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最近各方学者讨论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当中,关键是需求不足。甚至有人提出质疑: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而新供给也会自动创造——经济学供给学派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确实值得思考。对此,我们的一贯观点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者而言,总量与结构、供给与需求都可以分开讨论,各自成篇,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总量与结构、供给和需求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正因如此,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绝不可偏废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一味强调另一个方面。如果政策厚此薄彼,那势必会导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我们说,经济社会体系是一个普遍联系、多维多元的复杂系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恰恰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和指引。

2017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提出:“各有关方面要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经常“回头看”,既要看相关联的改革方案配套出台和落实情况,又要评估改革总体成效,对拖了后腿的要用力拽上去,对偏离目标的要赶紧拉回来。”所以,对于经济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也一样,大方向上必须长期坚持,但同样需要“经常回头看”,“对拖了后腿的要用力拽上去,对偏离目标的要赶紧拉回来”。

那么,“回头看”我们过去2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是有些缺乏必要的系统考量?比如,中央说供给侧结构改革,下边的政策就过度集中于供给端的作为,而少了许多对需求端的关注?过度集中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少了许多对经济总量的关注?再比如,中央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下边的政策则忽视稳与进的辩证性和系统性,而过度集中于“稳”的追求,却少了许多进取精神。等等。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结构性失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更重要的是:导致需求不足。

所谓需求通常指向三个方面:其一,国内消费需求;其二,国内投资需求;其三,外部需求。在新发展阶段,在践行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总需求,势必应当更多指向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需求——内需。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确信经济内需不足,那就必须设法扩大。通常的方法无非是:在加大政策性投资的同时,促进消费。毫无疑问,这两项促进都需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比如,财政政策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如何配合?加大总量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像结构性政策,货币投放集中于中小微企业、绿色产业、国家重点项目等等,应当说这是一种“独创”,在确保总量足够的前提下,尝试总量政策为经济结构转变服务值得赞赏。但我们同时应当强调:货币政策必须坚守总量政策的本源功能,绝不能用结构政策取得总量政策,更不能只顾结构而忽视总量。

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当央行易纲行长说货币政策要“继续从总量发力”之时,市场一片文章以此为题,可见人们对货币政策回归本源的渴望。毕竟,在大田干旱之时,滴灌的作用有限。实际上,滴灌的意义在于“吃小灶”,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必须在大家都能吃饱的前提下为个别人开小灶,经济才能更健康。否则,需要吃小灶的人会越来越多,而经济的健康程度也会越来越低。

还是那句话: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顾此失彼、厚此薄彼都会导致重大经济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