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家长们的共识。

于是让孩子大量的阅读成了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从专家到老师,也都纷纷列出相应的书单,推荐孩子们进行大量的阅读。

阅读的量似乎成了一个重要的标准,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要求背很多古诗,还有些家长按照刷单的方式,把有关书单上的书逐字,让孩子一个不能少的全部读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做的效果表面来看是很显著的:有的孩子出口成诵能背很多古诗,有的孩子能够列出很多自己看过的书。

但是稍一深究就会发现其中大有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恐怕就是家长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读了这么多的书,语文能力依然没有提高呢?孩子依然学不好语文呢?

今天小爱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以及应该如何解决。

课外阅读量≠阅读应试能力

孩子处在学龄前的时候,家长大多还是比较佛系的,给孩子读了大量绘本,最多只是要求个识字量。可是到了小学阶段,当发现孩子在语文考试中不占优势就开始茫然了,孩子读了那么多书,不应该是这样的成绩呀!

这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误解,误以为课外阅读量=阅读应试能力。

但实际上,小学阶段的阅读考核点跟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两条并行的线。小学阶段的阅读考核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文字应用基础、语言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而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另外四个方面:知识面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写作素养的积累。

两者侧重点不同,这里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即使是平时阅读量大的学生,仍然无法避免考试时的丢分。

所以,要想孩子阅读能力强,考试拿高分,除了平时的大量阅读外,还需要学习阅读的应试能力。因此,我们不能默认孩子阅读好,语文就一定能学得好。

当下的语文教育,更多的注重于对字词的书写、笔顺、读音、使用的细节,孩子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这些规则,而这种过于“精细”的学习模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而课外的阅读则可以弥补孩子对阅读热情的缺失,通过开拓视野让孩子点燃对文学的热情。它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策略和拓展,因此并不能取代课堂的作用。

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好

阅读,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学校里,阅读能力除了涉及语文成绩,也涉及是否能读懂其他科目的题干与答案;在社会里,阅读能力涉及一个人是否能快速地理解规则,能否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很多时候,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总会有这样的感受:

不记得书中大部分内容,只记得零星的情节;

读完一本书要花很长很长时间;

读完书后,完全不知道书中写了些什么。

这种阅读缺乏有效的内容输入,读再多的书,阅读理解能力也不会提升。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呢?这里小爱给大家几个建议,家长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建议,来帮助孩子有效改进:

第一,家长边阅读,边向孩子提问题

阅读,最重要的是掌握故事当中的情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不一定认识大部分的字,但是我们可以让他记得故事当中的情节,从而加深他们对于情节的记忆。

比如当你讲过一个故事的时候,你可以问孩子故事当中的发生过的一些事情,通过不断地提问,从而刺激孩子大脑对于故事情节的记忆,这有利于他以后对阅读故事的理解能力。

第二,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理解能力的构成需要孩子勤思考、勤发问。沉浸式的阅读会增强孩子的代入感。父母可以与孩子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模拟一个正在阅读的故事情节,通过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再逐步递进式的复盘,并让孩子记录下阅读的心得体会,阅读的价值才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这种平等的口头交流,十分有助于孩子的主动思考,还能让孩子加深对全书的观点认知。

第三,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验证一个人有没有掌握好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用自己的语言,再复述这个知识点!同样的,你想知道孩子有没有理解这个故事,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让他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这个故事。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会经常“词穷”,但是你可以让他试着讲,如果忘记情节了,家长可以提示一下,然后让他继续复述。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复述,最后让他可以在家长不提示的情况下,他也能流利地讲出这个故事,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讲给其他同学听,甚至可以参加演讲比赛,这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信心。

读书多≠写作能力强

我们通常都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一对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这种输入和输出并不是一定的,并不是书读得多,作文就一定写得好。主要原因在以下几点:

第一,读得多,但读得浅。孩子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只是泛泛而读,并不会太多有实际的成效。

第二,读得多,但想得少。很多时候,孩子读书,只留意故事情节怎么生动曲折,很少停下来研究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这样的阅读,多则多矣,但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审视,效率就比较低下。

第三,读得多,但丢得快。读了很多书,但是从来没有主动积累的意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记住了一个轮廓。书中最精华的语言,一句都没有留下来。岁月流逝,连轮廓,都还给作者了。

第四,读得多,但写得少。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好多人,书一本又一本地读,但就是不愿意写文章。写的能力,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写不好,也就正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阅读与写作是有关联的,但不足以成因果,更远远没有到正比关系这么强大。那么阅读到底有什么用?

人生不是每件事都要有用,阅读的最大快乐就是阅读本身。至于阅读的用处,如果只是盯着提高写作水平,那就太狭隘了。喜欢阅读的孩子,作文可能没有高分,但也可能不会太差。

所以无须要求孩子通过阅读提高写作,相对写作,阅读重要的多。尤其不能摒弃阅读,超近路的去背诵范文,学一些技巧。好的文学,根本没有技巧,也无需华丽词语堆砌,而是通过整体的布局,身临其境给人以享受。

最 后

虽然阅读量≠好成绩,但没有阅读是万万不能的。从短期看,读书多未必会直接体现在语文考试成绩上。因为考试有侧重点,也有一定应试技巧。而且现实中,确实有孩子光刷题不课外阅读,在低年级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例子。

但是,从长期看,持续的有深度有广度的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语文这一门学科,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会表现得更加优异。所以我想比起分数,这才是阅读真正值得在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