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自诞生到已过百年,对于一代国人来说,许多影响力大的日本动画,也是我们的儿时回忆。

而今天我们想聊聊的,是日本动画的黎明时期:1917年~1960年代,这大约50年的时间,为后来风靡全球的日本动画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世界第一部动画

在说日本动画之前,咱们先来看看“动画的诞生”。利用肉眼视觉暂留现象,通过连续播放多张静止画面,从而产生动态错觉的影像作品,即为动画。

实际上,在人类早期的艺术创作中,就已经有动画的影子了。

旧石器时代的壁画上,动物会被叠加多条腿,用来表现奔跑的分解动作;在伊朗发现的陶碗上,绘有山羊的五幅图像,旋转陶碗时,更会产生动画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尚不具备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单独的一幅幅画面,无法连续播放,也就不能被称为“动画”。

直到电影摄影技术出现以后,动画这一影像形式,才逐渐出现。1906年的美国动画作品《幽默面孔滑稽表演》,往往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动画”。

02

日本第一部动画

1916年,日本时值大正时代初期,文娱消费需求激增。日本漫画家“下川凹天”应邀制作日本第一部动画。

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下川独自钻研数月,终于在1917年初,制作出了日本首部动画作品《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

当时的另外两位画家——“北山清太郎”和“幸内纯一”,也几乎在同一时段内,完成了自己的动画作品,所以这三人被后人一同称为“日本动画的创始人”。

而这三人的三部动画,只有幸内纯一的《塙凹内名刀之卷》得以保存至今,成为日本现存最早的动画作品。

不过可惜的是,被称为“日本动画创始人”的三位,搞了两年动画后,就再无动静。从此,日本动画陷入相对的沉寂期,直到第二代日本动画人“政冈宪三”的出现。

政冈宪三,为日本动画制作引入了新技术,是日本赛璐珞动画和有声技术的推动者,他极大节省了动画制作时间,提高了动画质量。赛璐珞分层制作技术,一直沿用到2013年,才完全退出日本动画的历史舞台。

政冈宪三这男人,因此被公认为“日本动画之父”。(赛璐珞分层制作示意图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政冈宪三以动画监督的身份出道;1933年,政冈宪三公开了日本史上第一部有声动画《力与世间女子》,这部动画让他声名大噪;

1943年,政冈宪三公开了日本第一部完全使用赛璐珞制作的动画《蜘蛛与郁金香》,人物表情动作更加细腻流畅。

《蜘蛛与郁金香》可以说是政冈宪三集大成之作,是日本当时最优秀的动画,它影响了手冢治虫、高田勋等一大批动画人。

二战结束后,由于设备和资金的不足,日本动画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1948年,政冈宪三等人成立了“日本动画株式会社”,重新着手于动画制作。在这个时候,日后被称为“动画之神”的“森康二”,恰逢卒业,也加入了日本动画株式会社,师从政冈宪三。

1944年,曾师从政冈宪三的“濑尾光世”,创作了动画《桃太郎 海之神兵》,这是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此段时期的动画,多以战争为题材,间接促成了日本动画“战斗、爆炸”作画技术的进步。

据说当时,正读医大的手冢治虫,在看过《桃太郎 海之神兵》后大受感动,下决心将来一定要亲手制作自己的漫画动画。1946年,刚毕业的手冢就赶赴京都,向某漫画电影制作公司投去简历;该公司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

政冈宪三和他的徒弟们,在整个二战前后,都一直活跃在日本动画的一线,他们不仅为日本动画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影响了接下来一整代的日本漫画/动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的是,由于经营不善,日本动画株式会社在1950年解体,政冈宪三也随之暂时隐退。

1952年,日本动画株式会社重组,改名“日动映画株式会社”;1956年,日动映画株式会社被东映收购,成为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大川博任社长。

二战结束后,一方面,美国接管日本,加强了对包括动画/漫画在内的文娱产业的管制;

另一方面,大量美国电影涌入日本,其中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甚至险些取缔日本本土动画。日本动画在战后多年的时光中,几乎停滞不前。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大川博社长的领导下,东映动画企划了一系列日本本土动画电影,试图把东映动画打造成“日本迪士尼”。在这些作品中,最早的一作当属1958年的《白蛇传》。

《白蛇传》以中国的民间传说为题材,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电影。当时的东映动画尚无制作动画长片的经验,因此他们从研究外国动画、开发拍摄器材等入手,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完成了《白蛇传》的制作。

这部开启了日本战后“新动画史”的大制作,自然也影响着后代的动画制作人。宫崎骏就曾在自传中表示:当时正读高三,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考大学,结果爱上了电影里的女主角。

在有了长篇电影制作经验后,东映又在此后两年,接连制作了《少年猿飛佐助》《西游记》等动画电影。传说中的忍者猿飞佐助,首次出现在动画中,也从此成为动画中的常客。

被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在动画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1958年,凭借漫画作品,已经大有名气的手冢治虫,受邀参与东映动画电影《西游记》的制作,任监督一职。

在东映工作的经验,让手冢学习到了许多动画制作的经验。1961年,与东映的合约到期后,手冢创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虫production”。

新公司成立,第一件事儿,就是动画化手冢的漫画原作《铁臂阿童木》。《铁臂阿童木》是日本第一部电视动画连续剧,它的出现,开启了日本动画的电视时代,日本动画进入了第一次发展热潮。

手冢对日本动画的影响不止于此,他在《铁壁阿童木》中开创性地采用了“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即一张图停留三帧(一拍三),每秒(24帧)只使用8张图片的方式。

在资金上比不上大款东映,更够不着迪士尼爸爸的情况下,手冢想要靠更低的成本,做出更多的产出,几乎只能靠这种方式。这种的制作方式,也成为日系动画沿用至今的制作手法。

当然,这种“偷工减料”的手法,也广遭诟病。东映出身的宫崎骏老爷子,就相当不待见手冢的种种搞法,这俩人也成为动画圈有名的对头。

1965年,在手冢的推进下,另一部由他原作的漫画《森林大帝》,也得到动画化,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彩色多集TV动画。后来迪士尼的动画《狮子王》中,也有不少向《森林大帝》致敬的元素。

03

动画题材的多样化

从1917年到1960年代,日本动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动画的题材逐渐丰富。在科幻题材方面,出现了TV动画《铁臂阿童木》《铁人28号》等作品,他们开启了日本科幻动画的时代。

1966年的动画《魔法使莎莉》,开创了日本魔法少女题材动画的先河,同时也是女性向动画的先驱。那时的魔法少女造型相当简略,只有单色的连衣裙,加上扫帚、魔杖、魔法书三种道具而已。

运动题材动画,也在日本动画的黎明期纷纷出现。早在1966,以不良少年为主角的《哈里斯的旋风》,就包含了多种运动元素;

1968年的棒球题材动画《巨人之星》,更是运动题材动画的先驱。

在当年,在同时连载于《周刊少年Magazine》的三部运动向漫画《哈里斯旋风》《明日之丈》《巨人之星》中,主角们用毅力超越极限,一同掀起了体育漫画中“根性”的风潮。

直到今天,你也能在各种体育动画中,看到主角们不时地念叨着“根性”一词。

以《Q太郎》为代表的搞笑动画,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崭露头角;

以妖怪为题材的经典动画《鬼太郎》《妖怪人间贝姆》,在1968年也陆续登场。

当然,这个时候的日本动画里,也已有老司机们开始飙车了(动画《马赫GoGoGo》)。

在1969年,更是出现了能勾起无数大姐回忆的女性运动题材动画《排球甜心》,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的超长寿系列TV动画《海螺小姐》、东映的镇山之宝——动画电影《穿长靴的猫》等名作。

讲到这儿,日本动画的黎明时期,也就结束了。

从1917年~1960年代,这大约50年间,日本动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短篇动画到动画电影,再到TV动画;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的变化。

数不清的动画人,为日本动画接下来50年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日本的道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十点人物志(id:sdrenwu),原标题:《日本动画100年:阿童木把太阳举过了地平线》,文章有删改;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 完 -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转载原创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