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Xing Perspective

上期《星视角》系列专栏文章《》(☜点击回顾),分享了程星博士对“大学排名”的看法。今天程星博士将就“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非学术训练”这一话题阐述其观点。

原标题:《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非学术训练》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对于当今大学人才培养的批评颇有鲁迅遗风:“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钱老一言既出,立即得到广泛回应。

可大学教育有时就像马克·吐温口中的天气,每个人都在谈论,但没有人对此做任何事情。这还算好的。更绝妙的回应是:“造成‘利己主义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之始,经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断强化,大学阶段不过使其越加‘精致’而已。”1看来在大学工作真好。上游的水从小学流到中学流到大学。身处下游,学生成功可以归于大学;不那么成功时则可推诿给上游。

学生的“精致利己主义”

大学有可能改变吗?

然而,大学教育事关家国兴衰,让幼儿园和小学老师背锅,个中荒唐不值一驳。但“精致利己主义”确是学生从社会带进校园的一种顽疾,大学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为社会疗伤吗?我的答案是,不仅可能,而且大学本科教育的设计上早有预留的板块,只是我们至今未能充分利用。

可以先参考一下一流大学是如何利用这个板块的。最近,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巴科(Lawrence Bacow)的一段讲演在网上冲上热搜。2022年的毕业典礼是疫情结束后首次线下,来者如潮,现场一“椅”难求。面对这群找不到座位的精英们,巴科校长借题发挥,告诉毕业生:你们手持一个名扬世界的学位,日后总会有座位,因为别人会为你们腾出空间。你们会收到各种邀请去分享高见,担任领导。与绝大多数人相比,你们有更多机会改变世界。但是,巴科校长给毕业生的忠告却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为别人留位置,为别人腾出空间,确保你所接受的教育机会不只是丰盈了你的人生。”

为别人腾出空间?这对于一个尚未找到自己空间的新晋毕业生来说,是否言之过早,或是有点苛求?特别是让这些完全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精英们,给不那么“精英”的别人让座,是否构成人才的浪费?这样的观念在我们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似乎暂付阙如。

顶尖学校的教育理念

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我在藤校工作期间,经常收到来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骚扰”电话。这是一群在四年前为他们的孩子爬藤成功而骄傲不已的父母,在付出不菲的学费之后,发现他们的孩子毕业后,居然选择去“为美国而教”2这类非营利性组织支教或当志愿者。我问他们,要是能够重新开始,是否还会将孩子送进藤校?他们对此没有丝毫犹豫,却对孩子四年大学形成的价值观感到陌生,更为与孩子沟通吃了闭门羹而懊恼不已。

有意思的是,我的这些“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多人是我的同路人:他们在国内大学完成本科教育,去海外念完研究生后留在当地发展。他们对于国外的本科教育有太多的迷思与不解,以致在含辛茹苦将孩子送进藤校之后,给自己留下的却是无尽的代际隔阂与价值冲突。

为什么国外的本科教育会把我们的孩子们教得面目全非了呢?其实,与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相比,新移民的孩子在毕业后选择当志愿者的还算少数;多数进了投资银行、IT等收入丰厚的行业。可以理解:新移民家庭,哪一个不是胼手砥足、省吃俭用,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孩子在毕业后能够实现财务自立,甚至回报父母,这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无可厚非。

然而,包括藤校在内的一批顶尖大学,在本科教育的理念上有着自己执着的追求,虽秘而不宣,却为主流社会、特别是他们的上流社会所默认。比如格罗登学校(Groton School),是美国东部最负盛名的私立贵族高中,自1884年创办至今一直被当成哈佛大学的生源基地。创办人皮博笛(Endicott Peabody)为学校选取的校训就是:“服务便是统治(cui servire est regnare)”。皮博笛认为,格罗登以至哈佛这样学校的毕业生,首先必须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而为社会服务本身就是学习在将来如何领导社会的过程。

记得我在哥大上学时,老师请来一位演讲嘉宾。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嘉宾告诉我们,他已经好多年没有享受过如此凉爽的室内空调了。原来他在哥大完成本科后考上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在华尔街一家投行担任法律顾问,不久就离职加入联合国难民署,成为驻非洲的代表。十多年来,他风餐露宿,远离奢华,跑遍非洲每一个贫困的角落,为那些不如自己幸运的人提供帮助。

近年来有更多的藤校学生选择在入校前或毕业后休学一年(gap year),从事志愿服务或去发展中国家旅行。很多人就像那位哥大学长,从此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他们的选择从经济上、从个人职业发展上看都是一种付出,但如此资历却是这个社会未来领袖的简历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问题来了:这样的毕业生,这样的职业生涯,究竟是藤校教育的一部分,还是纯属个人行为?这是我那些新移民朋友们的知识盲点。也难怪,国内大学四年,他们虽然在课外活动上花了大把时间,但因为是“课外”,不计学分,也没人为此较过真。

非学术项目:

一流人才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驱动下,国内大学对于本科教育的关注日渐深入,围绕美国藤校的研究几乎成为高教领域里的显学。然而,在这类文献里,有太多未加筛选的“拿来”、未经考究的理念、未加测试的方法,给研究者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但给管理者带来的却是迷思与陷阱。学者们在描述本科教育的性质时,引进了许多类似的概念:自由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创新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等等,却在操作层面上留下不少空白。

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就经常被当成可以互换的概念出现在文献中。事实上,本科教育由学术与非学术两个板块构成,其中学术项目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通识课程只是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必修的一组课程,目的是思维训练和知识拓展,并未承载所谓素质提升、道德熏陶、兴趣培养等功能。至少,这些不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非学术项目,诸如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其重要性不亚于学术板块。非学术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因校而异,包括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大火的书院建设,以学生素质的提升为目的,因而成为藤校教育格局与声誉的体现。假如说学术项目的目的是学术训练与专业认知,非学术项目关注的重点则是心理、态度、价值和道德的养成,而后者是一流人才在未来的职场与社会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至少,藤校本科教育的设计者们是这样认为的。

这就解释了我那些新移民朋友们对于藤校教育的误读。他们认为藤校之所以“牛”,是因为聚集了很多学术“大牛”,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顶尖小型文理学院能与藤校比肩而立。不错,高盛、麦肯锡等大牌公司每年专去藤校招聘,但藤校最引以为傲的是那些进入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的校友,因为这些人才是这个国家未来的栋梁。

以我多年游走在藤校内外的观察,藤校对于非学术项目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围绕服务社会展开。他们将课外活动当成未来社会的实验室,通过社团、书院、讲座、文体等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位置,建立自信。比如书院的设置模拟现实社会中的社区,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建设”(community building)的机会,营造院友之间的“战友”情谊。很多新移民朋友认为藤校的这些活动占用学习时间,因此不鼓励孩子参与。殊不知,政、商、军,甚至学界,成功人士的关系网络都是靠名校情结、(书)院友情结得以维系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非学术项目能够学到在未来职场上安身立命的规矩和方法。小到主持日常会议、中到协调多方利益、大到化解社会危机,让学生在模拟的世界里经历各种挫败与磨难,为的是让他们将来在职场上不再为之感到沮丧、绝望,不会轻言放弃。

宋朝诗人陆游在《示子遹》中告诫其子:“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流本科教育的设计,应是同一个道理。

[1] 吴敏文:“‘精致利己主义者’是多方合谋的产物”。《中国青年报》(2015年07月16日第2版)。 [2] 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简称TFA)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的目标是通过招募和选择美国各地顶尖大学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参加者承诺在低收入社区中小学任教至少两年。

预 告

下期,程星博士将就“全球胜任力培养”这一话题进行分享,敬请期待。

作者简介

程星博士,现任麦可思首席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政策与管理硕士,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博士。

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院助理院长兼教育学院教授、纽约市立大学院校研究办公室主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规划与院校研究办公室副主任,在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领域学养深厚,经验丰富。

著有《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大学管理研究导论》《大学国际化的历程》《美国大学小史》《细读美国大学》,合著《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美国院校研究案例》等。

注:本文推送标题及文中小标题为编辑自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前请获取转载授权并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