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尤里今天不复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在人们印象中,德国似乎总是和高品质高技术划等号。德车、德味甚至还有吹上天的德国“良心油纸包”,但在海军造舰领域,德式品质的崩溃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前两天,德国海军最后一艘也就是第4艘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大型护卫舰服役,总算结束了这型曾创下历史上首次遭到德军退货的战舰,尴尬的建造历史。
据“海军新闻”(navalnews)网站报道,13日,德国海军服役期第4艘也是最后一艘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莱茵兰-普法尔茨”号(舷号F225),这艘舰当天在威廉港赫彭瑟格罗登海军基地举行的仪式上加入了德国海军的作战序列,是现在德国海军最大的水面主战舰艇。
但尴尬的是,距离这一天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多时间,历经N多波折。所有的F125型护卫舰,都由著名的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集团和吕尔森造船集团组成的财团合力建造,最后在汉堡的“布罗姆-福斯”造船厂合拢完工下水的,“莱茵兰-普法尔茨”号早在2017年5月24日就下水了,但今年1月28日交付德国海军,经过军方测试后又花了半年时间服役,距离下水已经过去了5年,距离该舰2015年1月开工建造,已经过去了7年时间。
所有的4艘7200吨级的最新德式护卫舰,下水后都花去5、6年的时间才服役,原因是质量差。
首舰“巴登-符腾堡”号(F222)2013年12月就下水了,但直到2019年的6月才服役,该舰交付时,德国海军发现因为建造不严谨、设计超重持续向右舷倾斜1.3°,舰桥操纵台也有问题,因此遭到了德国军方采购机构——联邦国防军设备、信息技术和在役支持联邦办公室坚决退货,这在德国海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经过整改后,花了整整2年多时间才重新服役,今年1月传出消息称,“巴登-符腾堡”号要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更要延迟到2023年。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德国海军自用的战舰传出质量问题。此前,技术上比F125型还要简单,满载排水量仅1800吨级的K130“不伦瑞克”级轻型护卫舰,在交付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瑞士供应商提供的传动系统有致命缺陷,影响动力系统功能,舰上空调系统也有问题,最后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整改完毕的。
这次服役的F125型,是德国海军一型远洋“存在型”大型护卫舰。
所谓“存在型”任务主要是在和平时期承担中低强度的作战任务,比如在亚丁湾支持欧盟海军的“亚特兰塔”反海盗行动等任务,而不是执行高强度海空攻防战,因此该舰排水量出奇的大,可以长时间在海上航行,舰上两侧还有4个小艇收纳舱,舰上原定用于布置2组4联装美制“鱼叉”反舰导弹的位置,可以临时布置拘留所、医疗方舱等,该舰舰员可以每6个月搭乘军机或航班到港口进行轮换,换人不换船。
因此,虽然排水量和一些国家的驱逐舰相当,F125型的火力就很一般了。
虽然设计上留有安装空间,但该型舰是没有任何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的,虽然舰上有4面TRD-4D有源相控阵多功能雷达,但该舰基本上没有任何舰队防空能力和区域防空能力,它只有2套21单元“拉姆”短程舰空导弹用于自保,和1门对海的127mm意大利制奥托-梅奥拉主炮,舰尾倒是有可容纳NH-90舰载直升机的双机库,在火力上,不仅不能和F124型“萨克森”级护卫舰相比,也比更老的F123型“勃兰登堡”级护卫舰更差一些。
F125型的动力系统,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柴燃电综合推进(CODLAG),除此之外,该舰建造难度、武器系统集成并不难,就这么一份简单的答卷,德国造舰工业也能写个不及格,也难怪德国军方怨声载道,一定要退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