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拍摄的《高原夏菜种出好“钱”景》播出,重点报道了张掖市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情况,生动地展示了张掖市通过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开展蔬菜出口贸易等内容,对张掖市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视频】8分钟!央视财经频道关注张掖高原夏菜产业发展

各位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我是姚雪松。今天我们来关注乡村振兴的最新消息,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我国的南方地区阳光充足,雨水丰沛,这里的蔬菜应该是大多自产自销的,但实际上每年的夏天,广东超市里面卖的许多新鲜的蔬菜,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西部的甘肃。比起甘肃,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戈壁大漠,丝绸之路等字眼,可是现如今甘肃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蔬菜大省。我们下面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到西北农村去认识一下这个低调的蔬菜大省。

七月,戈壁滩上暑气逼人,骄阳之下,这片绿色显得格外抢眼,这里是谢家湾村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眼下正是花菜成熟的时候,几十名工人穿梭在黄绿相间的花菜丛中,快速翻转手中的小刀,熟练完成切割,这些花菜,今天就要装车发往粤港澳大湾区。

张掖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早晚温差大,是高原夏菜生长的绝佳地带,眼下,这里的蔬菜不仅上了粤港澳的餐桌,甚至漂洋过海卖到了国外。

甘肃省张掖市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崔发年:“正常的颜色,你看这种根须也比较发达,它就长这个头,它就不一样。”

老崔是土生土长的张掖人,2003年他出差到南方,发现甘肃洋葱在南方市场特别受欢迎,而且也颇得东南亚客商的喜爱。老崔很快从中嗅到了商机。2003年开始试种,2008年就拉上周围的农户开行了订单+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

甘肃省张掖市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崔发年:“帮助老百姓选种,在种植方面、蚜虫的防治,尤其是病虫害,更多的是腐烂病,如何加大(种植方面)品质的提升,包括浇水浇多少,给老百姓要做定期的讲课培训服务,统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现在,崔发年与周边农户签订的种植订单有3万亩,其中出口占到40%,产品销往越南、缅甸、俄罗斯及中亚各国。

甘肃省张掖市发年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崔发年:“下一步,我们打算成立甘肃省洋葱产业园,最大的用处,它是一次性能储存20万吨蔬菜,这从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它的储藏能力,然后给贩运和销售的路途环节,得到很大一个保险,然后快速向中亚向西向东南亚出口。”

高原夏菜不仅能下南国,还能漂洋过海登上国外的餐桌,越来越多的外乡人开始闻风而动,北上种菜。

在张掖巴吉滩食用菌产业园的

神农珍稀菇业出菇房内,一排排海鲜菇竞相绽放,每天有30多吨海鲜菇,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

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利:“张掖的自然环境条件也是非常的有特色,我们地理纬度的优势以及我们常年的温度,也比较适合工厂化食用菌的种植。”

海鲜菇适宜生长在冷凉的环境,2021年之前,刘利他们一直在南方种植海鲜菇,搬到甘肃张掖后发现,高原凉爽的气候十分适合海鲜菇的生长,现在仅电费一年就可以节省将近400万元,不仅如此,在张掖种蘑菇还有着独特的优势。

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利:“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选择来到张掖这个地方呢?因为有非常大的原材料的资源优势,特别是我们这个农作物的下脚料,比如说我们的玉米芯、玉米秸秆这样的农作物的下脚料,是我们作为食用菌生产的一个最主要的原材料,这个资源优势给了企业在成本上面,就是给了很大的支撑。”

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基的营养比例配置,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优质的制种玉米产生了大量的秸秆、玉米芯等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粉碎后就成了食用菌的美味佳肴,工人们用玉米芯、秸秆、麦皮等装填物接菌种、育菌丝,将一个个普通的塑料瓶变成了真金白银。目前,这里每天可以生产近40吨食用菌,这也让刘利有了更多的想法。

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利:“我们的产品目前也有通过供港澳蔬菜的渠道,进入到我们港澳的一些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市场,那下一步我们希望自己通过开发中亚这个一带一路这条路线,自己再做一部分产品的出口。”

目前,张掖市有50多家企业,对西欧中亚东南亚等国家开展蔬菜贸易,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在黑河沿岸沿山凉冷地区和戈壁荒漠区发展蔬菜1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42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

甘肃省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 张文斌:“农业农村部门和商务部门联合,带领种植大户到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西萍乡口岸,甚至到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参加宣传推介会,将张掖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优质的蔬菜介绍给国外的客商。”

张掖的蔬菜走出了国际范,菜农们也从中尝到了十足的甜头,村民伍承丽原来有6亩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从2016年开始,她把土地流转给了蔬菜生产公司,自己在基地打工有了两份收入。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谢家湾村村民伍承丽:“现在收入有两项,一是固定的土地流转金加我空闲时间出来,来这蔬菜基地打工的收入,这两项加起来一年可达到五万多块钱。”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乌江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 王开锋:“每年原来一亩地的产出,是纯收入只有400块钱,现在是每年的产出一亩地达到2万块钱,原来一亩地老百姓互相之间流转土地,一亩地达到三百四百块钱,现在我们的地租每亩地可以达到1200块钱,这样就形成了地租、土地流转收入的几何倍数增长。”

独特的高原气候成就了高原夏菜的好品质,而错峰上市的卖点也让甘肃蔬菜极具竞争力,南方的消费者吃上了新鲜蔬菜,西北菜农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进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之路,高原夏菜正在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而乡村产业振兴的美丽画卷,也由此徐徐展开。

来源:央视财经频道

图文编辑丨田甜

责任编辑丨王睿 郑旺

审核丨马岳荣 石光华

监制丨蒋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8分钟!央视财经频道关注张掖高原夏菜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