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点昨日,上海高考终于拉开帷幕,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引得围观。喜欢发问VS看重结论?对于这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作文题,外滩特约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王召强表示,其实坚持“喜欢发问”也好,坚持“看重结论”也罢,无非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批判性思考,唯有会思考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文丨王召强 编丨Amanda

昨天,受疫情影响姗姗来迟的上海高考,正式拉开帷幕。

不出所料,语文的作文题目又引来一波热度和关注。不少考生和网友表示,不算难写,但高分不易,因为写出来差不多都在同一水平。

那么,面对这种“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作文题,如何破题、论证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

为此,外滩君特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王召强,撰文细腻剖析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此外,王老师也从此题所反映的“思辨能力”出发,畅谈了教育对思辨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召强老师

喜欢发问VS看重结论

这是一道思辨性比较强的作文题目,因为从类型划分上来讲,它可以算作是一道论辩型议论文,题干中毕竟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念,学生可以从中做出一个自己认可的价值判断,从而展开论证。

这道题目的开放度也比较高,学生既可以选择站边“喜欢发问”,也可以选择站边“看重结论”,然后对所持观点展开意义分析即可,还可以适当加以辩证分析,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所谓“喜欢发问”,也就是阐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

有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入门书,书名就叫《学会提问》,“学会提问”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批判性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只有先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进一步拟定解决问题的合理的建议,所以学会提问对于批判性思维训练而言至关重要。

在亨利·吉鲁看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核心能力就是发现那些在我们身上已经塑造出来的而我们不再愿意按照这种生存状态生存下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因此,真正的“学会提问”的能力,并不仅仅是指天真烂漫地提出“十万个为什么”的能力,而是一种深层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胡适先生所提倡的“多研究些问题”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确会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和提问能力反而被各种不良教育方式消磨,学生渐渐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而只关心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标准答案,也即是所谓的“看重结论”的最为肤浅的一种表现。

其实“看重结论”也并非一无是处,说明学生更加注重实际,更加注重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如何拟定可具操作性的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是思维的纵深发展,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表现。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过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发问的积极性越高,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几乎不再喜欢发问,他们的确更热衷于得到结论,尤其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凡事都希望老师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玉峰老师曾经在《“人”是怎么不见的》这篇文章中分析过造成这种不良的教育现象的原因,我认为黄老师的归因分析是颇为切中肯綮的,黄老师认为当今教育有五条捆绑学生思维的枷锁,分别为:

  • 功利主义驱动:浮躁浅薄,急功近利;

  • 专制主义坐镇:扼杀个性,奴化教育;

  • 训练主义猖獗:制造工具,剥夺灵性;

  • 科学主义横行:貌似科学,堂皇迫害;

  • 技术主义助阵:专讲技巧,无效劳动。

黄老师在列举了以上当前教育的种种乱象之后,总结道:“就这样,独立的人格不见了,独立的思想不见了,自由的精神不见了。‘人’不见了。”以至于当代学者资中筠曾经发出这样深重的感慨:“中国教育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

资中筠先生多次提到“启蒙”对于今日中国的重要性。她所认为的“启蒙”就是恢复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和逻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国人已经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首先丧失的就是发现真问题的能力,发现大问题的能力。

马尔库塞把这种丧失了批判力和反省力的人称之为“单向度的人”。

美国教育家玛莎·努斯鲍姆在《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一书中针对要在学校培养现代公民的具体举措问题,即认为学校要“大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大力培养发出异议之声所需的技能和勇气。”

因为她认为:“教育并不只是被动地吸收事实和文化传统,它还向思维挑战,使思维具备积极的、胜任的、彻底的批判力,去面对复杂的世界。”

“看重结论”从消极的一面来讲,就是被动地吸收事实和文化传统,缺乏鲁迅式的对“历来如此,就是对的吗”的这种问题的深刻反省,只有具备了“积极的、胜任的、彻底的批判力”,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发问”与“结论”兼备,

培养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为了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核心技能正是理性思辨的能力。

美国学者文森特•鲁吉罗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一书中明确指出:“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是评价”,“批判性思考依靠的是心智的约束”,“有效的思考者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施加控制,引导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受其控制,在他们检验并证实任何思想观念(即使是他们自己的)之前,拒绝对其予以认可。”

因此,批判性思维训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问”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检验并证实“结论”的能力。

所以“看重结论”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结论”本身是否属于科学理性的论断,是否经得起科学性的证伪,是否经得起实践性的检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思维能力的层级而言,其实“看重结论”的能力层级比“喜欢发问”的能力层级要高很多,换句话说,“喜欢发问”不难,只要始终保持一个童心,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可,而“看重结论”实则很难,因为检验一个科学的结论,需要更为严密的思维训练。

因此,这道作文题目从立论的角度上而言,选择“喜欢发问”的人可能更容易上手,毕竟“学会提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学生可以拥有充分的生活素材加以印证,不过选择“看重结论”的人可能会显得更有新意,可以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不过论证这个观点的难度要更高一些,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喜欢发问”和“看重结论”的内在统一,不过,这种两全其美的状态往往只存在于理想状态,正是因为两者的冲突,才使得这道作文题目更具思维张力。

考生在立论的时候,应该学会制造道德困境,挖掘思维张力,张力越足,文章往往越为精彩,越是引人入胜。

千万不要写那种看上去完全正确的废话,看似全面得很,其实一点现实针对性都没有,尤其是像这种看似比较抽象的话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写才好,要把自己平时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其中,做到言之有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辨是关注“小问题”

也思考“大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的秋季高考作文命题思路虽然不像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那么注重结合社会情境,尤其是结合宏大叙事的社会热点,但是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还是可以尽可能地多结合具体的社会问题,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论证过程中的空疏和乏味。

因为“喜欢发问”也可以是指关系民生疾苦的“大问题”,例如俄乌冲突的国际问题,人口贩卖的社会问题等等,而“看重结论”呢也可以是指重大事件的历史结论,大案要案的裁判结果等,只要是自己下过一番功夫的理性思考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写在这篇作文中。

有人可能觉得探讨这些“大问题”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是否过于“沉重”,是否有些“少儿不宜”?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是这样回答的。

这位因在哈佛开设“公正课”而闻名于世的教授2014年受邀在TED上发表过一个名为《失落了的民主辩论艺术》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认为在美国当代的政治生活中,民主的辩论艺术正在消逝。

而如何才能复兴民主的辩论艺术呢?

他这样说道:“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如果我们直面社会方面的道德问题,很容易产生观点上的分歧,从而导致偏狭与排异,并互相强加观点给对方。

所以最好是避开宗教及道义方面的大命题,我觉得我们的讨论证明事实恰恰相反,一个更好的互相尊重的方式是直面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是要求人们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回避他们最深层的道德信仰,在我看来,这是复兴我们失落了的民主辩论艺术的一种方式。”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处处散发着“伟大事务的魅力”,把师生召集在一起,创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育共同体。

最早提出“伟大事务的魅力”一词的人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将之引入到自己的教育论著《教学勇气》中,借此阐述他对教育共同体的全新诠释。

他认为:“是伟大事务和我们的关系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伟大事务呼唤我们去认知、去教学、去学习。”具体表现在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开发上,就是要求我们选择那些和时代脉搏紧密相关的“大问题”。

美国学者布鲁斯•沃勒在《优雅的辩论》一书中选择了15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死刑、安乐死、移民、动物生存权、陪审团否弃权、传承录取、宗教和国家、爱国主义、企业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些跟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却同样需要仔细研究、深入讨论甚至是严肃讨论。

它不是要给我们什么正确答案,而是要在“优雅的辩论”过程中让我们互通有无、信息对称,学会批判性思考,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而作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它绝对不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

所以,有时候“结论”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很多社会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出一个正确的一劳永逸的结论的,结论往往是在变动中慢慢形成的,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不断地讨论出一个基本的共识才可以。

在处理这些颇为敏感的“大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下定“一种非激情的、比某个冲动某种善念更坚持也更柔韧不折的决心”才行,从而达到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

正如唐诺在《眼前》一书中所说:

“这里也就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历史通则,当为数并不多的人成功穿越过他所在时代的基本限制,启蒙不见得立刻就来,或者说不会自然发生,因为把此一界线往前推、往外扩大并不是个原有的、自然的工作,而是人的特殊行为;启蒙是辛苦的、长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就像跪在宗教审判席上伽利略伤心地说,可是地球真的在动啊),需要人下一种非激情的、比某个冲动某种善念更坚持也更柔韧不折的决心才行。

……比较有利而且所以也就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保持秘而不宣,不冒犯众人,让这个认知成为一个独占的秘密、一个好用的武器,你比同代所有人多一份清醒、多出一种视野及想象力,森严的基本限制拦住所有人,独独对你不生作用,因为反而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预期的判断依据,你自己自由不可测,却完全知道人们会怎么反应怎么行动,所以可以利用可以操作,生出种种‘诡计’。”

总之,这是一道一旦深思起来就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坚持“喜欢发问”也好,坚持“看重结论”也罢,都有章法可寻,都有学理可依。

作为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还是应该时刻保持开放的头脑,始终关心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注重得出科学理性的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结论,养成全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