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统一,所以也只能粗算估计,目前为止,应该不少于3000多部吧,或许远远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的观影体验,应该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晚饭后,夜幕降临,搬凳子去类似户外广场的地方,拉影幕,那种半自动半手动的放影机,一部电影二盘胶卷,有一个铁盒装着的。大概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有几部电影观看。那是80年代后期难忘的儿童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家里有了家庭影音,就是最早的录像带碟机。开始大量租录像带回来看。同期因为电视可以接收香港的明珠台和翡翠台,开始观看大量的港台影片,类型大都是警匪枪战片,搞笑娱乐片,功夫片,僵尸片等等等。什么四大天王四小天王,周星驰周润发张国荣谭咏麟刘青云梁朝伟等等等等一大批明星,那时大约记得租一盘带子好像是2毛钱,后来是3毛,5毛,租得多还有优惠。大约星期六日能看好几部片。放寒暑假就更多了,曾有印象,一晚看过6至7盘影片,同学全都困的睡着了,自己一个人还在傻傻的看。

在初高中时期,先是老式录像带,后来有了VCD,DVCD,DVD,加上电视台播出的电影,观影无数。先是港台片,后来是欧美片,汤姆汉克斯/史泰龙/施瓦幸格/尚格云顿/等等等等,后期到了初三高中,阅读的增加,更多资讯的慢慢接触。金像奖金马奖,什么奥斯卡,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国际影展,它们历数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等等,慢慢的,就淘着来看。只要有报道的说的好像还不错的,脑海就惦记着,不断的寻找渠道找来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二十世纪,普及电脑的年代,大量的论坛,各种推介,各类影评,也开始进影院观影,有上映的热门电影那是必看的。也开始了横向纵向的观影,当然先接触影星比较先,那就把这个影星主演的热门电影,比较有名的电影通看。然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出名,不单单是主演历害,导演更历害,那就把导演工搜出来,曾经导过的比较成功的电影又通看,然后你又发现,影片好,那也是编剧历害,又搜编辑出来,把这个编剧编过的影片又通看。除此之外,各类大型影展,有点名气的影展,历年的佳作,或者是入围的都刮出来,都通看一下。还有各类专题的影片,类型化的,非常冷门的,很小众的,各国的很出名的禁片,都通通找来。

所以,长达30多年下来,真的观影无数,看过最长的一部“阿黛尔的生活”6个多小时,看过一部片近2个小时的无对白的比如台湾蔡明亮导演的作品,因为个人爱好翻看次数多达几十遍的陈可辛张曼玉黎明“甜蜜蜜”张艾嘉金城武梁咏琪莫文慰“心动”,各种匪夷所思记录的,都有观影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是因为,没有能力出国去体验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但可以通过影片大致了解,不是有句话这样说“连世界都没有出去看过,何来世界观”,同时又可以通过影片的摄像运镜剪辑叙述手法灯光服装布景造型音乐等等提升审美的认知鉴赏能力,好的电影都是很多美学领域集大成之作。另外一点,台湾名导杨德昌,他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三倍!这也许就是我热爱看电影的原因。

你有我看的电影多吗?请关注我,并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