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消息显示,为加快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进程,综合考虑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2022年6月21日北京时间下午15:20,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收到来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第二阶段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的最新通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12月5-17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也就是说,由于担心疫情带来的变数,普遍被外界视为更为重要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与昆明失之交臂!

对于COP15第二次会议的举办,早在2021年8月18日,据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经《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四届主席团7月14日决定并经中国政府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而且,截至2022年5月23日,不少媒体也仍在报道宣传“COP15第二阶段会议即将在昆明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面对这样的转折,不少昆明市民震惊之余也表示道:“太遗憾了,昆明就这样错过了一次盛会!”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遗憾呢?

第一:资金投入

据昆明财政局《市财政局圆满完成2021年度COP15大会筹办资金保障工作》显示,2021年度COP15大会会议各项资金保障合计约1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第二,COP15第一阶段会议对昆明带来的利好

2021年,举世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高朋满座的会场,清新靓丽的城市环境,风光秀丽的生态环境,意义非凡的《昆明宣言》,昆明再一次站在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对于东道主的昆明而言,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只是达成的协议,取得的共识,伴随着的是更多的溢出效应。它打开了昆明,乃至云南的新的窗口,开创了新的发展局面,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在盛会筹备的契机下,昆明下大力气对市容市貌进行大整治、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开展“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治”(治脏、治乱、治差、治堵)和爱国卫生“7 1专项行动”,大力实施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和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扎实推进62条城市重要道路整治提升,高标准打造15条美丽示范大街和33条花树街道,持续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质量,推动城市形象靓丽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共生共融”、“神鸟共话”......百组绿植“雕塑”的立体花坛,亮相在昆明市内,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不断涌来拍照打卡,星罗棋布的湿地、公园犹如一颗颗绿色珠宝点缀在滇池畔,为尊贵的来宾们留下了最美的昆明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除此之外,借着COP15的契机,昆明对彩云北路、广福路、环湖东路、飞虎大道等90余条道路进行功能颜值大提升,完成2000余栋楼宇等设施景观亮化;191万盆花卉组成的庞大花阵;家门口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修葺一新的城市道路、驰骋在道路上的清洁能源公交车...... 这一切,让昆明更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在COP15的闭幕之后,COP15大会举办馆——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7号管、5号管、南序厅免费对外开放,市民们争相一睹国际盛会风采,短短21天里,滇池会展中心共接待了53.73万人次到场参观,平均每天人数超过2.5万,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成为最热打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面对如此大的外溢效应,怎能不遗憾!

第三,昆明对于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筹备付出

对于COP15第二阶段会议,今年四月,昆明市政府就印发了《昆明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方案》 :深入实施市容环境提升、道路交通提升、园林绿化提升、城市更新提升、国际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七大行动,采取33类、共81项具体措施,全力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筹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具体行动包括了:(信息内容见:昆明市人民政府官网《昆明将开展七大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 提升改造垃圾房445间、公厕109座、垃圾中转站25座;完成西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750吨/日),加快推进清缘润通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二期建设。

  • 对城区照明品质差的119条道路路灯光源进行提质更换,降低能耗,提升照明品质。

  • 综合推进城区100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打造节孝巷等一批精品小巷。

  • 完成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22个地铁站点建设,做好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运营准备以及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选取具备条件的地铁站点出入口设置一批智慧亭棚等便民服务设施。

从市容环境提升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七大行动,依据COP15第一阶段来看,其筹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万事俱备,却失之交臂,怎么不遗憾!

一场国际盛会,提升一座城市;一次春城之约,带来空前机遇。

谈及盛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影响,不得不提的便是99年世博会!

对于99年世博会,小编随机采访了几位昆明市民,先来看看他们的感想。

KK 95后

“小时候,家里就放置着当时的吉祥物“灵灵”,还有许多人在灵灵前面的照片,虽然那时年纪还小,但那些物件摆放家里很多年,也成自己孩童时期的重要回忆。”

林先生 70后

“对于每一个昆明人来说,当时昆明世博会算得上是全民参与的大事。”

云南旅行社协会会长 赵家骍

“当时就是一个昆明饭店,一个翠湖宾馆了,到后来才有了金龙饭店、才有了樱花宾馆、才有锦江酒店等等这些高星级的酒店。”

马女士 80后

“我印象里99年昆明的变化太大啦,路比以前宽,街上也比以前干净,路边都摆着好多花,大家知道是要办世博会了,都有一种东道主的感觉。”

那么99年世博会究竟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回顾历史,1999年,对于云南人来讲,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历经3年的筹备时间,共投入183.6亿元的“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世界园艺博览会于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在昆明成功举办。

从这启幕,云南从一个不为人知的“老、少、边、穷”的地方,声名鹊起。

据数据显示:1999年,云南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4亿元,比1998年增长49%。其中,仅1999年10月2日当天,昆明世博园接待游客就达12万人次,6个月展会期间参观人数更是高达950万人次。据了解,950万人次基本相当于2009年北京故宫全年的接待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来源于网络)

在世博会举办的那半年里,不断有全国城市发出世博专列抵达昆明,有5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15个外国使团和国际组织前来参观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来源于网络)

1999年,昆明二环在世博会召开前夕正式通车;

1999年,全长14.5公里的广福路也建成通车;

1999年,斥资153亿元的小菜园立交桥建成并通车,桥长2285米;

1999年,西南地区第一条6车道的高速公路——昆明至玉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999年,金马、碧鸡坊、忠爱坊的恢复重建完成,同时竣工的还有金碧广场、商业步行街;

1999年,昆明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昆明佳华广场酒店开业,楼高150米,有37层,是当时昆明的第一高楼,也是云南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1999年,市区新增加绿地190公顷,629万盆鲜花摆放到昆明的街头,10个公园披上新绿。

而在这一年,发展最快的当属世博片区,高天流云、世博生态城、公园道一号,被视为代表昆明高档住宅的“三驾马车”先后建成。此后,世博片区乃至整个昆明,都掀起了高档住宅开发的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综合上述可见,99年世博会给昆明这座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发展进程,有网友表示,“这场盛会,至少加快了昆明20年的发展进程。”

然而,对于昆明这次失之交臂于COP15第二阶段会议,失去一场等待了22年的盛会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实为可惜!

另外,从2021年昆明的一些现状来看,对于昆明的发展也不免担忧。

长腰山变“水泥山”事件

在COP15大会召开之前,也就是2021年5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曝光“云南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 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典型案例,案例指出,昆明相关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到位,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前脚刚肯定生态成绩,后脚就被曝光,长腰山变“水泥山”事件的戏剧性的转变,也引来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和无情嘲笑,触目惊心的过渡开发,也与“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COP15大会主题格格不入,此事件也为这座春城罩上了一层阴霾。

昆明GDP增速倒数第一

今年年初,2021年GDP成绩单出了之后,“云南省长喊话、昆明急了”的字眼频繁出现在网络!为何如此?

2021年,昆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22.5亿元,同比增长3.7%。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这不算是个好成绩。3.7%的GDP增速,比全国水平(8.1%)少了4.4个百分点,在全国GDP前50强城市中垫底,在27个省会城市中也是倒数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除此之外,在《 COP15时评:为什么云南讲不好生物多样性的故事?》一文中也讲述了为什么云南讲述不好生物多样性故事。

欲攀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皇冠,必成其重。长腰山变水泥山,昆明在2021GDP27个省市城市中倒数第一,昆明与COP15第二阶段会议失之交臂......我们在社会滚滚前进的车轮下,看到了每一次磨难,每一次跌倒。但我们也要看到COP15第一阶段会议的成功举办,世人关注的大象群“北迁”的成功。

胜不骄,败不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伸展,希望云南越来越好!

本文系蜗的生活原创内容,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文字 | 凡叔叔

图片 | 网络

策划 | 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