要剪去清朝特有的辫子时,王采玉也没有对此多加阻拦。

有很多传记里都提到,蒋介石把剪下的辫子,交到了母亲王采玉的手里,希望母亲在他求学时可以睹物思人。

可到了日本,蒋介石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军校,自费竟然不能参加,他只能到东京清华学校读日语。

蒋介石满心欢喜的出发,又一次铩羽而归,而后又赶上了政府让家里强令承担村中赋税缺额的行径。

他留学在外实在担心母亲的安危,借着回家帮母亲撑腰,蒋介石年末回到了老家。

但他却并没有放弃留学的希望,回国后,也积极寻找可以官派留学的方法。

蒋介石参军从政的心空前高涨,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军旅生涯,可以改变自己和母亲生活的窘迫现状。

青年时期的蒋介石

可这个时候的王采玉,心里想的更多的,则是如何让蒋介石与毛福梅,为蒋家绵延子嗣。

毛福梅嫁到蒋家近十年,才生下了蒋介石唯一的儿子,蒋经国。

在生下蒋经国之前,其实毛福梅是怀上过一胎的,是在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后怀上的。

王采玉当时得知了消息,高兴坏了,每日祈祷诵经也都会带上毛福梅肚中的胎儿。

可一次与蒋介石争执,毛福梅被他踢了几脚,动了胎气,当夜小产就失去了孩子。

这个孩子的死亡,不光是毛福梅的痛,也是王采玉的痛,她为孩子怒骂蒋介石不孝,还让他在外跪下反省过错。

蒋介石,晚年在日记里回忆:

“幸于二十三岁时经国产生,乃得含饴弄孙,稍宽其怀,余亦略得告慰于,慈母矣。”

他知道,王采玉对子嗣的看重,不忍母亲再为此事忧心疑虑,之后非常配合的和毛福梅生下了孩子。

蒋介石与蒋经国

王采玉喜出望外,总以为蒋介石在之后,可以和毛福梅好好过日子,并多子多孙。

可多年之后,毛福梅都无所处,让王采玉心中一直郁气难舒。

蒋介石爱母敬母,当然会把母亲的心愿放在心里,多年之后,他再娶宋美龄,也曾在子嗣方面努力过。

可惜的是,宋美龄冒着被蒋介石传染淋病的风险,两次怀孕都是以小产作为结尾。

1934年2月19日,蒋介石也不由得在日记中写道:

“不能尽孝于亲,为一生最大之耻辱,至今后悔毫,已无及矣。”

但蒋介石这样痛批自己不孝的言论,在后人看来,却是更能体现出他对自己母亲,事事奉为先的至孝印象。

对生母的至孝

而自蒋经国出生后,蒋介石的事业便开始扶摇直上,先加入同盟会,得孙中山器重,后与陈其美、黄郛结拜盟友。

在这期间,母亲王采玉一直都鲜少去打搅他的事业,只每次蒋介石来信,才会回一封给他。

1919年3月,因为早年操劳的原因,王采玉的身体开始大病不止、小病不断。

蒋介石忧心她的身体状况,多次去信,让她来上海求医问药,他也能陪伴在母亲左右孝顺伺候。

经不起蒋介石的三催四请,王采玉拖着病体,还是来了上海去见他。

王采玉当时在上海待了两个星期,但因为能天天看到儿子,她的病情也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只后来,蒋介石有临时有了新的任务指派,不得已才把王采玉送回老家溪口,修养身体。

离别时,王采玉一再嘱咐他:

”瑞元啊,娘知道孙文器重你。娘不扯你的后腿,只是娘希望你,在我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回来看我一次。”

这句话让蒋介石触动很大,母亲多年为他操劳才变得如此,而他不光不能让她含饴弄孙,更不能给她更多物质上的享受。

他几次三番惦念老家的母亲,经常不顾自己的身体,在上海、奉化两地之间奔走。

只要有了工作闲暇之余,蒋介石便会联系母亲王采玉,并派人把她接回上海来寻医治病。

王采玉的身体时好时坏,与心情无关,完全是靠药材吊着。蒋介石联系多位大夫上门看诊,得到的都不是他想要的好结果。

医生对王采玉下达的死亡通知书,令蒋介石痛心不已,他无法想象母亲离开他之后的生活。

可革命的步伐,没办法停下来等他,一封封催促他赶去商议的书信,让蒋介石根本腾不出时间来,好好陪伴母亲最后的时间。

他开始辗转多地参加商讨会议,再多次赶回老家溪口陪伴母亲,离开老家他便夜夜做噩梦,终日心神不宁。

等6月初,他再次回到溪口时,王采玉躺在床上,已经是无力回天,病入膏肓了。

1921年6月14日,照顾了病榻上的王采玉半个月,蒋介石亲手送别了自己的母亲。

后为了稳定了前方军务要事,他才在白岩山鱼鳞番中垄凸起处,给母亲王采玉选择了一块合适的风水宝地。

出殡当天,孙中山亲自为王采玉撰写了祭文、墓碑和题字,胡汉民为她写了墓志,汪精卫为她写了墓铭。

蒋介石悲痛万分,在墓旁亲撰对联:

“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

尾声

往后多年,蒋介石喝水、过节,都会沉浸在丧母之痛里,三次下野也都是住在母亲墓地边的小楼里。

蒋介石写在日记里想念母亲的话,也是比比皆是,王采玉也用自己的半生,影响了儿子蒋介石的人生轨迹。

她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蒋介石,可能不会是大众喜欢的,但却是孝感天地的。

而纵观王采玉的一生,尤其是在蒋介石功成名就之后,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她其实就主动开始,退出了蒋介石人生的舞台。

而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似乎永远无法幸福,王采玉像是用了自己一生的凄惨,换来了死后无上的荣耀。不禁令人唏嘘。

但她于逆境之中顽强奋斗,上孝下教,治家有方,却成为众多女性之楷模。也令世人明白,蒋介石对其的至孝之意。

她生下的孩子,成了闻名天下的总统,不光为革命作出了牺牲和奉献,也成就了民族百年之后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