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集团急忙戴上非法集资的帽子

2022年4月3日,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集团)中期票据“19汉当科MTN001”兑付逾期,揭开了当代集团连锁式“爆雷”序幕。

据投资人爆料,不算债券等标品产品的融资,当代系合计有57亿的非标融资产品。

当代系57亿非标融资暴雷后,当代集团匆匆忙忙地主动给自己戴上“非法集资”的帽子,并声称自己的非法集资已经被政府行政立案。4月29日,当代集团公司召开会议,向与会人员宣布非标融资定性为“非法集资”,并把还款责任推到销售理财产品的客户经理等身上。5月5日,当代集团等三家涉事企业联合发文要求员工退钱,很明显,是企图转移矛盾焦点,用杯水车薪的佣金退还先抵挡、敷衍一阵,并达到让客户与客户经理缠斗以坐收渔利的目的。

二、当代集团的如意算盘

那么,一般公司避之犹恐不及的“非法集资”,为什么当代集团却如此迅速地主动定性自己非法集资呢?

其实,简单算一笔账就可以厘清。有财务专业人士指出,50余亿元的资金,如果按照当代集团融资成本费率10%计算,一年的资金成本也要超过5亿元。由于部分债权人的投资期为两年,用“非法集资”之名,不仅可以免除超过10亿元的资金成本,还可以继续无偿使用广大投资人的资金,什么时候还清也不确定,可谓“一本万利”。

另一位投资人的说法更直接地说出了当代系的目的:“李先生现在到天风了,他是行家!如今当代57亿非标债爆雷,人家天天把非法集资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干了不该干的事,为什么呢?哦,原来他是想利用非吸处治条例的规定,可以堂而皇之地把投资人的利息全部赖掉,然后本金还可以打个折。这非吸的马甲一套上,艾总直接收益20个亿,记住这还是税后哦。原本用来打击非法集资坏人的法律,成了他赖账的工具,真是太有才了!”

三、非法集资并无权威部门的定性

不过,对于“非法集资”的罪名,是否真由行政立案或者权威部门认定呢?目前,已有投资者提出质疑,最明确的证据是,有投资者参与6月23日当代集团及工作专班人员在南京与投资者的见面会,会上,专班组长曾明确表示,当代集团债务违约事件并没有定性为“非法集资”,也不存在“行政立案”的情况。所谓的“行政立案”据说也只是区金融局的说法,目前债权人并未看到任何书面文件。

两个相互矛盾的说法,哪个才是真实的?

四、当代系融资与非法集资的差异

当代系的57亿暴雷非标融资产品,从其发行平台、销售渠道、性质及现状等各方面分析,与当前已经爆雷的其他大型集团的融资产品,如恒大、三胞、苏宁等相比,还是有着很多的不同点,更与一般的非法集资产品有重大的差异。

首先,当代系的非标融资,是通过长众所这个平台发行的。而长众所的全称是武汉长江众筹金融交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16日。仅仅从公司的名称来看,就不是一家一般的普通公司,因为名称中的“众筹”两个字,众所周知意味着与金融或融资,“众筹”之后还紧接着“金融交易”,更加突出了这个平台的正规性,这类名称的公司一般都是各省、市政府批准的金融交易平台,没有政府的批准或者认可,根本无法注册。

其次,长众所具有国资背景,且曾经被武汉市列为十三五规则重点扶持的金融平台。长众所的股东中,除了当代系的公司之外,还有多家国资公司或者国资控股公司。国资入股这类融资平台公司,显然至少是国资并不认为这类平台是非法集资平台,即便不能确定长众所是否正规的金融平台,但至少是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非法集资平台。

作为产品通道的长众所具有国资背景,且曾经被武汉市列为十三五规则重点扶持的金融平台,显然广大投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情况,就认为这个平台的相关理财产品都具有国资备书,非常可靠,所以才把自己的投资钱甚至养老钱、看病钱都拿出来购买相关的理财产品。

第三,投资人之所以购买产品与天风证券有直接的关联关系。天风证券的全资下属企业天风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天沣天盈投资有限公司10%的股权,而天沣天盈持有长众所20%的股权,因此天风证券是长众所的间接股东。虽然穿透看,天风证券的间接持股比例微不足道,但却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有没有天风的持股,是完全不同的。天风证券是一家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且还是上市公司,其通过关联公司对长众所持股,等于为长众所站台加持。是不是非法集资,一般老百姓可能确实不懂,但正规金融机构不可能不知道。天风证券通过下属机构参股长众所,给外界投资人的政策信息就是,长众所是正规的金融平台,其融资业务也一定是合法、合规的。

除了间接参股,天风证券还直接参与了产品销售,根据胜马财经提供的数据,天风证券代销规模逾15亿元(见《疑云重重!起底当代集团的“非法集资”之谜》)。一家正规金融机构参与发行平台的股权投资,且还直接参与产品销售,如果说这些产品都是非法集资的产品,天风证券又怎么可能参与呢?

第四,非法集资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息。而当代系通过长众所渠道发行的大多数理财产品,利率并不高,一般在6.5%~7.5%之间,由当代集团以差额补足的方式提供保本保收益。在当代系的融资中,如此之低的收益率,与高息非法集资根本无法相比。

我们认为,就算这个事件最终被定性为非法集资,它也与其他案例状态不同,其一是当代集团的资产都还在,且初步审计结果显示是资产大于负债的,当代集团完全有条件优先处理好这57个亿的非标产品;其二,人没跑路。无论当代、喆信还是长众所,这些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其股东、高管等主要成员都还在,都还在正常履职,所以完全有条件加快处理进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安定。

五、天风证券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当代集团57个亿融资产品是同时通过三个渠道的销售的:喆信、长众和天风证券。前二个渠道在当代集团的公告函中都出现了,唯独天风证券没有出现。

当代集团与天风证券原本就是一家的事实属于众所周知,在暴雷事件发生之前,天风证券也乐得给当代把这件外衣披在身上,当代天信的好几家办公室都是在天风证券的营业部办公,并且与营业部卖同样的理财产品。

暴雷事件发生之后,天风证券避之不及,恨不能立刻把自己摘干净,宣称自己并没有参与销售产品,对广大投资人的诉求更是置之不理。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天风证券难道不该对这次的爆雷事件承担责任吗?难道不该出现在那封给债权人的公告函上吗?

天风证券现在已经是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具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也是对其国企社会责任感的一次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