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大概是每个家长在有娃之后的心态,不管出于真心还是私心,谁不希望后代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呢。

只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他们多半并不会按照我们的想象长大。特别是学习方面,成绩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家长中总会有一部分,对学生要求很严苛。

网上有个词叫做“鸡娃”,用来比喻家长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总是马不停蹄地安排各种任务、给他们“打鸡血”的行为。但大家对这样的培养方式却越发反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生晨读画面走红,5点起床大声朗读,还背着“支架”

小学被视为教育的“起跑线”,这个阶段既是根基,学生们又有很强的可塑性。很多家长在子女的小学阶段还不会轻易放弃期望。

或许也正因如此,其实小学生的辛苦指数可能比很多人想得更高。照片里这两位女生是一对姐妹,她们正在对着课外书大声朗读。

家长骄傲地晒出她们的晨读画面,还配上了这样的文案:“你吃不了的苦有人能吃,你选择继续差的话没人等你”。

显然,家长是很为两位学生骄傲的,后面贴的满墙奖状也足以证明。但是这样的场景也很快引发网友们的争论。

大家看到,她们天没亮就起床梳洗好一切,晨读的时候还要背上“支架”。偶尔一两次还好,天天这样的话真的符合这个年龄的成长规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引发争论:家长自己能做到吗?大概是父母的虚荣心罢了

或许俩姐妹的家长没想到,自己引以为荣的举动会引来很多争议。很多网友认为,5点就起床看似很勤奋,但学生上课期间很可能打瞌睡,学习效率降低,好似“假努力”。

更有人直言,这是父母的虚荣心罢了,他们认为这类家长很自私,这样要求小学生其实只是出于让后代“光宗耀祖”的心态。

或者说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只是想证明自己“懂教育”,证明自己比其他家长更知道如何“训练”子女,而没有真正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考虑这是否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

有位家长说得也很真实:想要孩子自律,先要看看家长本人。很多父母要求小学生成绩优异、掌握各种特长、成为班级干部。

可是自己平时很少学习、没有爱好,也并不热衷于在工作中争取升职。5点起床早读,还背着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的“支架”,然后在教室坐一天、晚上还要继续写作业。

试问有多少家长真的能像学生们一样自律而勤奋呢?很多网友替两个女生担心,睡眠不足不仅对身体发育有影响,也容易影响她们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看得出这位家长在教导后代时,是很典型的“鸡娃”模式,但又跟那些讲究争取资源的鸡娃模式不同。只是以刻苦为荣,可能学生成绩不理想就责备她们,孩子以后很可能厌学。

对比以“刻苦”为荣的培养模式,家长观念改变了,原因很现实

网友对两位小学生晨读画面的探讨,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假设这一幕发生在八九十年代,可能大家普遍会非常认同。

但当代家长的培养观念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不再单一地以“刻苦”作为好的教育思维。或许有人觉得,是现在的家长太“宠着”子女了。

其实并不能这么说,家长们培养意识的变化,是有现实原因的。首先,这代家长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明显提升,他们深知好学生的养成,不仅靠勤奋也靠方法和资源。

其次,这跟当下的社会现状也有很大关系。家长们也意识到,光是上学时成绩好、受老师认可,未必代表未来就能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

重视子女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没必要过于苛刻。倘若自己都是很普通的人,想让子女实现阶层的上升,这种培养思维其实还停留在很久以前能直接吃到学历“红利”的时期。

【笔者寄语】学生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严格要求,但任何培养模式都需要尊重每个年龄段的规律。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的,不宜走绝对的“快乐”和“吃苦”两种极端。

话题:你支持这样的培养方式吗?(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