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类大迁徙 /
随着季节变化,地球上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的队伍里。在陆地上,有斑马、角马、大象这样的动物迁徙;在水中,有鲸鱼、大白鲨、青鱼、草鱼这样的水生物洄游;在空中,有鸿雁、燕子、丹顶鹤这样的飞禽迁徙。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对自然环境的长期改造,使得大型动物的迁徙、鱼类洄游不再常见。
而鸟类的迁徙,因其数量多、种类丰富、形态动人、行为有趣、鸟鸣动听等原因,一直受到人类的持续关注。
鸟类迁徙距离遥远、时间精确、导航精准……这些行为特征,是科学研究的趣味点所在。
并非所有的鸟类都会迁徙
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大迁徙。麻雀、画眉、乌鸦、啄木鸟等鸟类,会终年栖息居住在繁殖区,不随着季节迁徙,这一类鸟称为留鸟。
与留鸟相对应的候鸟,每年春秋季沿着特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避寒地之间。研究过程中细分,会分为以下 4 种:
- 夏候鸟:候鸟迁徙到繁殖地,可称夏候鸟。
- 冬候鸟:候鸟迁徙到避寒地,可称冬候鸟。
- 旅鸟:候鸟迁徙,途经某地,相对于该地,可称旅鸟。
- 漂鸟:广域范围内,夏居山林,冬居平原处的,视为漂鸟。
需要注意的是:
- 留鸟会作不定向、短距离的迁移,比如乌鸦冬季向城市中心聚集,夏季分散到郊区、山区,这称为鸟类漂泊。
- 候鸟、留鸟之间区别并非绝对的。由于气候、食物状况、生境等原因,同一鸟种,在不同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如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原为夏候鸟,由于冬季人工投喂给予其稳定的食物来源,部分丹顶鹤已放弃迁徙,成为当地留鸟;又如雀形目鸟类黑卷尾,在海南、云南等地为留鸟,在长江流域和华北为夏候鸟,在欧洲为漂鸟。
国际上已知鸟类有 9000 多种,其中有 4000 种是候鸟。我国鸟类有 1300 种左右,其中候鸟大约 600 多种。
鸟类为何迁徙?
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源于鸟类的本能。鸟类迁徙的本能和其遗传、生理方面密切相关,也是对生活的外在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
对于鸟类迁徙的原因,过去常见的解释是避寒。生活在北温带地区的候鸟,在冬天到来之前迁移到更加温暖的地方:南方、南半球。秋天来临,天气渐渐变凉,大雁南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将秋风、雁南飞联系到一起,在中国古典诗歌渲染出悲凉、萧瑟的情景。
实际上,现在更常见的说法,是将觅食、避寒、繁殖结合,能够更完整解释。毕竟,在投喂食物后,丹顶鹤可以生存在北温带地区——日本北海道。具体来说:
- 寻找食物和繁殖:鸟类在夏季能够在温带地区获取充足食物,冬季会因食物匮乏而难以生存。在温带地区,夏季昼长夜短,鸟类有充足的时间觅食、育雏,且温带地区夏季的昆虫数量多,相比热带地区天敌也较少。入秋后,如中国北方大多数树木落叶和草木枯萎,昆虫蛰伏或产卵后死亡,数量锐减。以昆虫为食的小型鸟类,在食物匮乏环境下难以生存,迁徙到食物丰盛的南方才能安然越冬,而以小型食虫鸟为猎捕对象的大中型鸟类,随之南迁。
- 避开寒冷的天气,迁徙到更加温暖的地区。北温带地区冬季寒冷, 候鸟迁徙到食物也比热量更加丰富的南方低纬度地区或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夏季繁殖面临天敌数量多,且获取巢位与食物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故而次年春天大雁、燕子等还会回到北方。
热量因素导致生境变化,引发候鸟迁徙。那么如果气候变化之后呢?
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适应气候变化,候鸟需要改变迁徙习惯,在食物最充足的时候到达繁殖地区,但这绝非易事。但鸟类很难跟上气候变化速度。人们发现,候鸟改变繁殖时间,迁徙的地点、体型也再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变化。
2021年年均温和1981-2010年均值对比,普遍升高
候鸟繁殖时间改变。荷兰的斑姬鹟,在西非越冬、欧洲繁殖。1980-2000 年,斑姬鹟春季到达繁殖地的时间没有变化,但其产卵期提前 10 天。斑姬鹟将产卵期提前,保持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种群稳定。英国对大山雀一项历时 47 年之久的研究发现,为了适应气候变暖的气候,多年来大山雀一直在改变其繁殖时间。过去 20 年来温带地区春季温度升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欧洲的春天提前到来,候鸟在逐步调节、努力适应环境。
候鸟迁移地点变化。英国杜伦大学一项针对 42 种珍稀鸟类的研究发现,多数在南欧出现的雀鸟,在 1980-2004 年间英国常常出现——这些鸟类的迁移正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候鸟体型改变。2019 年 12 月发表在《生态快报》(Ecology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温度越高,体型越小。该研究选取 70716 只死亡候鸟为研究对象,有 49 个物种在统计上显示了有意义的改变:其跗趾长度都减少了 2.4%、翅膀长度平均增加了 1.3%,并且跗关节长度减少最快的物种翅膀长度增加也最快。
自然界的物种在尝试适应气候变化,但这种超进度的现象是否百利而无一害呢?《生态快报》201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脊椎动物无法适应加速变化的气候。以陆生脊椎动物的 17 个主要类群的进化树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进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发现物种适应气候变暖的的速度通常只有 1℃/百万年左右。
如何定位导航?
目前发现地球上迁徙距离最长的鸟类——北极燕鸥,每年经历两个夏季,往返于北极的繁殖地和南极的栖息地,历经约 7 0000 公里。它们如何定位导航而不迷失方向,是非常令人着迷的问题。
科学家通过环志、雷达、飞行跟踪和遥感技术等方法探究其中的奥秘。和迁徙的起源一样,有多种答案:
- 一般认为,鸟类在飞行时像古代人类一样,利用日月星辰的位置来定位、导航,确定飞行方向。生物学家瓦利亚姆·基吐纳研究发现,鸽子在飞行中每小时调整 15 次与太阳的角度,结合体内感知器官,计算天空中太阳方位,不断调整自身与太阳的角度,确定自己飞行的方向和路线;夜间亦然。
- 根据海鸥等鸟类沿海岸线迁徙的特征,也有科学家认为部分鸟类是根据地面上标志性的地貌来导航。开阔环境中,人类视野半径为约 10 公里,而在 2 千米高空飞行的鸟类视野为 100 公里,并能牢记广大地区的特征作为方向标志,为其迁徙往返导航定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信鸽身上安装小磁铁,发现信鸽方向感紊乱。因此可知,部分鸟类导航依靠地球磁场的变化。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2022 年 1 月《科学》发表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 Tim Guilford、Joe Wynn 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磁性倾角是欧洲芦苇莺禽迁徙后到达繁殖地的信号。
- 社会学习。群体迁徙的物种,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个体向经验不足的个体传递和交流,这样大部分迁徙鸟类个体或群体都有相对固定的迁徙路线和停歇地点。
鸟类的迁徙路线
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往往使用一条宽大的、固定的通道。秋季候鸟离开繁殖地迁往更为适宜的越冬地,次年春季则由越冬地重新飞回繁殖地。候鸟的迁徙路线,通常呈南北方向,且常年不变。大多数鸟类迁徙时往往沿着河谷、海岸线、山脊等可见的陆地的轮廓飞行。
一般来说,候鸟长途跋涉,体能消耗巨大,中途需要饮食补充体能,故迁徙所过之处大多生态优良,湿地森林广布,便于捕获鱼虾虫草。上海崇明东滩以及江苏盐城等著名湿地,对于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上飞翔的鸻鹬类、雁鸭类水鸟来说,是停歇补充食物和食水的重要加油站。
在某些地区,由于地形、气流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些比较便于飞行和短暂驻足的地点和通道。譬如遇到高山阻挡,常由“宽面迁飞”改为“窄面迁飞”,尤其是飞行高度较低的中小型鸟类被迫沿山体一侧、在一定时间内聚集飞行,这便是我们称为的“鸟道”,如江西遂川鸟道、云南巍山鸟道、湖南隆回鸟道等。
大多数鸟道处于高山间的峡谷或山口,如江西遂川鸟道是一条不规则的约宽 30 公里、长 40 公里的“千年鸟道”,它为有近 10 公里宽的隘口,是鸟类迁徙途中少有的“天然隘口”。在鸟类迁徙季节,常可见“百万候鸟过山坳”的奇观。
峡谷通道与两侧山脉在秋季会因昼夜温差而导致逆温现象,从而形成一股上升气流,候鸟在“鸟道”飞行会很节省体力。
不同鸟类的迁徙路线复杂多样,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已基本查明全球候鸟迁徙线路主要有八条,其中三条从我国经过。
1. 东非—西亚迁徙线
在这条线路上迁徙的候鸟,分两条支线:
鸟类夏季在内蒙古、青海、宁夏等地的干旱或荒漠草原地带繁殖。秋季跨越青藏高原的阿尼玛卿、巴颜喀喇、邛崃等山脉,向南沿横断山脉,迁飞经四川盆地西部及云贵高原进入印度半岛,并横越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
鸟类夏季在西藏地区繁殖。秋季,体形较小的种类沿东部的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向东南方向迁徙;大中体形的种类则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并飞越印度洋,最后在非洲落脚。飞翔在这条迁徙路途的有斑头雁、鱼鸥、黑颈鹤、红嘴鸥等。
2. 中亚—印度迁徙线
从西伯利亚起飞,经贝加尔湖,过蒙古进入内蒙古的大草原和戈壁滩。休整后,飞往甘肃、青海及四川盆地,而后云南、西藏,最后抵达孟加拉湾、印度洋沿岸越冬。飞翔在这条迁徙路途的有赤麻鸭、鸬鹚、棕头鸥、大苇莺等。
3. 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
三条经过我国的候鸟迁徙线路中,这条候鸟数量最多,飞翔在这条线路上有白鹳(湿地环境的指示性物种)、天鹅、黑鹳,猛禽有老鹰、猫头鹰,雀科类有相思、画眉(地球上种类数量最多的候鸟)等,还有白腰朱顶雀、雀鹰、黑嘴鸥、朱鹮等珍稀品种。它们从美国阿拉斯加起飞,到澳大利亚西太平洋群岛繁衍后再北上,经过我国东部沿海省份。
具体到区域,湖南师大邓学建教授以湖南桂东鸟道为例,进行分析:
桂东县北部、南部、西南有海拔 2000 米以上的 3 座高山。高山之间为海拔 600-1200 米的低山高丘连成的山脉,形成了一条约宽 30 公里、长 40 公里的不规则鸟道。
- 地势地貌:罗霄山脉处华中腹地,呈南北走向,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标记;
- 植被分布和地理环境:,桂东属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繁茂,是河流的发源地,为候鸟短暂停歇提供了食宿场地。
- 气象:秋风前后,有西北风经过桂东,沿山势上升,使得集结在此的候鸟顺势飞越隘口,继续南行。
困难旅程
纪录片《迁徙的鸟》导演雅克·贝汉说:“对于鸟类来说,飞翔不是乐趣,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迁徙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需要一生的不倦经营,就算前方有喜马拉雅山上的暴雪和雪崩,有鬣狗的利齿和猎人的枪管,有工业区的机器怪物和污染后的烂泥,有抓捕者的牢笼,而飞翔不能停止。鸟儿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飞翔,即便是短暂的歇歇脚,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自然考验残酷
2020 年 9 月,在美国及墨西哥多地出现大批鸟类死亡的情况——鸟类学家德斯蒙德博士联合其他机构的同行记录、研究此次现象,估计此次事件可能导致了数十万鸟类的死亡,甚至可能高达百万,包括仓鸮、潜鸟、蜂鸟、啄木鸟和多种林莺,大都是候鸟。调查结果指出,所有送检的鸟类尸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瘦,控制飞行的大块胸肌严重萎缩、胃及肠道内没有食物、脂肪储备已耗尽……这一系列症状都表明,它们可能是被饿死的。据推测,可能原因可能是:
干旱:夏季美国西南部地区严重干旱,使得鸟类获取食物和水源非常困难。
大风降温天气:当年 9 月上旬美国落基山脉出现过一次大风降温过程,这对于身体虚弱的候鸟而言如同雪上加霜。
山火: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频度都在增加。加州肆虐,使得候鸟在脂肪储备好之前开始迁徙,而山火造成的浓烟等不利因素,导致候鸟改变迁徙线路,增加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或者飞到错误地点,如荒漠。
鸟类的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英国鸟类学家、皇家学会院士 Ian Newton 将天气原因导致的候鸟大规模死亡现象归纳为 3 种:
- 迁徙途中遭遇恶劣天气;
- 抵达繁殖地,遭遇难以适应的低温天气;
- 离开迁徙地前,遭遇低温天气。
迁徙途中,获取食物有限、风暴骤起、水域浩渺等因素,每时每刻都可能吞噬着这些生灵。雨雾、暴风雪等天气使得大气能见度下降,消耗体力远超鸟类极限,最终可能导致候鸟或是力竭而亡,或与人工建筑相撞。飞越一个宽阔海面或者高大山脉,能量补给有限、能量消耗巨大,通常会让鸟类体重会减轻一半。这让当年出生的幼鸟,在大自然的考验中,大多难逃夭折的命运,或在迁徙途中,或在到达迁徙终点后。比如,1974 年 9 月,中欧地区出现大幅低温降雪天气,致数十万只燕类死亡。次年,在瑞士记录到的白腹毛脚燕种群数量下降近三成。
2013 年,太平洋海域出现绵延数千公里的“热斑”,局部水温上升,扰乱海洋生态系统,以小鱼小虾为食的海鸟也受到影响,候鸟不能在中途地区及时补充能量、停歇休整,致近 10 万只海鸟因食物匮乏而死。
人类威胁值得担忧
人类活动常常有意无意地破坏鸟类迁徙路线上的补给站点,给它们的食物补给困难。
天津北大港水库,1980 年建成,围堤修筑于平原上,故而水位较浅,吸引了东方白鹳、大天鹅、白鹤等珍禽在迁徙途中来此歇脚。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国际迁徙线上的重要枢纽,它每年吸引超过 5000 万只候鸟,接近于其他所有迁徙线上的总和。2001 年,这里成了省级湿地保护区。水库水位低、浅滩暴露多的年份,候鸟聚集更多。浅滩是理想的觅食地和停歇地。比如鹤类喜欢立在水中,捕捉小鱼;天鹅喜欢刨食水生植物的根茎。
现在,为了容纳南水北调的水源,准备提高水库水位:因为新建水库,若深挖,容易渗漏;浅挖,容量小。水库扩容,水位提升,候鸟的栖息地趋向于碎片化,保护区原有的生态功能会减弱。《南方周末》在 2022 年 4 月报道此事时,采用《“候鸟天堂”放弃申遗背后:用水需求与候鸟保护之争》的标题,反映出人类决策与候鸟和谐共存的矛盾所在。
2020 年高考地理中出现了鄱阳湖的堑秋湖:
- “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 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 1 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 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东亚地区候鸟最大的越冬地,对白鹤、黑翅鸢、燕隼等迁徙与繁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鄱阳湖秋冬季节低枯水位已对鄱阳湖湿地产生了不利影响,解决鄱阳湖低枯水位问题迫在眉睫。“堑秋湖”,是鄱阳湖湖区的人们利用湖水夏涨秋落的规律,在湖底低洼处堑壕沟、围矮堤,从而在秋季退水时截留更多的鱼和水,最后慢慢把水放干,将鱼类资源一网打尽的渔业方式。
堑秋湖,在传统生产模式下,可以为渔民提供足够丰富的渔业资源。如今,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继续采用这样的作业模式,导致了湖区鱼类个体小、渔业资源趋于枯竭,对候鸟的生存而言,也是极其严重的威胁。
参考答案:
- 积极影响: 碟形湖水面,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
- 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这样减少了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了栖息地范围。
- 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人类捕杀更直接、更严重影响到某些种群的生存。夜间,鸟类迁徙的高度常低于白天,有云雾、强逆风、小雨、弱月光等气象条件时,则鸟类降至低空,人类对鸟的杀戮往往在这时展开。
同样在江西“千年鸟道”上的吉安遂川县,1949 年以前,山区民众生活比较困苦,每年把捕下的候鸟腌制晾晒起来,成为他们一年里重要的肉食来源。2012 年 10 月,《羊城晚报》发表报道《“千年鸟道”上的杀戮》,讲述了每年秋季,在湖南、江西等“鸟道”上,有火枪,鸟铳,竹竿和大网等夺命暗器,对鸟类层层截杀。
湖南桂东,是一条“千年鸟道”上,有时一天被打下的鸟上吨计,能飞到广东等越冬地过冬的候鸟已逐年见少。作了报道:
无数 LED 灯山头亮起,束束蓝光直射入天。我从未在任何明星的舞台上,见过这样摄魂的灯光,而灯光的背后,则隐藏着无数杆枪。捕鸟人坐等鸟来。他们在山头挖洞,洞口覆盖植被,洞内遮风避雨,据说在山头想要拥有这样的洞口,需要给山头主人交“使用费”。(2012 年《羊城晚报 · “千年鸟道”上的杀戮》)
值得欣慰的是,十八大以后,江西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吉安市遂川县里,祖上以打鸟维持生计的贫困人员,而今转变成了护鸟大军。江西湖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千年鸟道”区域品牌方面联动,共同推进“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
湖口县加大对鄱阳湖湖区候鸟保护力度,从组织机构、社会宣传、经费保障、专业管理等方面发力,有效遏制了捕杀候鸟和侵占破坏湿地现象,保持内湖低水位,使得鄱阳湖湖口水域越冬候鸟逐年增加。
鉴于候鸟迁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政府、社会、个人应该采取哪些行动,让“天高任鸟飞”、”像鸟儿一样自由“在里持续下去?这样,闲暇的时候,我们可以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外话
对于候鸟迁徙的渊源、导航定位、影响因素,我们要依靠现代科学。但也应该看到,近现代科学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全球变暖才有这么显著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鸟类迁徙、应对鸟类迁徙的问题,依然还要依靠科学的方法。
2020 年北半球的高温天气还在持续,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发展是硬道理,人类的命运则是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如同德国哲学家汉斯·约纳斯所指出的那样,
“行动起来,让行动的影响力大到足以使人类种族延续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