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高考后的志愿报考阶段,尽管各种“热门”新兴专业层出不穷,但医学类专业的地位却一直很稳固,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历年来都是许多家长的首选。
而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临床医学是外科医生的对口培养专业。作为社会的“刚需”职业,外科医生们不光地位体面,在平均收入和待遇方面也超越了很多职业,很符合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尽管临床医学是受欢迎的常青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稳定维持在10万左右,但实际上真正成为外科医生的人却不多,以至于部分地区和岗位都陷入了人可用的困境。
临床医学专业报考火热,为啥医生数量还不够?
在毕业生人数不少的情况下,还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临床医学在学业和就业发展上的难度,与其他普通专业相比要难了好几个层次,像是在大众间甚至还流传出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样的俗语。
- 学业方面耗时又耗力
先不说别的,临床医学光是本科就要读5年。如果要进行硕士和博士的攻读,最快加起来也要8年时间。再加上之后的规培等,还要花费两年的时间。
而且因为未来是真正救死扶伤的工作,所以学业难度上也很高,完全是场场考试赛高考的程度,能够顺利毕业就很不容易了。要知道有不少人都难以坚持,会直接选择退学或者申请转专业。
- 工作方面困难又“危险”
为了病人和医院自己的名声着想,医院在招聘时要求都很高。而且越好的医院,在学历等方面的要求就越高。
像是一些三甲大医院,招录的要求最低都是从硕士学历开始,以及可能对毕业院校也有要求,需要从985、211毕业。
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即使想要入职当医生,但是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岗位,所以就不得不选择别的行业或者降低求职要求去小地方求职。
但是因为小地方的待遇实在是有限,所以最终很多医学生最终还是会选择另外的职业,去做像是医疗代表等工作。
另外,在职医生在工作中,特别是儿科和急诊的医生们,很容易因为与患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自己受到身体等精神上的伤害。
所以在这种危险性的影响下,很多医生也会选择更轻松的科室工作,继而导致部分科室医生短缺。
可以说,以上的三点确实是影响医生数量的重要因素。不过如今随着医学教育的变化和发展,医学专业本身对医生的数量又会有新的影响。
医学专业发展有大改变,开启“精英化”培养模式
因为受制于早几十年前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说医学是对学生素质要求极高的专业,但是在国内依旧是在中专、大专以及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里都有开设专业教学的。
然而从当下的实际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进步,医学教育的提升和进步也是必然的。
毕竟原本的规则已经与如今的用人等方面不相符了,甚至还可能因为层次较低的学历设计,导致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或者是在学历水平不够的情况下,导致工作中出现意外的可能增大。
所以如今在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医学专业的教育模式走上了“精英化”的发展路线。不光中专层次的医学专业直接进行了停招,也直接对大专层次的医学类专业进行了人数招录等方面的控制。
而且在此基础上,除了对原本聚集在大专层次的影像医学、护理学等都进行了学历前移,整体向本科化方向发展外。也对原本本科层次的临床医学等专业进行再升级,全部向一本层次靠拢。
可以说,这一系列举动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不只是让医学生实力大增,减少了学历歧视的发生,也让医学行业整体实力增强不少。
面对医学“精英化”发展,普通学生们该咋办
作为热门专业志愿选择,医学类的专业虽然发展好,但是高三生们在选择时还是要多做考虑才可以。
如果决定要报考医学专业,最好要保证自己可以考入一本大学,或者是被本科层次的学校录取。这样在医学类就业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也可以保证入职不会太艰难。
而且如果要选择医学专业,一定要确保自身有一定兴趣,并且可以有毅力和实力坚持下来。不然在攻读难度日渐增加的情况下,没法毕业的话一切都是无用功。
当然,如果真的很喜欢,但又只能考上专科层次的医学院校的话,最好还是坚持提升学历,才不会遇到就业困难。
总结: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们而言,可能如今这一政策还未完全落实,但是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在报考时尽量避开学历层次较低的医学专业选择,才可以避免未来发展中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