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发改委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有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方面,通知说,除个别超大城市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通知还说明,户籍制度改革的几个要点:

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

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通知还说,各城市各自制定具体落户办法,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通知也提到,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等。

长期户籍制度,农民沦为二等公民

这个长期户籍制度,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推出,农业人口被排除在福利资源分配之外,这种不公对待,酿就了一笔历史性欠账。

这个14亿人口大国,居民高达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农业人口,对于农民的这笔欠账太久,也太长。

如今,在低于300万人口的城市放开户籍,300万到500万人口的城市放宽户籍,农民可以变成居民了?那来自于当地政府的各种福利补贴,居民都应该享受到。有多少人愿意进城落户呢?

放开落户限制,试图促进消费、提振经济?

过去几十年,国内经济界一直呼吁要废除户籍制度。人员的自由流动就意味着生产力的增加,这是常识,但是政策在过去几十年就是不动。

2012年之后,于2013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一直推动不了,为什么现在突然放开户籍限制了呢?

这可能是因为,各地政府收入紧张,没钱了,怎么办?眼下,急于解决钱袋子的问题。过去钱袋子的最大来源就是房地产开发,卖地来开发房地产,现在盖了大量的房子闲置在那儿,没有人来买。

现在看来,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也就是说,让愿意进城落户的农民来消化房子库存,让农民进城消费。

首先就是要消费房地产,要买房子,城市的这些房奴已经接盘得差不多了。然后买房子还要添置家具、买电器,各种各样的配套东西,创造消费。都是为了拉动消费,提振经济、创造就业。但是不是能达到目标?

别忘了,现在城里人都想法下乡,换个生活环境,还有乡村振兴在推进,乡村建设又已开始,或城或乡,面临谨慎选择。

我想,其实农村人也未必傻,未必就会上当,重要的是有没有钱。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在不断提升,未必就一定会去接这个盘。

就算农民有钱,现在房地产在降价,房子有价无市,你今天买了房子明天降价了,你说你敢买吗?像这种大宗投资,原则上(现在)不是一个购买时机。

如果是明眼人,在这个时候要捂住自己的钱袋子,看准了再动手。

对于户籍限制放宽政策的出台,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已经处于长期向下行的艰难趋势,官方已经看到,再不出台实质性的举措,经济会快速下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部分放宽落户限制的政策出台了。

不过,现在只是部分城市放宽,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不见起色,最后连超大城市都会放宽落户限制。其实上海已经开始在做了,近几年上海不断出台各类研究生落户上海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户籍本身并非关键,公平对待很重要

事实上很多农村人在城市打工,也都通过其它形式在城市里住了很久了,这已经是一个事实,现在才松动这个户口,其实意义不是很大。乡村振兴,还给留另一条后路。

户籍本身并非关键,关键是要改掉户籍背后的三大不平等,人权、财产权和公共服务的不平等。户籍制度把人分成等级,关键要把弱势群体当人看。

目前,真正给居民丰厚福利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并没有放开,还有待政策落地实施。所以,并没有真正说,官方要把农民这个二等公民的身份给改变掉。

虽然,政策承诺“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但还在试点有偿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让农民都进城,农村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或有偿退出,让新型职业农民,搞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或许,特别是在城镇、郊区的那种,给你变成城市户口,那你的土地就可能被征用,然后政府再卖钱、再去建设其他项目……

总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虽已下发,但农民或农民工群体,面临或城或乡的选择,如何选择,还是衡量自身能力及处境,凡事都得留条后路。

关于进城还是留乡,大家怎么看?一起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