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檀所长

全球经济动荡之时,各国都在货币上都动足了脑筋。

上周,印度央行效仿俄罗斯推出了卢比结算机制,并且立即生效。

昨天克林姆林宫又表示,俄罗斯和伊朗将在双边交易中放弃美元。

就连近些年始终追随美国的澳大利亚,近日都历史性地首次用人民币结算了一批铁矿石。

而美国财政部刚刚公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出美元的两大债主们还在持续抛售。

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了一个大趋势。

去美元化,似乎正在加速。

对美元的担忧 正在加剧

去美元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只是在这段时间里,各国的动力似乎特别足。

据美国财政部7月18日刚刚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今年5月,美债的两位最大“债主“,日本和中国已经减持到了多年来的低位。

作为美债的最大持有国,日本5月所持美国国债环比减少57亿美元,已连续三个月减持,持有美债降至1.2128万亿美元,为2020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5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环比减少226亿美元,降至98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

这一数字已连续六个月下降,也是中国持有美债自2010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万亿。

报告还显示,5月全球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这类海外官方机构也抛售了341亿美元美债,刷新美国爆发新冠疫情以来的最大月度抛售规模。

债主们纷纷变得谨慎,显然是对美债的态度有所改变。

短期来看,高通胀下猛烈的加息预期意味着美债的下跌压力仍然巨大,适当抛售也无可厚非。

长期来看,美元的信用正一次次受到质疑。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无疑是美国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

SWIFT系统被控制了大多数的国际贸易结算,一旦被踢出该系统,就无法使用美元进行结算,外贸甚至可能直接瘫痪。

美国这样滥用国际组织进行政治性制裁的行为,让美元在全球的信用进一步受损。

在做风险评估时,部分国家就会在外汇储备管理上选择减配美债,而在支付结算方式等领域也开始考虑去美元化。

18日,美国万亿资管巨头景顺投资发布的调研报告中,就显示了这一风向的变化。

这份调研覆盖了139位主权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和央行等。

调研中的一个判断是,“未来5年,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会弱化。”

制裁行动发生前,52%的受访央行对其持中性态度,48%的受访央行不同意该判断。

而在制裁发生后,21%的受访央行表示同意上述判断,34%的受访央行持中性态度,45%的央行不同意该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景顺

正因为这些担忧,各国都做出了实际的行动。

各国动作频频

印度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不明确站队,尝试扮演缓冲区的角色获得利益。

此前我们已经聊过印度大量进口俄油并用卢布结算的事。而此次推出“卢比结算机制”,或许也是想在去美元化浪潮中再分一杯羹。

公告提到,允许所有的一级授权交易商银行以卢比结算的机制来购买货物;而且为了方便结算,印度交易商银行,允许贸易伙伴国开立特别账户使用卢比结算交易。

不过可惜的是,印度央行在7月13日宣布推出卢比结算机制后,效果似乎相当糟糕。

与同样是“卢字辈“的俄罗斯卢布相比,印度卢比目前似乎并没有受到青睐。

印度卢比近期的汇率持续创出新低,在新政后更是连续大跌。

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来源:新浪财经)

当然,印度卢比短期大跌也和美联储的新一波加息预期有关,近期印度股市更是遭到了外资的疯狂抛售。

另一个角度来说,顶着贬值的压力推出卢比结算制,也可见印度试图摆脱美元影响的决心。

而澳大利亚首次用人民币来结算铁矿石,更是值得耐人寻味。

15日,中国国防时报报道称援引必和必拓集团的一份声明,从西澳赫兰港装载铁矿石的维多利亚号货轮启程两周后,于近日已经抵达中国主要的铁矿石贸易港口日照港。

与众不同的是,这笔交易中澳双方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是在中澳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铁矿交易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

这几年,澳大利亚对华的态度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这一变化相信对不少人来说是完全没想到的。

究其原因,还是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使然。

澳贸易部长法雷尔的原话是:

“澳大利亚国内货物积压严重,水果等作物烂在树上,海鲜和一些商品折价超过四分之一,他们不能再如此持续下去了。”

澳大利亚新上任的总理阿尔巴尼斯似乎更加务实,为了能和中国这样的大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愿意做出一定的改变。

要知道,中国在全球海上铁矿石贸易中的进口占比超过一半,澳方此举无疑是明智的。

而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当下的美元对一些国家来说,局限性太强。

想把国际贸易做好,去美元化是有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未来 新周期正在孕育

美元的“霸权”,背后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商品计价体系。

同时,依靠美国一度无人能及的综合国力,才使石油美元和美债共同支撑了美元脱钩金本位后的货币地位。

然而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爆发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这一逻辑已经开始转向。

据IMF在7月1日公布的全球外储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3月,美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份额占比已经滑落到25年以来的最低值至58.8%。

而在1977年,美元的份额一度高达85%。

这也足以说明,各国不是不想摆脱美元,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随着技术条件和时机的逐渐成熟,“去美元化”已逐渐加速成为新的共识。

回顾历史,荷兰盾、英镑等货币都曾在美元之前扮演过世界储备货币的角色。

而随着大周期的变迁,始终没有一种货币能够牢牢占据这一位置。每一轮更替,基本都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如果以二战后为起点,那么美元的周期似乎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机会已摆在眼前,谁能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叶檀财经微信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股市、叶檀楼市、叶檀股市学院、叶檀财富、叶檀放心保,上述六个账号,请用户认准上述微信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注册,也并非由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檀所长编辑:始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