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欧菲光(002456.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表示,在智能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度布局智能驾驶、车身电子和智能中控,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抬头显示(HUD)等产品,丰富产品矩阵布局。公司将把智能汽车业务作为重点开拓的业务领域,从研发、市场销售、生产等全方位加大资源配置,力争实现到2025年智能汽车业务收入规模行业领先。

境外特定客户于21Q1终止采购关系 22H1特定客户相关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业绩方面,公司表示,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有:一,受到境外特定客户2021年第一季度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与特定客户相关的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二,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有所下降;三,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固定成本摊销导致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公司汇兑损失增加,对报告期内的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认为,下游市场消费电子、智能汽车、VR/AR等行业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行业的阶段性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趋势。

公司2021年上半年境外特定客户相关营业收入为17.27亿元(其中第一季度17.27亿元,第二季度0元),2022年上半年,特定客户相关收入为0元,同比大幅下降。

2021年度,研发投入达到17.8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81%,布局领域涉及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和新领域等。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请专利4816件(国内4123件,海外693件),已获得授权专利2463件(国内2084件、海外379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597件(国内发明218件,海外发明379件),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807件(国内新型1807件),已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59件。

由于境外特定客户于2021年第二季度起终止与公司及子公司的采购关系,无法给公司带来预期现金流入,因而公司就该部分剩余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结合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确认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约3.72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2021年末与境外特定客户相关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194.34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0万元。

多个VR/AR项目处于定点开发中 部分项目成功实现转量产

在元宇宙发展布局方面,欧菲光表示公司整合元宇宙事业部,负责VR/AR领域的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模组和整机组装制造,拥有完备的性能测试环境、自动化生产线、研发能力、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和检测设备。公司在VR/AR领域的产品布局包括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光机模组和整机组装制造等。在光学镜头方面,公司可以提供VR非球面透镜、VR/AR镜头组、VR目镜等产品。在影像模组方面,公司凭借手机影像模组和3D感知模组的技术研发优势,拓展FPV摄像模组、SLAM双摄模组、VR眼动追踪模组和VR定位摄像头模组。在VR/AR光机方面,公司成立了专门团队,对LCOS光波导模组、BirdBath双目光机模组、LED光波导模组和Pancake光机方案等技术路线进行布局。同时,公司也将布局VR/AR眼镜和头戴式设备的整机组装制造服务。目前,公司已有多个VR/AR项目处于定点开发中,并有部分项目成功实现转量产,客户与合作伙伴涵盖国内外知名厂商。

机器人布局方向。公司机器人产品线聚焦机器人感知智能核心技术方向,为客户提供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商业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等产品。

发展高端镜头、摄像头模组等光学核心业务

欧菲光合肥工厂投产情况方面,公司表示,2020年6月,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封测、器件为一体的综合性光学光电全产业链基地。2021年,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合肥生产线于4月30日正式亮灯;同年9月24日,公司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披露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宜。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将“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调减2亿元,用于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肥晶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学镜片与镜头产线项目”,从事智能汽车、VR/AR、工业、医疗、运动相机等领域相关产品的光学镜片和镜头业务。

摄像头模组在安卓系统中的市占率情况方面,公司自2012年进入光学影像系统领域,凭借光学创新优势和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核心客户优势,以及自主开发的AA对焦工艺、高自动化水平的产线和大规模量产能力,已成为行业内的高像素摄像头模组的主流供应商。公司将合理配置研发资源,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率,大力发展高端镜头、摄像头模组等光学核心业务,以及3DToF、指纹识别等微电子核心业务,逐步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

此外,公司表示ADAS镜头与非ADAS镜头的生产线不共用;公司可以自制模造玻璃镜片,也会视情况对外采购。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已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供货商资质,并积极进行国外汽车厂商的供应商资质认证。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客户既包含传统车企,也包含造车新势力。

车载镜头、手机镜头以及其他领域镜头上,公司镜头通过市场化方式采购,镜头自供比例基于客户需求而变化,与公司产能、技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采购方面,本着“质量优先、注重成本”的原则,公司采购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比质比价、议价等采购模式,筛选适合的原材料供应商,并通过技术合作、签署长期供应协议等方式与供应商紧密合作。

车载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能力

智能汽车业务方面,公司表示,车载摄像头产品,2M前视三目,8M前视双目即将量产;3M和8M周视后视摄像头、1M和2.5M环视摄像头、带加热功能的2M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舱内DMS和OMS摄像头,1M和2M都已量产,5M正在研发;车载ToF产品,具有VGA分辨率的车载ToF模组已实现首发规模量产,人眼安全已完成认证,产品可配置特定区域的特殊矩阵双ToF像素;在黑暗、明亮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每个ToF摄像头可同时测量距离和振幅,也可在强阳光条件下扩展动态范围。产品可广泛适用于3D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领域。

此外,事件驱动相机模组也在紧密开发中。公司推出感知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前视8M双目摄像头模组,5颗周视后视8M摄像头,4颗环视3M摄像头,1颗DMSToF摄像头,1颗前向数字式4D毫米波雷达,5颗多模式角环绕雷达,1组纯固态激光雷达组合,为实现智能汽车更高阶段的自动驾驶提供助力。公司车载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的能力。

激光雷达可匹配各种安装位置要求 实现不同FOV、角分辨率的设计

公司立足于先进传感器,同时积极拓展硬件、软件和算法能力,可定制开发自动泊车系统,周视系统,行泊一体驾驶域控制器,集成以太网关的车身域控制器,仪表中控,HUD等系统级产品,具有未来走向跨域融合的实现能力。公司的最新智能门锁解决方案配有VGAToF人脸识别元素,其软、硬件均为公司自主研发;其中硬件采用了VGA分辨率ToF摄像头模组,其投射点云数量高达30万,有助于该方案在安全系数方面达到银联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

公司激光雷达和Innovusion差异方面,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开展激光雷达相关产品的研发。公司将推出纯固态的激光雷达方案,内部不包含任何旋转结构,在提供较高的探测距离和角分辨率的同时,能提供车规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激光雷达采用半导体技术,以每秒1000次的速度逐个激活VCSEL发射激光进行扫描,每个VCSEL会照射到特定的SPAD阵列像素上。此激光雷达可以灵活配置,根据不同的造型需求组合激光组件,轻松匹配各种安装位置要求。另外,通过调节透镜的位置,还可以实现不同FOV、角分辨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