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5日,通威股份股价大涨,截至下午收盘其股价报67.75元/股,涨幅达3.23%,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了3050亿。由此,通威股份成为了成都首家市值超3000亿的企业。

(图片来源:国际金融报)

或许受大盘及光伏板块走弱影响,通威股份股价未能延续涨势,截至今日收盘,通威股份股价为65.38元/股,跌幅为3.50%,总市值为2943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4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通威股份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达120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304.62%~321.48%。其2021年的净利润为82.08亿元,也就是说通威股份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将超过2021年全年。从数据上来看,通威股份上半年相当于日赚6630万元~6906万元,堪比“印钞机”。

多元化发展,各方成绩显著

对于公司业绩的大幅预增,通威股份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持续稳健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果。一方面是,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出货量同比增长,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显著修复。另一方面是,农牧和食品板块持续贯彻质量方针,实现量利双增。

就在近日,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与双良硅材料、美科硅能源签订多晶硅厂单销售合同两笔长单合计预估金额为1204.1亿元。行业内部指出,旺盛的需求拉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通威股份的新产能顺利释放实现量利齐升。

2021年通威股份的年报显示,公司高纯晶硅及化工业务实现收入187.61亿元,同比增长186.89%,是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实现收入249.35亿元,同比增长60.87%;光伏电力业务实现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36.85%;农牧业务实现收入245.90亿元,同比增长17.46%,这也展现了通威股份多元化发展取得的不错成效。

而通威股份能取得今日的成就,离不开董事长刘汉元的高瞻远瞩以及在技术上的坚持创新。

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通威股份也不例外。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由通威集团控股,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为核心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于1986年由刘汉元先生创立,以饲料起家,2004年登陆上交所。1982刘汉元发明了“渠道金属流水网箱养鱼技术”,在父亲的支持下成功实现商业落地,并在1986年,该技术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随后该项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大面积推广。

随后投身饲料的研发和生产当中,创立通威股份的前身——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通威牌鱼饲料将鱼的生长周期缩短了80%,饵料系数下降了50%,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2004年刘汉元布局新能源产业,开始涉足光伏产业链上游,两年后正式进军多晶硅产业,2007年成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此后刘汉元坚持技术创新研制出“永祥生产法”,打破了国外在多晶硅生产技艺方面的垄断。

经过多年跨越式发展,通威股份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全球高纯晶硅龙头企业及全球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

通威股份如今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通威股份拥有雄厚的科研开发和自主创新实力,拥有一流的科研队伍和研发体系。

通威股份2021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97%,现有上百人的教授、专家、博士队伍,本科毕业的员工更是占了七成以上。每年完成科学实验200多项,写出实验报告200余篇。

公司现已形成从评估、研究、小试、中试到批量生产的一套完善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体系。通威和世界上最先进的饲料企业相比,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部分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结语

通威股份超3000亿的市值,只是其自身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但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也让我们看到科技创新和进步对于其自身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就如刘汉元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通威能走到今天,核心原因之一是对于技术进步的坚守”。

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下新的机遇,也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企业产生突变,具备应万变的适应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