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主在做无主灯设计时都有个非常担心的问题:无主灯设计离不开「筒灯」和「射灯」,家里的婴幼儿一般都是「平躺」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灯光会直接照射到孩子的眼睛,会不会影响孩子啊?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安装筒灯和射灯,会不会有刺眼的情况。

我们为什么要用筒灯和射灯?

无论何种设计,都离不开它们。一般在设计中,作为常见的「辅助类光源」的,是筒灯和射灯。在无主灯设计里的主角,也是它们。

筒灯和射灯为家居生活中的光源设计带来更多层次和质感,营造气氛,突出重点,还原细节品质。之所以能够满足这些不同的光源设计需求,是源于精细的灯光设计。

这里要引入一个概念——「光束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1.光束角

如果只是单独讲「光」,那么家居环境中的筒灯和射灯其实「没有明显的界限」。

如果要满足不同光照设计需求,就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点,先来看看「光束角」。

光束角(beam angle)是光束中心线到光强降低至中心线最大光强的50%的时候的夹角。光束角是描述光源的光束是如何从光束中心线向外辐射的。

光束角反映在被照墙面上就是「光斑大小」和「光强」。同样的光源若应用在不同角度的反射器中,光束角越大,中心光强越小,光斑越大。应用在间接照明原理也一样,光束角越小,环境光强就越大,散射效果就越差。

一般灯具分为窄、中、宽3种光束角,窄光束角<20°,中光束角为20°~40°,宽光束角>40°

不同大小的光束角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

15°的窄光束角,聚集性强,能够突出被照射物体。

37°的宽光束角,能够将主要物体和周围照射清楚。

60°超宽光束角,光照范围更大,能够将某一区域照射清楚。

常规的筒灯和射灯的光束角是通过「反光杯」或者「透镜」的折射来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2.反光杯

反光杯是指用点光源灯泡为光源,需远距离聚光照明的反射器,俗称反光杯。

反光杯是反光装置的一种。反光装置是指为了利用有限的光能,通过光反射器来控制主光斑的光照距离和光照面积。

影响因素:「反光率」,又称镀膜层反射可见光的效率。

常见材料的反光率对比:

真空镀介子>真空镀铝>阳极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常用的反光杯材质有3种

塑料反光杯

一次脱膜完成,光学差,成本低,缺点是耐温性差,常用于低温照明要求的灯具。

金属反光杯

需冲压、抛光工艺完成,优点是成本适中,耐温,常用于电筒和手提灯具中。

玻璃反光杯

一次脱膜完成,光学精度高,无形变记忆,耐温,缺点是成本高,易碎,重量大。常用在不需要移动的高品质产品中。如电影放映机,探照灯,火车头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3.透镜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

用于灯具上之一种玻璃或塑料性组件可以变化光线之方向或是控制配光分布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了解了筒灯和射灯的共性——「光」的部分,下面来看看各自的特点。

4.区分

筒灯:垂直向下发光的小型灯具。

射灯:可调节方向,聚光到一个小范围区域,起到重点照明作用的灯具。

从上面的定义来区分,筒灯是「固定向下的」,射灯是「可以调节方向的」。

射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5.筒灯

筒灯的出光口一般采用的是「透光率较高的」光学镜片,出光非常直接,不像吸顶灯这类灯具,筒灯出光口没有其他材质的遮挡,光线不会被分散弱化。

筒灯一的发光角度比较大,常见的有50°、70°、100°、120°几种。筒灯光线比较柔和,可以照亮的空间范围比较大

分为「嵌入筒灯」和「照明筒灯」两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6.射灯

射灯的发光角度比较小,常见的角度是15°、24°、38°这几种。相比较筒灯来说,射灯的照射角度和照射范围都更小。射灯适合照射物体或者作为局部照明,营造空间的层次感。

射灯的种类比较多,以「安装方式」来分,有「明装射灯」、「嵌入安装射灯」、「轨道射灯」。照射角度有「可调节的」也有「不可调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很多家长最担心的「刺眼」问题,如何解决?

8.防眩目

筒灯的设计造成了多数人认为它「刺眼」的情况。因此「防眩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防眩可以从下面4个角度考虑:

1、灯具材质

就像吸顶灯,利用一些半透明材料将筒灯的光源「弱化并分散」。

「磨砂镜片」是筒灯最常用到的防眩设计。效果很直接但是也有缺点,会没有光束角,没有光弧。磨砂镜片和「透明玻璃镜片」的照明效果就有点像是柔边缘和硬边缘。

筒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2、灯具结构

有些防眩设计是将「蜂窝网格」加入到「反光杯」或「透镜」中,这样就相当于把不反光材质分成了若干个小区域,余光射到黑蜂窝网侧面,减少余光乱反射,同时以定制的蜂窝网格将光线转变为间接光,会带来更好的防眩效果。

深筒防眩

这是与遮光角有关的防眩方式。遮光角在45°以上才能达到现在的家居环境标准,判断遮光角是否达到45°的方法是看磴口平面到光源的深度与拇指的长度是否相似。

光学透镜防眩

上面提到的这种防眩方式又让用户疑虑,能不能在保证防眩效果的同时减少灯具长度。这是可以利用光学透镜达到的。凸透镜能够拉伸光源与窗口的距离,扩大遮光角,在保证灯体小巧的同时还能保证防眩效果。

偏光防眩

这种比较复杂。灯具本身将光源与出光口分离组合。光源利用高性能光学透镜和出光口蜂窝网格将光线进行物理反射,同时出光口可以360°横向旋转并且做到光源灵活旋转,能够巧妙改变橱窗角度和遮光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3、反光杯颜色

「黑色反光杯」可以减少漏光,达到防眩目的。「哑光」的比亮面的防眩效果更好一些。

黑杯 深度防眩射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4、灯具的数量

灯具数量要根据空间大小,采光,墙、地面设计,个人需求等诸多因素来计划。灯具过多,空间的照度超过了标准值,就容易眩光。

照度:照度一般指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简称照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5、灯具的位置

灯具的位置越高,产生眩光的可能就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9.材质

常见的是「塑料壳体」和「铝合金壳体」。

推荐「全铝灯体」,虽然价格较高,但是铝壳体的散热效果更好些,产品寿命一般都在25000h以上,寿命更长。

最好显色指数达到90左右,选择外置驱动的方式,外置驱动灵活,性能也比一般内置驱动的灯具好一些。出故障也更容易维护更换。

全铝灯体的筒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10.色温

一般灯具都有3档调色,暖白3500K和中性白4000K、冷白5000K。推荐4000K中性白,温馨又明亮,无论是厨卫还是卧室、客厅等空间,都比较合适。

如果家里做了二级吊顶,后期还要加灯带,那要尽量保证灯带和射灯的「色温相同」,避免产生「五彩斑斓的白」这种效果。

各个品牌对不同色温的命名原则不同,导致名称也不尽相同。因此最好根据色温选择,不要单独看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11.功率

功率越大光通量越高,我们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功率的射灯、筒灯。点缀装饰选3W即可,光线充足的地方选择中等瓦数,光线暗的地方选择大瓦数。当然,也要结合灯具的数量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12.使用场景

客厅

如果客厅没有阅读区,尽量避免用投射性的光源照明。

射灯与吊灯搭配,相辅相成。

射灯搭配筒灯,没有照明死角。

只用射灯也可以做好照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卧室

卧室安装洗墙灯、照射装饰画和艺术品,选择射灯。

洗墙射灯边距预留要在50cm以上,避免墙角截光,尽量安装在床头柜上方,既能做洗墙灯也能补充照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厨房

厨房、卫生间、过道,这类对照明有均匀出光,光照范围大等需求的地方,基本用筒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13.辨识优劣

细腻度

观察反光杯或者透镜的「细腻度」。产品细腻精确才能有一致的光速角度。

实景效果

「看实景效果」,能够直接感受产品的品质,也能在瞬间了解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是否适合自己的家。

配光曲线文件

专业人士可以根据「IES配光曲线文件」查看灯具的灯光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总结

推荐使用射灯。无论是需要通过灯具做灯光个性化方案,还是进行重点照明,亦或是普通照明,射灯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洗墙灯选择射灯,层次明显,范围更广,氛围感强。如果是嵌入式筒灯,效果翻车还浪费钱。

避免眩光由灯具防眩设计和照明设计方案决定,所以做好选择的话,不会存在光源直射影响视力等情况。

选择品牌产品,品质和售后都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