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实习记者:李宣璋 每经编辑:陈旭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是人类遭遇疫情迄今为止最强传染力的病毒?

R0值(基本传染数)为18.6,疫苗与核酸都没有用了?

重症率和后遗症也增强了?

近期,上述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5的说法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上述说法是否真实?当前的防疫手段在病毒变异及传播之下缺乏效力?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香港大学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谭晓东等专家进行了采访,不同于网络上流传的说法,他们对BA.5表达了更为科学、更为专业的观点和意见。

质疑一:R0值为18.6,BA.5毒株传播力最强?

NBD:有说法认为,南非最新研究显示BA.5的R0值为18.6,是目前已知传播能力最强的病毒。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金冬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如今人们都广泛接种疫苗,在形成免疫力屏障的情况下,是不能用R0值来衡量BA.5传染力的。

因为R0值是说所有人对病毒都敏感、也没受过自然感染的情况下病毒传播的数量。在真实世界中,用Rt或者Re值(有效繁殖率)来衡量BA.5的传染力才是更为合理的。

从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的情况来看,BA.5的Re值都没有超过2,香港大学每天都会检测并更新本地的即时有效繁殖率,从数据上看,近一个月以来从来没有超过2。可以说,BA.4/5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超过10的,超过5的都非常少。

BA.5的传染力是要比BA.2高,高出10%到30%左右。但从南非、葡萄牙疫情的实际情况来看,它的日均发病率高峰和BA.1/2流行的时候其实是相差很远的。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3月份首次报告这个病毒到如今,三四个月的时间才成为主要病毒毒株,说明它的传播力不是像传言的那么强。当初BA.1/2出来的时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德尔塔毒株挤下舞台,成为主要流行株了。

所以在目前大范围接种疫苗的前提下,大多数人群已经形成了免疫力,因此不能用R0值来衡量病毒的传染力,一定要看真实世界的数据,比如有效繁殖率。

实际上,BA.4/5与BA.1/2毒株的区别是比较小的,一共就3个核苷酸不一样,而BA.1/2与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时期的病毒相比,大概有60个核苷酸不一样。因此,BA.4/5与BA.1/2是大同小异的,上星期我们在Science(科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是讲这个。

常荣山:不仅是这个说法,还有说比麻疹的R0值12~18都还要高等相似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

首先来说所谓麻疹的这个R0值就是没有证明过的。其次,一个病毒R0值的计算和实验是很复杂和严谨的,要考虑各种场景、人群特点,通过数据模型重建场景去计算出来。这是不能够通过一篇文章来断定的,并且学术界也没有多少人去引用这篇文章。因此这个18.6本身就是一个估计值,也很难用实验去加以证明。

要明确的是,BA.5的传染力跟BA.2相比的确是有加强,但并没有特别强的增强。可以说,BA.4和BA.5是“一伙的”,因为BA.4和BA.5只有一个突变不一样,然而这个突变意义目前还不清楚,因此也有学者经常把它写作BA.4/5。

BA.2.12.1亚型和BA.4/5其实也是“一伙的”,这3个基本上属于一代。“一代”的意思就是都差不多,传播能力、免疫反应都差不多,只是有些地方不一样。

7月7日,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教授对南非、萄葡牙和法国的发病高峰进行了分析,这三个国家主要由BA.5引起的日均发病率最高峰,仅为BA.1/ BA.2发病高峰的33%(南非,法国)~47%(萄葡牙),他没有观察到类似BA.1/ 2引起的发病高峰。南非、萄葡牙、法国和德国的暴发曲线都不支持R0值为18的说法。

这 三 个 病 毒( 指 BA.4/5、BA.2.12.1)我预计可能到今年9月份也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占据主流地位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可能今年冬天我们要预防的就不是这几个亚型了,可能有新的变异株出现。

我认为当前对于我国来说,分布在我们周边、对付起来比较麻烦的毒株是BA2.75,也就是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它的免疫逃逸能力比BA.5还要强,具体强多少目前还不清楚。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发现该毒株了,因此我国在这一两个月需要密切关注是否会有相关的报告。

谭晓东:首先,BA.5的相关数据在各个国家都不太一样,目前在我国没有大量的数据,所以如果直接把国外的数据拿过来,我觉得这个特定的数据就可能是不太准确的。

其次,相关的说法是基于在南非的一个研究,还只是个预印版,并没有正式出版。从已经看到的文献报道来看,它可能还不是太准确。

这个所谓的R0值是在人们完全没有接种疫苗、人群免疫完全是空白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考虑到经过3年的抗疫,南非已经有一部分人打了疫苗,有一部分人已经感染了,所以这个数据值得进一步推敲。

要承认的是,BA.5的传染力高肯定是要高一点的,但是不是高到那个地步、是不是目前传播最快的病毒亚型,现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质疑二:现有核酸检测、疫苗对BA.5不起作用?

NBD:有说法认为现有的疫苗对BA.5不起作用了,而且核酸检测也检测不出来。请问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金冬雁: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现有的疫苗依然是有效的。即使是针对武汉暴发新冠病毒时期的疫苗,也是能够起保护作用的,依然能大大减少感染的,还是能保护感染者不得重症、不死亡,这都是有相关研究作为支撑的。

从现实情况来看,澳门、西安报告发现了BA.5毒株,如果核酸检测对它没用的话,那为什么这些地方还会继续要求做核酸检测呢,这说明核酸检测也好、抗原检测也好,目前依然能把BA.4/5的感染者找出来,非常精确,特异性也非常高、非常灵敏,这个目前是没有异议的。

刚才也说了,BA.5与BA.1/2是大同小异,既然能用核酸、抗原检测去查BA.1/2,那为什么到BA.5这儿就不行了呢?所以这个说法是很荒谬的。

常荣山:这个说法不对!相关研究显示,对于BA.5来说,不是说疫苗完全没用了,肯定没有这样的说法。

7月6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研究组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告了国产智飞ZF2001重组蛋白疫苗、科兴灭活疫苗以及序贯接种对于最近流行的BA.2.12.1,BA.4/5的血清中和活性。该报告认为,接种国产智飞疫苗,并且将第二针与第三针的接种间隔延长到4~6个月,能使接种者对BA.4/ BA.5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对更高,对所有奥密克戎亚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高约30倍。

从这份报告的研究来看,接种智飞的疫苗,两针间隔4~6个月,是有保护作用的,所以说疫苗还是有用的。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接种BNT162b2 mRNA疫苗的加强针后,尽管受试者体内普遍产生了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但相比BA.1毒株,针对BA.4/5的抗体滴度降低得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疫苗的作用大幅降低,可能意味着现在需要重新免疫,即需要重新打第一针和第二针。

谭晓东:现在说疫苗完全没作用,为时尚早。我们观察疫苗,主要是看它防范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免疫和特异免疫,所以特异免疫的效率可能会打折扣,但并不等于说完全没有用。

讲疫苗作用的时候,一个是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一个是对特异病毒病原体产生的有效作用,即特异免疫。

关于核酸检测对BA.5没用这个说法,我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到目前为止,我们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还是有效的,没有数据说明准确性会下降。

质疑三:BA.5致病性更强、重症率更高?

NBD:有说法认为BA.5会“走肺”,而且致病性更高,重症率和后遗症会增多,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BA.5的重症率和后遗症是什么情况?

金冬雁:“走肺”这个说法可能来自日本一项关于BA.5的致病性研究,即通过动物实验,对比感染BA.2和BA.4/5的金仓鼠。要知道动物模型会有误差,金仓鼠的上呼吸道和人是不一样的,这是早就被证明过的。

以前做BA.1/2实验的时候,也说致病性增加了,现在又说致病性增加了。这些研究者中有一些过去并不是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而现实中往往是把实验结论搞得越新奇越容易发论文,但这些实验并不全都是靠谱的。

从葡萄牙、南非等国家实际情况来看,从确诊人数到住院人数再到重症和死亡人数,BA.5都是减少的。

如果拿BA.1/2取代德尔塔毒株那个时候的数据来看,确诊人数是翻倍的,传播力特别强。可现在BA.4/5不是这种情况,在相当大一部分人接种疫苗尤其是三针的情况下,BA.4/5的危害性和感染规模是比过去要小的,它的致病性也是更弱了。整体的实际传播数是比BA1/2更弱的,这也是在全世界现在看到的情况。

从香港特区现在这第五波疫情来看,100多万人受到感染,没有打过疫苗的新冠死亡率大概是3%,打了三针科兴疫苗,死亡率是0.06%。

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很少有人相信BA.4/5的致病性是比过去高的,而且病毒进化的规律也不是这样。

常荣山:说BA.5会“走肺”这个说法很荒谬,难道之前的BA.1/2就全走上呼吸道而不走肺?这太荒谬了,BA.1/2本身也会感染到肺,特别是重症患者。

总的来说,BA.5的致病率是比BA.1/2低的,从死亡率来看也是比它低的。关于重症率和后遗症这个,现在还没看到相关的报告,无法统计。因为BA.5是4~5月份才开始,后遗症一般都要求3~6个月以后,现在谈后遗症为时尚早。

从张作风那篇研究来看,在南非BA.5的平均病死率是0.65%,而BA.1/2是1.33%。在法国,BA.5的平均病死率是0.073%,而BA1/2是0.13%。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BA.5亚型与BA.1/BA.2相比,病死率是显著下降的。

谭晓东:从报道来看,最开始有报道说BA.5可能主要侵袭部位在肺部,但是后来大量的研究又证明不在这一部分。

现在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它的致病性、重症率、致死率不一定比BA.2高,这两者有可能差不多。考虑到这是刚出来的病毒,对此研究的数据不是太全面,所以曾经有研究是说致病性会更高,然而现在比较倾向于认为是几乎和原来的毒株差不多的,没有很明显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