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视频看到徐志摩和林徽因、张幼仪的电视剪辑片段,被黄磊的颜值吸引了。追完之后发现这几个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张幼仪。并不是因为她是恪守夫妇、循规蹈矩的好女儿和好媳妇,而是骨子里的韧性足以支撑她走过婚后一路的风风雨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幼仪

现代的人看的开了,如果结婚带来的是冷漠、忽略,可能很多人会勇敢的选择离婚。但是那是民国时期啊,张幼仪的姐姐都还裹着小脚的年代,怎么可能会有离婚的念头和想法呢。她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女子“三从四德”的教育,可以说张幼仪骨子里都是传统的。

那个年代女人不需要读书,未出嫁时帮母亲做家务,能认得几个字就不错了。出嫁后的任务就是伺候公婆,做丈夫的贤内助,她母亲也是一直这样教导她。就算她质疑母亲宁可改她的八字也要促成她和徐志摩的婚事,也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接受和隐忍,接受自己的出身和婚姻,接受传宗接代、相夫教子的宿命。

张幼仪与徐志摩

在那时的中国,虽然「变革」的气氛甚浓,而真正实行了的婚姻自主毕竟属凤毛麟角,女性的实际处境较之男性就更加艰难和复杂,因此两性的“解放”既非朝夕之间所能解决,男与女亦无法做到同步,多数“被解放”“被离婚”的女性不会有张幼仪离婚后那样“不幸中的万幸”,而只能继续承担社会抛给他们无止境的羞辱和唾弃:自杀、出家和妓女。

婚后徐志摩如释重负,赶快外出求学,逃离那个让他感到窒息的环境。原来,徐志摩之所以看不上她这个结发妻子,一是因为自己不够漂亮,不是个有魅力的女人;二是因为自己才情不够,跟不上大诗人的步伐,一张口,总让徐觉得她是一个无趣的土包子。他要的是能了解他、懂他、与他心灵相通的灵魂伴侣,而不是没有主见没有思想、只能伺候他的老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志摩与陆小曼

虽然结婚这几年过得很不舒心,去欧洲后怀了孩子还要忍受徐志摩的冷暴力,忍受他的不辞而别,最后不得已在离婚文件上签字。她自己为了生计,也为了养育二儿子彼得,开始学习德文和幼教,开始独立处理问题。她的坚韧和毅力在这段时间得到充分体现。回国后自己的父母先后离世,徐志摩的母亲也离去,这些大大小小的后事都由她来处理。尤其是前婆婆的去世,徐家不让陆小曼进门,打电话催张幼仪回老家处理,其实这个是很难做的。

徐志摩取陆小曼是娶妻,而不是纳妾。虽说张幼仪被徐家认作义女,但是要真和陆小曼同处一室恐怕大家都会尴尬。但是徐家父母只认张幼仪这一个儿媳,交代了徐母去世后只能让张幼仪来操办,于情于理都难办。但是张幼仪还是很大方体面的把事情办妥,徐志摩也说自己和徐父在家已经是一团糟,很需要幼仪的出面帮忙。

徐志摩与陆小曼剧照

后面上海女子银行邀请她做银行总裁,并且说明来意并不是相信她的能力,而是二哥在中国银行做总经理,有着强大的人脉。当然,她也不负众望,自己请老师补习中文,恶补用得上的各种知识。在八弟的支持下开了云裳制衣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徐志摩还是股东之一,银行业务和服装生意都做的风生水起。她的人生像是凤凰涅槃,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尊重,似乎也证明了徐志摩抛弃她是个错误的决定。但,他是真的不爱她。

徐志摩与陆小曼剧照

其实张幼仪自己也说过,她要感谢徐志摩,因为他的离开才能让她真正站起来,靠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每一片真实的土地。让她知道,哪怕离婚的女人,只要不自弃,依然能找回自己擅长的领域,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不是离婚,她可能永远没法找到自我,没法成长,也不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

所以,女孩子们,不管外界有多少风雨阻挡,投资自己,永不妥协才是走到最后的资本。自己的命运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永远不要成为别人的附属品,要勇敢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