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周公宅水库,由两条溪流相汇而成,主流发源于余姚市和奉化区交界的四明山镇唐田村一带,自西而来,人称大溪。

另一条支流发源于海曙区、奉化区、余姚市交界的商量岗、黄泥浆岗一带,自南而来,称为陶坑溪。

2003年2月18日,周公宅水库正式动工开建,2006年4月,周公宅水库下闸蓄水。

水库建设期间,移民区的村民,陆续搬出大山,分迁鄞西各地。

大溪沿岸的周公宅、外岸、里岸等村落,遗址渐渐被水淹没,永没水底。

陶坑溪沿线的姜家山、直岙、陶坑、乌坑等村落,进村的道路被阻断,道路被淹,成为了宁波的无人区。

至今20年,只有驴友偶尔来打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6月20日,颖之第一次探秘宁波无人区,跟随驴友队伍,所走线路:磻溪—陶坑—姜山家—铜坑村,当年对宁波山水知之甚少,对无人区的记忆已淡漠。

2018年8月5日,颖之和陶坑村潘行军等友人,乘船同行到陶坑村,但是没有深入其谷。

2021年,宁波市启动了四明山路网改造提升工程,海曙区龙观乡的龙铜公路将继续向前延伸,打通长约2公里的铜坑隧道,经800米的大桥跨越陶坑溪,再经约3公里的隧道穿越乌岩尖岗,至茅镬古树群公园对面的低坪电站与蜜北线公路相通。

隧道公路修通后,无人区的风貌将再次改变。

为了记录无人区再次改变之前的样子,2022年4月17日,颖之从海曙区龙观乡磻溪村开始徒步,至姜家山、直岙、陶坑、外陶坑,再返回磻溪村,环线游访宁波无人区。

2022年6月4日,颖之专程探秘乌坑村遗址。

至此,宁波无人区之风貌,得以完整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家山村,地处商量岗北麓,陶坑溪之上游,如果沿溪上溯,可以经船底坑,直至商量岗和黄泥浆岗。

姜家山村,原来也是一个大村落,村民不姓姜,多姓应,200多年前从浙江仙居迁移而来,还有朱姓龚姓人家和谐共处。

那么,村民不姓姜,为什么叫姜家山村呢?

因为这里曾是姜姓官僚的封地,故名姜家山。

姜家山村民,世代隐居深山中,少与外界来往。

1976年修建进村的公路,1977年通车后,从宁波南站出发的班车第一次开到了姜家山村,村民很开心,纷纷来围观

网友“黄维君”回忆了一个段子,有一个村民老伯问开车师傅:这么大的车吃什么?

司机师傅说:吃油。

老伯说:怪不得我们油没得吃!

1978年,原来在周公宅村过夜的班车,延伸到姜家山过夜,村民出行更加方便。

二十年后,兴建周公宅水库提上了议事日程,村民开始逐渐接受即将搬迁的命运。

2003年春节后,姜家山村民陆续搬迁到鄞江镇下吕家村。

村民迁走后,拆除后的村庄遗址,实施林场管理模式,种植了树木,如今树木成林。

网友“木木林森”说,那些树木就是他们单位所种植。

网友“极速清风”:姜家山村至今未倒的那栋四间民房,曾管理了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姜家山遗址,小桥流水,枯藤老树,只是没有了人家。

十二年前还没有倒塌的房屋,如今已是废墟。

仅存的一栋四间二层民房,无人居住,成为了驴友免费的露营地。

从姜家山村遗址沿溪而下,有一条从西而来的废弃公路,尽头就是直岙村遗址。

废墟中的台阶路,石板桥,小溪流淌,荒草丛生,残檐断壁,尽显岁月沧桑。

直岙村民包括汪、卢二姓人家,汪氏从横街大雷迁此居住,卢氏从余姚市四明山镇北溪村分迁而来。

所居山谷比较直,故名直岙。

2003年春节后,直岙村和姜家山村民,搬迁到了鄞江镇下吕家村。

当年坚持没拆的房屋,已被风雨侵蚀摧残,仅存残迹。

房屋拆毁后的废墟,种植了油桐树,如今树木成林。

颖之到达直岙村时,正值油桐花开,仿佛进入了无人抵达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直岙遗址返回陶坑溪,继续沿溪而下,途经姜直桥,再往陶坑村遗址

陶坑村,主要包括里陶坑和外陶坑两个村落,地处陶坑溪之里外,合称陶坑村。

陶坑村,因为沿溪两岸曾经野桃成林,因此原名桃坑村。

陶坑村民并不姓陶,从周公宅村分迁而来的陈姓人家最多,另有潘、王、张、竺、沈等八姓共居。

初来此地的村民都没文化,以烧碳务农为生,只有居于里陶坑之上大树墩的王家人有文化。

王家人开办了私塾,帮助附近的孩子学文化。

王家有个青年到了适婚年龄,但是附近没有文化女青年,娶了一个文盲媳妇,家庭生活很不协调。

王家就让这个媳妇和小孩子们一起在私塾同堂上课,此事在附近传为美谈。

1946年,当时的桃坑村开办了小学,王家的王焕文被推举为老师,但是王焕文也仅仅上过自家开办的私塾,课本上的有些知识,王焕文自己也搞不懂。

王焕文因此经常到乌坑村向“阿秀”老师请教,再把学来的知识传授给村里的学生。

地方发展,依赖于人才,1950年,将桃坑村之名更改为“陶坑村,有陶冶人才之意。

陶坑村后来还真的人才辈出,偏僻的小山村,走出了很多人才,因此,陶坑村人,都非常感恩王家人。

2003年春节后,陶坑村民陆续搬离故土,迁居至集士港镇新庙跟村陶坑新村。

村庄原址种植了树木,如今同样荒芜成林。

抚今追昔,叹岁月流光。

外陶坑的幸福桥,是陶坑村的地标,建成于1974年,陶坑村民自发设计、采石、筑砌建设而成。

桥上的幸福桥三字,就是当时村干部陈庆茂题写,再让石匠师傅刻字于石。

幸福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与洪水冲击,至今安然无恙。

颖之探访无人区,只顾着一路赏景,拍照,拍视频,忘记了时间消失。

陶坑村遗址来到水库边,拍好照片才看时间,已到下午三点半,紧急返程,慌不择路,误入歧途,山中无信号,一度担心迷路在山谷。

好在山水庇佑,迷途知返,虚惊一场。

2022年6月4日,颖之和友人结伴,从龙观乡遮坑村开始徒步,探秘乌坑村遗址。

乌坑村民不姓乌,姓陈,清末从下游的周公宅村分迁而来。

解放前,乌坑村仅有十多户人家,解放后迎来人口生育高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乌坑村已有七十多户,两百多人。

乌坑村地处四面环山的峡谷之中,日照光线少,总给人乌黑阴暗、乌漆麻黑的感觉,因此名乌坑村。

2003年春节后,乌坑村民陆续迁移至海曙区古林镇葑里村乌坑新村。

村民搬迁后,房屋绝大部分被拆毁,原址同样被种树绿化。

乌坑村遗址,小桥流水,同样没有了人家。

当年坚持没拆的房子,如今残檐断壁,藤蔓横山,荒凉!

溪上一座又一座小桥,颖之竟然没数清,乌坑村遗址到底有多少座桥。

有一座小桥,名字叫:反修桥。

宁波市三江口,建于1970年的新江桥,在七十年代称为反帝桥。

市区有反帝桥,乌坑村有反修桥,相得益彰。

乌坑小学和村委办公楼,仍未拆除,一楼是大会堂和村委用房,二楼是教室。

楼坑村1946年开办小学时,教书的王焕文老师就是来这里向“阿秀”老师请教。

墙上八、九十年代的标语还在,“珍惜家园”,奈何家园已成废墟。

周公宅水库下闸蓄水后,进村的公路被淹没阻断,村民回故土寻根,必须翻山越岭而来。

周公宅水库区域,原属赤水乡管辖,赤水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周公宅水库坝址所在的原周公宅村。

1992年,赤水乡并入章水镇。

赤水之名,来源于公元1116年,宋徽宗赵佶的御笔题字:丹山赤水”。

这一带山清水秀,和宋皇的题字很应景。

看见了乌坑村的石头和水,就知道了丹山赤水到底是什么样子。

清清之水,泽被宁波人。

水库移民区,成了村民回不去的故园。

岁月如水,流淌不息。

世间万物,变化不止。

铜坑隧道公路打通后,无人区风貌,又将再一次迎来改变!

陶坑溪沿线,必将成为宁波第一网红地。

说到宁波无人区,就会想起宁波驴友圈中关于无人区的一件意外事故。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逼近宁波,一群驴友共八人,前往陶坑村露营,挑战“莫拉克”可能带来的风险。

召集人“沫鱼”,在召集帖中写到,让台风与山洪来得猛烈些吧!

8月9日上午,八名驴友从陶坑村经铜坑村返程,路途艰难,直到当天18时左右,天将黑,仍未到达铜坑村。

女驴友“关于”,在铜坑村附近过溪时,不幸被山洪冲走。

直到两个多月后,2009年10月12日下午,在两米多深的泥沙下,发现了女驴友“关于”的遗体。

活动召集人“沫鱼”,是宁波效实中学的一名老师,当时是宁波户外圈中的风云人物。

此次事件后,“沫鱼”从户外圈中销声匿迹。

那一年,颖之刚刚涉足宁波自然山水,未曾相遇“沫鱼”。

这些年来,颖之在旅途中遇人无数,是否曾与“沫鱼”擦肩而过?

颖之一直有个疑问,到陶坑村露营,重装队伍,应该从磻溪村至陶坑村,路线最近。

露营队伍为何选择从铜坑村到陶坑村?单程至少增加两小时以上路程。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线路规划错误?

如果走磻溪村,就没有涉溪之险!

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可回头,重提旧事,是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愿悲剧不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