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内棉花收储已在7月13日正式启动,随着价格大跌,下游采购和备货有所回暖,但淡季销售整体偏清淡为主,这个时间节点大量货源依然在上游新疆轧花厂手里,短期价格大幅低于成本后的风险会限制下方幅度和空间。近期美元连续走强,美国大幅加息周期临近,各国的通胀压力都在继续攀升,大幅加息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还在发酵,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大跌,系统性风险之下棉花价格月线跌幅居首,本周国内大宗期货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品种是棉花棉纱,在连续暴跌两个半月后,本周一期价强劲反弹,双双收报涨停,名列当日涨幅榜首,但昨日又高开低走,最终棉花收盘下跌4.73%,棉纱收盘下跌5.36%,名列昨日跌幅榜最前列,全部回吐周一反弹涨幅。

棉花这轮暴跌始自于今年五一假期之后,9月期棉价格从当时22035元/吨开始下跌,至上周五,最低跌至13560元/吨,短短52个交易日就跌去8475元/吨,最大振幅为62.5%,随后才出现第一波反弹,但仅持续一天半就夭折了。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美国棉花期价几乎与中国同步下跌,但跌幅更大,同样是52个交易日,但最大振幅高达76%。

7月20日,郑棉主力合约走势震荡,收于14485元/吨。多种因素交织,郑棉盘面经过大幅波动后,市场情绪转向谨慎,今日振幅有所缩窄。隔夜ICE棉花期货延续震荡走势,盘中一度下挫4%,追随大宗商品市场跌势。ICE交投最活跃的12月棉花合约下跌0.62美分,或0.67%,结算价报每磅92.38美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棉近期市场走势

国内方面,根据中棉协调查,全国植棉面积为4346.7万亩,同比基本持平,预计单产同比略增,总产量为586万吨,同比增长1.5%。51.1%的调查户反映棉花总体长势较好,同比增高31.7百分点,新疆进入6月以来,晴朗天气居多,气温较高,日照充足,总体适宜棉花生长。

2021年,新疆籽棉收购价格创11年以来的新高,棉花种植收益增加,也提升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另外,近年来,国家持续在新疆实施深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巩固棉农的信心,加上南疆棉花机械化生产率提高,利用起部分分散的土地,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中储棉发布了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棉轮入公告,自2022年7月13日启动收储政策,总量为30万-50万吨,在棉花价格高于18600元时停止轮入。,随着价格大跌,下游采购和备货有所回暖,但淡季销售整体偏清淡为主,这个时间节点大量货源依然在上游新疆轧花厂手里,短期价格大幅低于成本后的风险会限制下方幅度和空间,存在反弹和调整的需要。

昨日,7月19日,中央储备棉轮入上市数量6000吨,实际成交2960吨,成交率49%,平均成交价为1595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540元/吨,成交承储库5家。

由于棉花目前疲弱的需求状态,根据计算,本轮轮储结束后,还需要两轮轮储才能使目前的棉花供需平衡;目前郑棉基本面较差,供需双弱的格局没有变,国家轮储计划可能会使得价格在目前的位置上持稳,但不会造成趋势的反转,预期短期下跌趋势会放缓,中长期熊市仍未走完。

近期美元连续走强,美国大幅加息周期临近,各国的通胀压力都在继续攀升,大幅加息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还在发酵,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大跌,系统性风险之下棉花价格月线跌幅居首,当前市场宏观压力占主导,棉花自身供应压力和需求不佳的疲软情况加剧了棉价的压力,上周五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连续大跌之后迎来反弹,棉花价格略有回暖。

基本面变化不大。下游市场上,纯棉纱现货市场变化不大,气氛清淡,成交寥寥,市场情绪谨慎观望。交投需等待棉花价格企稳,才能正常展开。纯棉纱价格持续阴跌,各地区价格差异较大。全棉坯布市场淡季影响,部分中小织厂无单可做,大型织厂也反映后续接单困难。目前织厂反映有单就做,没单就安排适当放假,压力较大。

来源:文华财经、大众证券报

编辑:中国纱线网新媒体团队

1、

2、

3、

4、

关注我,提供及时的行情分析

END

向微信后台发送“行情”,获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后台发送“加群”,邀请您加入300个纺织群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