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称地瓜的农作物,现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蔬菜之一。然而地瓜并不是中国本土就有的,而是从外国引进的

说是引进,不如说是偷回来的。地瓜又称红薯,从字面意思上看,这种蔬菜必然是红色的。

但也不其然,红薯也有白色和黄色的,并且品种不同,味道也会有所不同。红薯的营养价值并不低,这也是为什么农民伯伯以及家庭中都喜欢吃红薯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薯味道香甜,容易消化的同时还利于人体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能够帮助人体保持酸碱平衡。红薯作为“硬菜”,实力跟土豆不相上下。

一物百用

既能当做粮食屯,又能当做蔬菜搭配着吃。不仅如此,市面上大火的红薯粉条也是由红薯制成的。除此之外,红薯还可制药。

总而言之,红薯是人类的福星,无论从生长环境还是营养价值来看,都是人类必要的蔬菜之一。

在中国,红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自古以来都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粮食供给问题。

温饱小妙招

天子以江山社稷为己任,温饱乃是头等大事。这在过去的千余年中,是经历过历朝历代验证的。这也是为什么朝廷赈灾在古代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如今我们这个大国之所以能够不再为此发愁,离不开科学家的辛苦研究。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袁老的大名,是他让全国人民吃饱了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深知“一粒米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他奋发研究,最终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还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曾经我们倡导光盘行动,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明白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即便如今粮食已经能够满足国人的需求,甚至销往国外,但我们仍然将珍惜粮食作为一个不能忽视的话题教给后代。

因为,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很多人因为技术落后而挨饿,甚至连生命都无法保全。我们不应该感到侥幸,这样的现象正是在提醒我们民以食为天,断粮就是断了活路。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想必有很多人都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了,尤其是被隔离在一个空间内,没有良田几亩,没有亲友照顾的时刻

看着空空如也的冰柜,你是否感到一丝焦虑,可远在乡下的农民却不会因此担忧。因为他们生在土地上,拥有自己的蔬菜地。

外传

从前有一个中国人,冒死也要从国外将一根藤条带回来。也正是因为他的举动,清朝人口在以肉眼可见地方式迅速增长。

3亿人口,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究竟这个人带回了什么宝贝,能够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让国家的人口不减反增?这个人至今都被人铭记,只因为他的功绩对后世影响颇深。

在那个虫灾,旱灾犹如平常事的朝代,中国的粮食危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天灾导致了很多人因为粮食短缺不得不背井离乡,揭竿而起,甚至是曝尸荒野。

因为通讯技术的不发达,苍天在上,天子未能及时了解民情将可能给整个国家带来一场大浩劫。

可农作物连年遭受干旱和虫灾的影响,颗粒未收也不是罕见的事。百姓又如何会安居乐业,自给自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从小读书,却因在乡试上未取得好成绩便放弃了仕途,走上了商业发展的道路。

如同今天人说下海一般,他也跟着商人的队伍一路去了菲律宾。因为土地肥沃,这里的作物产量十分惊人,再加上盛产黄金,经济贸易也十分发达。

陈振龙见此情形便也开始学习经商之道,不仅如此,他还在这里见到了一种国内未曾见过的农作物。

这便是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红薯。看到地面上铺满的藤蔓,陈振龙十分震惊。最令人振奋的是,这种农作物味美香甜,吃完很有饱腹感,这让他对红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陈振龙发现,红薯不仅能够饱腹,而且这类农作物经得起干旱的折磨。产量也比寻常作物要高,思前想后,他觉得这种作物正是他们家乡所需要的。

有了这种作物,大家就不必为吃不上饭而苦恼了。

偷渡

为了让家乡的人民不再受饥饿的威胁,陈振龙开始认真学习种植技术,并且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很多种子,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为家乡的人们带去涨收的可能性。

然而技术学到了,但种子却并不容易就能带走。当时的政府不允许红薯的种子传到其他国家,这是战略需要。因此想要光明正大地将红薯带回家乡是不可能的。

考虑到这个,陈振龙不得不想其他方法带走种子。他将红薯藤苗缠在吸水绳子中,用这样的方式掩盖红薯被带走的事实

果然,他的方法是对的,他成功地用这种方式将种子带出了菲律宾并连夜出行,在海上日夜兼程,终于到达了福州的故乡。

从此之后,中华大地闽中地区田间多了一种藤蔓,藤蔓缠绕千丝万缕,泥土里硕果累累。

尽管连年干旱,但此地居民却并不多为此忧心,因为红薯的收成依然如旧。不得不说,这其中少不了陈振龙的功劳,若非是他不远万里将藤蔓偷带回来,人们逢上这种天气,怕是要挨饿。

结语

得到了乡民的反馈,陈振龙觉得自己这一趟生死历程十分值得,他要求儿子上书陈情,并扩大种植范围,将种植技术在民间传播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用实际行动缓解了粮食短缺以及饥荒的问题,为了能够将技术传播到每家每户,陈振龙耐心解释并亲手示范。

当地官员在看到成果之后,赞许了他的提议。依照菲律宾人的种植方法,父子两人开始大面积种植,仅仅四个月时间,田地里就已经累满了果实。