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阳网讯 近日,资阳市人民政府印发《资阳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我市高考综合改革目标: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提出了加强学生发展指导、补齐办学基础短板、强化队伍建设、化解高中大班额、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等九大任务,确保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

资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资阳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现将《资阳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资阳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9日

资阳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川府发〔2018〕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规〔2022〕4号)精神,确保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积极稳妥推进我市高考综合改革,加快补齐基础保障条件短板,努力建设教育强市,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改革目标。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建立“教学、考试、招生”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二、重点任务

(一)精心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加强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考试招生机构负责实施。加强安全保密工作,建立健全诚信机制,严肃考风考纪,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有序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普通高中学校成立工作小组,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织实施。配备必要设施设备和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交流,提高校长和教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能力,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公示、审核、申诉与复议、抽查通报、诚信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信可用。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三)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4年秋季,高中所有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全面加强新课程实施管理与指导,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小组,负责课程改革的管理、保障与监督,各普通高中学校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设置管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确保新课程顺利实施和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强化教研专业引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建立完善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智能化;严格实行学分管理,规范操作过程,严禁弄虚作假。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抓好管理者、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培训,2022年8月至2026年8月完成全市所有普通高中管理者及学科教师三轮滚动培训。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四)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把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课程开设计划,开齐开好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地规划和指导。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

(五)补齐办学基础短板。立足改革需要,摸清基础底数,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确保普通高中教室(教学及辅助用房)在2022年8月底前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合理配置常规实验室、实训室、功能教室、学科教室、心理咨询室、生涯规划指导中心,2022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实验器材购置。加快推进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计算机等办学条件改善达标,2023年8月底前生均图书、生均计算机等办学条件全部达标。县(区)“一校一案”制订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2024年8月底前完成县域内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

(六)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动态管理、结构调整、县域统筹等措施,确保到2024年8月底前普通高中生师比达到国家标准。采取公开招聘、校际流动、跨学科任教、购买服务、退休返聘、“两自一包”等办法解决高中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确保选课走班教学有序推进。加强市、县(区)、学校三级教研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市、县(区)教研机构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

(七)化解高中大班额。按照“补齐短板、城乡一体、普职相当、加强管理”的原则,深入实施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行动,调整完善学校布局,因地制宜新建(改建、扩建)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确保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不出现56人以上的大班额。严控办学规模,新建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超过3000人,到2025年消除5000人以上普通高中校点。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的监测和长效防控机制,促进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八)改善考试安全保障条件。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2022年底前,完成辖区内标准化考点建设,确保标准化考点的数量、设备适应组织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建设,完善机构功能,配齐相应工作人员。

(九)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完善中高职院校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专业、课程和教学安排的相互衔接,优化对口高考专业类别设置,开展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初步构建起中高职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统筹推进。市级成立高考综合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县(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加强对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各县(区)履行统筹推进县域内高考综合改革的主体责任,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及时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县(区)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推进落实相关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措施,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基础教育评估体系、高考综合改革督导制度。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做好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配备与改革任务相适应的考试招生、教育科研、教育评价等机构和人员力量。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发展改革部门要把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会同有关部门适时研究普通高中学费标准调整工作。财政部门要健全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增长机制,全面落实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及时足额落实改革经费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推动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和招考机构、教研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确保教育规划用地和已有校点布局规划的落实。

(二)强化投入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普通高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不得截留、挪用学费、代管费、公用经费等普通高中学校正常运转经费。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及时足额保障学校公用经费。加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经费投入,满足课程开发、课程实施、教学研究、设施设备配置、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培训与研修等必要经费需求。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学费标准,建立适时动态调整机制。市本级建立高考综合改革奖补机制,统筹整合资金,对工作推进有力的县(区)予以倾斜支持。

(三)强化督导考核。将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情况纳入对县(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各地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推进情况进行督导,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

(四)强化宣传引导。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解读,凝聚改革共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和倡导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政绩观,破除唯升学率、唯学历论等错误观念。加强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加强对考生、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健全考试招生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