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几年前,堂嫂刚生下第三个女儿,产房外的公婆就冷冷地来了句:“怎么又是女儿?”

转而,气愤地打电话跟亲友说一通,然后,回家去了,留下堂哥和堂嫂的父母在那里等着堂嫂——她还没被推出来。

连生三个女儿的堂嫂不免委屈,生女儿又不是她的问题,为什么忍受压力、被冷嘲热讽的却全都是她?

有一次,堂嫂的二女儿和邻居的小男孩因为争玩具而打了起来,男孩的脸被抓伤,他的奶奶气得跑过来骂堂嫂家二女儿,还明嘲暗讽地说了句:“生不出儿子,倒生了个厉害的蹲着撒尿的。”

堂嫂气得说不出话。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每次一说起她有三个女儿,年轻一族的态度还好,但上一辈人中,大多是惋惜,“哎,都生了,能有什么办法呢?女的就女的,三个女娃也很好啦,”

有的则直接劝他们再生一个。

最伤人的还是来自家人的态度。丈夫有三兄弟,公婆和亲戚明目张胆地更喜欢生了男孩的大哥和小叔子一家。

这种不公平的被看轻的待遇,直到堂嫂生下一个儿子,情况才好转。

不得不承认,在21世纪的农村,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没生到男孩而被人看不起,那种瞧不起,是从骨子里发出的。

2、

阿成今年38岁,仍一事无成,前年与妻子离婚后,争到三个孩子的抚养权,却没有能力抚养,只好将他们扔给父母带,自己外出打工。

其实阿成从小就家境贫困,跟着父母过了不少苦日子,但在青少年开始,他就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羡慕有钱人家的孩子,喜欢享乐,挣的不多,却装豪气,经常是工资一发,立刻叫上一大堆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

一直到成家立业,他都没攒下几个钱,相反,欠了一堆债务,连混也离掉。

在农村,像阿成这种眼高手低 ,不肯脚踏实地过日子、明明袋里没几两碎银,却要装阔绰的人,人们是瞧不起的。

现在,村里人看阿成,大多数是看笑话的态度。就是可怜了三个孩子。

3、

王阿姨的丈夫在10年前因车祸去世,她没有改嫁,而是单独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一个12岁,一个14岁)。

一个农村寡妇含辛茹苦地抚养两个孩子,这听起来,怎么说也应该是一个励志故事。

但奇怪的是,王阿姨自丈夫过世后,不种田,也不出外打工挣生活费,整天就窝在家里看电视,帮大女儿带外孙。

那他们一家的吃穿用度费用从何而来?一部分女儿给,一部分是车祸死去的丈夫得到的赔偿金。

这本来无可厚非,她不偷不抢,没伤害人,喜欢怎么生活是她的事。

然而,村里的人逐渐发现,自家地里的成熟成熟瓜果之类的庄稼,以及鸡鸭有时被人偷。

如此几回下来,人们发现,正是王阿姨的两个儿子所为。

多年“坐吃山空”,然后把两个儿子养成小偷?人们对王姨一家嗤之以鼻,越来越瞧不起。

不过村庄小,村民们多少讲点人情世故,并没跟他们家撕破脸。

总的来说,其实,农村就是个小社会,跟整个社会一样,有自己的风气和习俗,一旦超出风俗习惯范围之外,自然是不喜欢,甚至瞧不上的。另外,农村人跟社会上的一样,对好吃懒做、眼高手低、不劳而获的诸类人,都一样是瞧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