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本栏目发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也是暗物质》,分析了地球的物质形态和暗物质形态的可能性。其实,地球是物质还是暗物质取决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同时还决定于我们在何处观察研究地球。我们能捕捉到地球的空间半径的范围的是C/ω,即以C/ω为半径的空间。其中,C是光速(即物体的辐射速度)、ω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也就是说,我们存在于地球的空间半径——C/ω之内,地球就是物质,我们存在于地球的空间半径——C/ω之外就是暗物质。

C/ω就是地球的可视半径(地球的最大空间半径,即地球的辐射半径,关于地球的辐射半径研究,可连接本栏目发表的《关于地球引力场半径的探索》),地球的可视半径(即地球的辐射半径)也是可变的,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地球可视半径的量度。当C/ω=R时(R是地球的实体半径),地球的暗物质半径、物质半径、实体半径重合(这里解释一下地球的实体半径:可触摸半径),此时地球既不向内辐射也不向外辐射,辐射正好收敛于地球的实体半径处。当C/ω>R时,地球只向实体外辐射,即地球的辐射半径大于地球的实体半径,辐射才能“冲出”地球实体,此时地球的状态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状态。当C/ω

,地球只向实体内部辐射,此时至少地球的“赤道”位置的自转速度超光速,地球此时的状态至少在赤道处已经是暗物质状态。这里解析一下C/ω

从分析地球的物体呈现状态,我们可以类推到其他物体(天体)呈现的物体状态。通常我们看到的物体,它能反射、辐射、折射,是因为它们的自转速度小于光速,如果它们的自转速度超光速,反射、辐射、折射消失,所有种类的辐射现象都转化为向实体物体的内部辐射——内辐射(向物体的实体半径内辐射)。即此时的物体形态转化为物体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暗物质。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或称观测到的物体都是自转速度小于光速的物体——物质。难道就没有自转速度超光速的物体存在吗?回答是否定的。宇宙中一定存在自转超光速的物体,只是物体自转超光速时,我们就不能看到、观测到罢了。所以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物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这一结论只能笼统地说,概括了宇宙一半物体的属性。其实,光速是物质和暗物质的拐点。自转超光速的物体和自转小于光速的物体在宇宙的生存周期的中期应该是大体相等的,在宇宙的生存周期的后期,物体的自转速度超光速的数量小于物体的自转速度小于光速的物体,在宇宙的生存周期的前期,物体的超光速自转的数量大于物体的自转速度小于光速的物体。

从C/ω可以看出,物体的自转角速度ω越小,物体的可视半径越大。当ω趋近于零时,物体的可视半径趋于无穷大。物体辐射半径的大小和物体自转的角速度成反比,和物体本身的半径大小没有关系,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于月球自转的角速度,我们可以推断,月球的可视半径大于地球的可视半径。所以我们观测到的遥远的行星、恒星、星系都是自转角速度较小的,至少可以说是我们观测到的辐射是当时天体的自转角速度较小时辐射的,即使现在它的角速度很大,也是经过几亿年或更长的时间变化而来的,我们看到的天体多数是天体的虚像。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点燃后不久恒星等塌陷会使天体的自转的角速度变大,这时可能天体的实像我们已经观察不到。所以我们观测到遥远(例如几十亿光年甚至上百亿光年)的恒星,一定是恒星点燃时、自转角速度极慢时发出的“光子束”形成的虚像。可以说,物体自转轴方向以外,和外界联系的最大范围是C/ω,特别地,当ω=0时,即物体的自转轴方向,物体的自转轴方向的角速度为零,辐射范围趋于无穷大。

总之,从分析地球的物体形态,我们可以得出:暗物质有两种可能:1、在物体的可视范围之外观测、研究;2、物体的辐射收敛于物体实物半径之内。物体的物质状态必须是物体的辐射没有收敛在物体的实物半径之内,并且我们(观察者、研究者)必须存在于物体的辐射半径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