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环境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吧。

给你分享三个发生在帝都的小故事,都是根据我身边朋友的自述进行整理的,不加任何个人揣测,希望给你勾勒一幅大时代下的职场众生相。

01

“我被姐夫开除了”

小M被辞退是我最意外的,因为老板是他姐夫。

小M是K哥的远房亲戚,毕业后就进了他姐夫在北京开的影视制作公司。大概3年前就已经被提升为公关总监,主要负责公司形象和IP的打造,以及一些外部资源整合的工作。

据我对小M的了解,小伙子做人做事还是很靠谱的,不是那种仗着关系到处瞎霍霍的人。前几年还利用自己同学的关系,帮姐夫的公司跟投了一部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大制作电影。虽然他们公司投资的比例较小,但能有机会参与这种咖位的制作,单单为公司带来的背书作用,就是一笔很有价值的无形资产。足够让这种规模不大的影视公司,在业界吹上几年。

因此,小M坐上总监的位置,并非只靠裙带关系,他自身也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但,就算这么牢靠的“双保险”,竟然也没能保住他的工作。听到消息后,K哥专门给他打了电话,了解一些情况。

K哥原本以为,能做出开除小舅子这么勇敢的事,里面可能会有些其他恩怨情仇的纠葛。但我想多了,事情没那么复杂,就是单纯的业务不景气,公司难以为继。

小M姐夫的公司,在圈子里来说并不算实力雄厚,以前主要靠老板自身积累的资源和关系维持,属于别人吃肉,自己喝汤的那种。这两年受大环境影响,一直都是勉强维持。

去年年底,和两家头部短视频平台,签了2部网大(网络大电影)的约,剧本过审,题材流行,卡司也不错,短视频平台非常看好,答应提供各种资源倾斜。小M和姐夫都认为这是次翻身的机会,决定2部作品同时开拍,投资预算也拉得很高。

今年初,两个拍摄团队组建完成,一个留在北京拍摄,一个又由小M带队,飞往上海。没想到,突如其来的YQ,让这两个团队成了难兄难弟。不但拍摄无法进行,小M带领的团队,整整3个月寸步难行,光剧组的吃喝拉撒都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本来想靠这几部作品打个翻身仗,没想到却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小M姐夫的公司,砍掉了所有拍摄计划,裁撤了大部分员工,只保留了财务等几个少数岗位,对接以前项目的回款事宜。

拿高薪的小M,也出现在了公司的裁员名单里。他自己明白,等公司收到一些回款后,就会关张大吉了。自己留下来也无力回天,所以对姐夫的安排并没有记恨,只有理解。

我问他,后面有什么打算,他说自己一直做的这一行,关系、人脉都在这里,先等等看,等有了曙光,还是要在这个行业打拼。我又问,你觉得什么时候会看到希望,他叹了口气说,其实现在行业里不缺钱,不缺人,缺的是信心,就算外面环境稳定了,估计也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02

国有背景也拯救不了饭碗

H老师,是北京某出版社的编辑,以前曾多次和我联系过出书事宜,后来因为我的工作太忙,出书的事一直没得空推进。没想到,前两天竟然收到她发来的“本人离职,出版社将换人与K总对接”的消息。

H老师是出版行业的资深人士,干练专业,待人接物也非常和气周到。虽然这几年出版行业不景气,但她的单位毕竟有国有背景,在如今动荡的职场,应该还算稳定,怎么在这个时候选择离职呢?

电话打过去聊了会,H老师才说出实情,自己不是主动离职,是被单位优化了。原来,她们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部改革,专门从外部聘请了职业经理人,操盘改革的落地和推进。关于优化裁员的风声,一直都有,没想到终于在今天靴子落地。

至于自己不幸“中奖”,H老师倒很释然,她觉得自己的年纪确实大了些,单位效益不好,手上的业务量不饱和,还要没事找事做,也确实很难受。如今离开,也算是一种解脱。

K哥从H老师不急不慢地平静讲述中,可以猜到,H老师的家庭条件应该不差,家里不指望她的这点收入。自己又是北京土著,生活上应该也没有太大压力,所以才会在面对被裁时,有这样的从容和淡定。

试想一下,如果电话那头的H老师,是一位上有老下有小,指着自己工资,过日子还房贷的中年失业女性,又会是一种什么场面?

03

外企金领,同样一地鸡毛

老F是K哥念MBA时的同学,在某全球制药巨头的北京办事处任职,妥妥金领,真正的年入百万,而且不像我们IT人996、007,他是喝着咖啡,坐着商务舱就把钱给挣了。K哥真没想到,这个外企精英,也在这个当口倒下,成了失业人员。他被裁的原因也很简单,母公司全球性战略收缩,整个北京办事处都被裁撤了,他自然也就没了工作。

K哥一直觉得,其他行业受大环境冲击,可以理解,但药品不是刚需吗,公司又是全球巨头,怎么在这个时候也如此没有抵抗力呢?问了老F之后K哥才知道,这两年药企受政策面影响较大,集采制的实施,对它们的利润造成很大影响。加上疫情后,销售人员无法向医院投放,销售额也难以提升,因此,裁员也成了这些看似实力强大、但也危机重重的外企们,减员增效的主要手段。

对于老F这种“精英”了这么久的职场人,即使一时赋闲回家,应该也没太大影响。但他所在的行业面临的窘境,代表了我们外行人以为的某些“安全”的行业,其实也并不安全。在如今的环境下,一样危机四伏,只不过是外人看不出、冷暖自知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04

职场大环境下,打工人希望何在?

真实故事分享完了,说几点K哥的真实感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料“敌”从严,把困难想得更严峻些

虽说K哥也认为,人无论何时都要有乐观的精神,但这和料敌从严,做足准备,似乎并不矛盾。从当前受到冲击的行业、企业、人员的情况来看,似乎远比很多人之前所想象的更复杂一些。换句话说,这可能也意味着,不利因素的冲击面会更广,造成的影响也更深远。

尤其要注意的是,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现实面造成的影响相比,心理面受到的冲击更严重。投资信心、创业信心、创新信心的恢复和重建,可能会更漫长。职场高压氛围,获得缓解的时间,可能也会来得更晚。

2、少投资、少开支,少透支,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做好过冬、甚至持久战的准备。个人的所有动作,都要围绕着这个基调展开。个人要像企业一样保持警惕,手头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动性。想想看,最近这段时间,马总和强哥们套现了多少个小目标。

普通人更不要在这个时候忙着投资(安全性有保障的除外),抢着抄底了。不管抄什么,这个时候抄在半山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一旦资产套牢,难以变现,分分钟让打工人欲哭无泪。

咱们打工人在生活消费上,更要量力而为,尽量不要做透支类消费,这个时候消费降点级,一点都不丢人。

3、开源、开源、开源

上面说完了节流,这里就要说开源了。在上次某篇文章中,K哥曾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小伙伴们,要尽快启动副业,给自己多一份保障。评论区有人说K哥这样做是鼓励大家不守“职业道德”,我只能说尊重每个人说话的权利。

今天把“副业”换成“开源”,不知道是不是还会有朋友看不惯。至于现在鼓励开源,是不是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各位自行体会吧。

最后,希望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K哥杞人忧天,我想我会非常开心地面对自己的“误判”。祝各位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