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高适的人生为何不同,原因在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书明月2022-07-0616:47江苏关注唐朝历史上的诗人很多,大多数诗人都是政治的落魄者,可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多少传世之诗歌都是在使人落破之时,风雨飘摇之际写出。而高适的政治履历堪称精彩。在他活着的时候,不仅做到了散骑常侍这样的高官,而且还受封了渤海县侯。可谓是是诗人里的成功者。c

人生的逆袭与落魄,都是有原因的从高适的人生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他刻在骨子里的乐观。高适在20岁时来到了了京城长安,寻求工作。在找工作无果后,高适没有像好哥们李白,杜甫一样出走江湖,漫游华夏,高适怀揣着他的满腔人情来到了燕赵边境,打算投身军旅,实现人生抱负。戍边燕赵期间,高适见到了沙场的烽烟,见到了大漠的黄沙,他也察觉到了边关将领的腐败,怀着怜悯士兵的心情,他写下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燕歌行》。把高适性格的稳重与眼光的锐利表现出来,他始终由着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就像大漠的黄沙一样,一点一点也终成一座沙山。从小官做起,不断提升能力

当高适从边关回来之后,他去做了一个县尉的小官,主管县里的治安工作,官非常小,但要管理的事情十分的繁琐,杜甫不愿意做县尉,他曾有一个机会做河西县的县尉,但却写了一句诗“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李白更是清高,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李白要做的是“帝王师”。可高适懂得从基层锻炼的道理,“猛将必起于士卒,宰相必起于州郡”。伴随着能力的一步步提升,高适等到了机会。安史之乱爆发,哥舒翰带兵平叛,高适任掌书记。但很快哥舒翰战败。高适立马入蜀向唐玄宗汇报情况,随后又辅佐唐肃宗即位。多年的基层锻炼使高适有着敏锐的反应力和政治判断力,遇到紧急情况,高适可以快速冷静思考,做出决策。安史之乱结束后,高适进一步受到重用。准确定位,善作善成

[图片7]

当平叛归来,高适有着明确的定位,李白渴望参政,确错误的站了队,帮助永王;杜甫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他却错误的帮助了房琯,只是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相比于这两位好友,高适总是在皇帝需要他的时候雪中送炭,给皇帝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官场之上,凭借着自己的一片忠心与胆识,高适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做起,一步步成为手握兵权的淮南节度使,散骑常侍,渤海县侯。相比与唐朝中兴的将领,高适的军功虽不算最顶峰,但在众多诗人中也算是品级比较高的啦。

[图片9]

《旧唐书》说: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能在大唐的众多诗人与政治家中占据一席之地,必有他非凡的智慧,对此你怎么看呢?关注小编,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喜欢点个赞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