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耀下,一座座蔬菜大棚,发出耀眼的银光。时下,走进甘肃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的菜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皮薄瓤甜的香瓜长势喜人、绿叶掩映下的黄瓜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春季有草莓,夏季有香瓜,秋季有辣椒,冬季有芹菜,一年四季,天天有菜卖。”正在忙碌的“蔬菜达人”朱兴明高兴地说,“一年下来,一个棚能收入五六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口镇朱家坡村菜农正在采摘黄瓜(华轩 摄)

“我们的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味道好,营养价值高。”朱兴明介绍说,“因为是纯绿色,备受消费者青睐。”

“去年,光草莓就收入了40万元。”说起依靠大棚经济,走上致富之路,朱兴明脸上溢满甜蜜的笑容。

和朱兴明一样,如今的朱家坡,大棚经济已经成为村子支柱产业,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越过越甜蜜。

而过去,朱家坡村是安口镇出了名的贫困村。2015年开始,村子尝试种植蔬菜。这些年,依靠蔬菜这把亮闪闪的“金钥匙”,朱家坡打开了“贫困锁”,走上致富路,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发展采摘农业带动群众致富(张小兵摄)

“我们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110户群众以土地入股及出资人入股方式流转土地500亩,建成蔬菜产业基地,现有日光温室14座,蔬菜拱棚130余座。”朱家坡村负责人孔彦荣说,“目前,全村60%群众参与果蔬产业发展,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实践证明,蔬菜能种出好‘钱’景。”孔彦荣说,“这些年,走出去的人也回来了。他们回到村子承包大棚,种起了甜瓜、圣女果、礼品西瓜、樱桃、草莓等时令果蔬,发展起了休闲采摘经济。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草莓、西瓜摇身变成致富‘金果果’。”

“朱家坡,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和模式。”华亭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服务中心主任乔凯说,“今年,借助蔬菜产业链链长制机遇,我们将在全市打造安口镇西三村设施蔬菜产业带、东华镇黎明川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集约化育苗示范带、食用菌产业种植示范带、打造高原夏菜示范带、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带五大片带。”

“在培育蔬菜全产业链上,华亭市将坚持以打造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以产业链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完整的蔬菜产品生产、存储、保鲜、分拣、包装、销售、流通供应链体系,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乔凯说,“年内建成华亭市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建立蔬菜冷藏、包装、销售体系,打造华亭蔬菜公共品牌。开展蔬菜‘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认证蔬菜绿色产品9个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亭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华轩 摄)

围绕做大做强做精设施蔬菜产业链各关键节点,全过程延链、全环节补链、全方位强链。今年,华亭市将全力实施品质提升、市场拓展、品牌打造、农旅融合行动,年内计划投资5300万元,实施设施蔬菜项目6个,种植蔬菜3.48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达到1.1亿元。

“去年,我们村蔬菜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69万元,纯利润达到18.5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50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经济强村的转变。”孔彦荣说,“是蔬菜种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造福了村子群众,我们要坚持走好这条‘菜’富路。”(通讯员 张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