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东莞之间的珠江入海口

又一项超级工程

在海底热火朝天地进行

那便是中国目前最大水压、最大埋深的

海底隧道工程

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深江铁路最新进展来了!深圳⇌广州30分钟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

深圳的前海自贸区与广州的南沙自贸区

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快来了解一下~

建设面临三大挑战

超长距离+超高水压+复杂地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珠江口隧道工程

深江铁路正线长116公里,途经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江门5个地市,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三角地区主要跨江城际通道。2025年,深江铁路将建成通车。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深圳的前海自贸区与广州的南沙自贸区将实现半小时高铁互联互通。

深江铁路建成通车后——

  • 在深圳枢纽西丽站与赣深客专贯通;

  • 在深圳机场站通过深圳北至深圳机场联络线衔接厦深铁路、广深港客专,在中山站通过联络线沟通珠海至深圳方向径路,在江门站与江湛铁路正线贯通。

珠江口隧道

是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

也就是全部工程中

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

到底有多难?

一段文字先感受一下

珠江口隧道海域段水下最大埋深115米,是中国水下隧道的最深纪录,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最大水压1.06兆帕,强度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为世界之最。

作为深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

珠江口隧道工程全长13.69公里

呈“V”字形

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难度最大的珠江口隧道2标段,该标段含矿山法隧道5490米,盾构法隧道2930米,明挖隧道755米,斜井1160米。

据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深江铁路2标项目土木总工程师许彬彬介绍,中国最深水下隧道给盾构施工带来的挑战不少。

其中强大的水压要求盾构机在密封性上做到极致。并且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沿线还存在液化砂层区、软硬不均段、近距离侧穿凫洲大桥、破碎带等复合地质难题,长距离硬岩掘进极度考验刀盘的强度和耐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隧道内的箱涵吊车

最新进展

盾构段完成27.3%的施工任务

目前,“大湾区号”以每天12-16米的行进速度向前推进,最大掘进速度达50毫米/分钟,日最快进度达到24米。盾构机每推进两米则安装一环管片,截至目前已累计掘进超800米,盾构段完成了27.3%的施工任务。隧道建成后,从南沙到达东莞只需4分钟车程。

与此同时,另一台盾构机“深江1号”正在从东莞虎门始发向珠江口海域,它将与“大湾区号”盾构机一起深入海底不断潜行。他们的目标是实现精准对接,共同见证这一世纪工程的完成。

“大湾区号”盾构机

黄埔至南沙要建高速公路

近日

黄埔至南沙高速公路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编制服务

开始招标

标志着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正加速推进

今年2月,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网正式公布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其中黄埔至南沙东部高速公路被列入前期预备项目

这条路

将连接哪些地方?

招标公告中透露,黄埔至南沙高速公路工程主线起于黄埔区黄埔东路与石化路交叉口南侧,沿石化路向南布设,下穿珠江水域、沙鱼洲后,线路沿珠江西岸布设,经番禺区东侧南沙区,于鸡谷山路处连接狮子洋通道

黄埔至南沙高速公路工程化龙支线起于黄埔区开发大道与东江大道交叉口东侧,顺接东江大道,从东往西下穿黄埔新港、珠江之后沿金山大道往西布设,至南大干线汇入项目主线。

线路多长?几车道?

据招标公告,该项目路线全长约36.611公里,全线采用高标准双向六车道建设,项目总投资约为389亿元,最终以行业主管部门批复为准。

路相通,心相连

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

将更有利于

黄埔与南沙的紧密合作

黄埔南沙

共同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今年1月,黄埔区与南沙区签订《关于推动双区协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两区在深化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金融合作、人才引育等9大领域展开合作,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6月27日,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勇,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冼银崧率黄埔区党政代表团赴南沙区学习考察,并就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座谈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科学城 贾自豪/摄

△南沙蕉门河中心区

《南沙方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宏伟蓝图的重大战略部署。黄埔区将以实施《南沙方案》为契机,携手南沙区共同推动城市功能联动优化。

✍把广州城市“东进”与“南拓”两大牵引力结合起来,探索打造广州城市发展第三中轴线

✍推动枢纽资源融合发展,利用好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发展优势,在航运、低空飞行等硬联通方面深化合作

✍推动创新产业齐头并进,合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抢抓广州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机遇,在要素市场化改革、市场准入、跨境贸易等领域共同推出改革创新举措,共同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 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

△黄埔港 贾自豪/摄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黄埔发布、广州日报 深圳交通 深圳特区报

--THE END--

本刊法律顾问: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 谢炎燊、陈慧霞

本刊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本刊发表文字、图片作品并不代表本刊立场观点/部分采用稿件因故无法联系作者,如有侵权请移步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