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7月5日召开的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西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马超锋介绍,现场流调发现,本轮疫情目前发现的核酸阳性感染者绝大部分与陕西朝辉再生资源交易集散市场(大风尚再生艺术馆)相关联,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阳性感染者此次感染的毒株均为Omicron变异株BA.5.2分支,本轮疫情的溯源工作目前仍在全力进行中。

此次流行的Omicron变异株BA.5.2分支比其他流行的变异株,比如导致年初我国本土病例激增的BA.2传播速度更快,感染的病例Ct值低,传染性强,此毒株已在全球引起新一轮的流行高峰 ,所以西安市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不排除后续会出现新的传播链条,引起社区续发传播风险高。

此轮西安疫情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本次疫情发现早,疫情处置及时。早期感染者为“应检尽检”的重点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的,发现时基本处于早期感染状态。

•二是目前发现的阳性感染者绝大多数与废品回收人员或其相关人员有关。

•三是疫情呈现明显的聚集性。阳性感染者多数有共同工作、共同居住的接触史。

•四是病毒来自境外,但源头尚不明确。

西安公共场所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

从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争取早日实现病例清零。经专家研判,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7月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7天临时性管控措施。

BA.5变异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

略有增强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文玲曾在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期,境外输入病例中发现的BA.4和BA.5感染者数量呈逐步增加迹象。

从现有的初步研究结果来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4和BA.5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强,防控难度将有所增加,我国外防输入压力增大。

新闻多看点:

中国报告首例奥密克戎BA.5感染者

详情披露

据新华社消息:5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英文周报介绍中国已发现首例由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

周报介绍,该病例于4月25日从乌干达出发,26日在阿姆斯特丹转机,27日在韩国首尔转机。这名患者已在中国和乌干达接种了4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确诊后,这名患者被转运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治疗,康复后于5月12日出院。

5月13日,该患者的鼻咽拭子样本(4月29日采集)接受了基因组测序,其结果显示,这名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5变异株。

BA.5的基因序列首次上传于2022年3月15日,来自于南非2月25日采集的一名患者的鼻咽、口咽拭子。与BA.4一道,BA.5变异株引起了南非近几周来的疫情增长,并在3个月内传播至其他19个国家。在一些国家,例如葡萄牙,BA.5变异株导致了病例数增长。自4月下旬以来,南非也报告了入院人数出现一定增长。

周报也指出,相关变异可能影响BA.5的特性,使它看起来比BA.1和BA.2具有增长优势,这可能主要是由免疫逃避所驱动。其中一项变异同样也是核酸检测中S基因靶标失败的原因,但是包括多个基因靶标的核酸检测仍会保持对该变异株支系的准确性。

周报表示,研究表明,疫苗接种程度以及各国BA.2疫情波次的高水平,有可能对BA.5的出现起到了作用,仍需要持续的监测和分析以进一步阐释这一亚型的特征与影响。

编辑:尚书

统筹:马松林、相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健康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